【独家】流通率低条件差·专家忧掉更深坑 令吉难去美元化

独家报道:何燕羚
(八打灵再也3日讯)最近市场掀起一股“去美元化”的舆论热潮,但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我国的货币流动性不足、金融市场不够成熟,未具备“摆脱”美元的条件。
美元不断升值,世界各国为了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纷纷寻找替代货币。我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国家银行行长,最近皆异口同声对外表达我国去美元化的意愿。
不过,此“重大发展”不被经济学家看好,认为我国先鼓起勇气,解除于1998年开始的令吉禁止岸外交易管制,才进一步探讨去美元化,会更实际。
专家:去美元化非良策
广招外资可助令吉企稳
马币汇率今年来“跌跌不休”,我国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令吉止跌回稳呢?
虽然答案可能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去美元化”绝对不是万灵丹,也非唯一可采取的举措。
受访的专家就指出,要协助令吉回升,不仅是只有“去美元化”可行,更并非一定要“去美元化” 不可,吸引更多的外资,也能让令吉走强。
而要吸引更多的外资,包括外来直接投资(FDI)进驻,关键在于大马能否让外资有信心。
马来亚大学经济学院高级讲师吴林泰博士就指出,只要政府能塑造出正面的国际形象和落实有效的发展政策,能让外资对我国抱有“期许”,重拾信心,即可借用这股投资信心扭转令吉跌势。
他举例,假设某个非洲国家升息20倍,作为投资者的你,会被吸引去吗?答案是不会。即使升息100倍都不愿去,原因就是对当地市场缺乏信心。
信心不足升息也无用
“我国最近多次升息,令吉依然毫无起色,显然市场对大马信心不足,不愿手握太多令吉。
令吉兑美元汇率今年来已累计下跌8.01%,是仅次于日本(下挫13.64%),亚洲跌幅第二大的货币。
吴林泰表示,政府目前最重要是尽可能招徕更多外资,尤其是准备来马投资设厂,在我国长期营运的外来直接投资(FDI),好让令吉日后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外来直接投资愿意走进大马,他们需要在大马建厂、发工资等,这些动作都必须买入令吉,一般需要2至3年的时间,会开始创造出相关经济效益,届时令吉汇率自然会向上。”
不过,他提醒说,这一切都取决于政治必须稳定,一旦再频密换政府,政策将一改再改,对国家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吴林泰:美元太强势,去美元化须慎重。
吴林泰:U转输不起
须有完善策略应对
吴林泰说,去美元化不容易,政府必须要有完善和全面的策略和应对方案,一旦落实,不容“U转”,因为我国“输不起”。
他指出,欧盟当年也用了很长时间,才让欧元流通,相信大马短期内不可能做到去美元化,也许需时30到40年的漫长时间部署。
或吓跑海外投资
“如果硬要在市场信心不足下,强行落实去美元化,要有心理准备会吓跑刚有起色的海外投资(fdi),向来习惯和熟悉美元操作的企业,也将面对各种无法预想的风险,包括企业盈利受损。”
优大经济系教授黄锦荣博士指出,我国仍面对令吉岸外交易的管制,试问如何“去美元化”,外资或贸易商如何通过令吉投资和交易呢?
“相较97亚洲金融风暴,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已更强、经济体系更多元化、规模也更大,我们应探讨何时解除,已实施几十年的令吉禁止岸外交易管制。”
他指出,美元贵为全球流通最高且首要货币,并非没理由;欧元和日元的流通量也很大,但为何却没办法像美元般,成为市场最主要的贸易货币呢?
他表示,大马须具备以上基础建设,才有望达成去美元化的愿望。可是,不论成熟度、深度或流动性,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都不足以支持去美元化。
采两头马车并列方式
让市场自由选择币种
去美元化之前,政府不妨采取较“友善”的方式,让贸易商根据市场或商品自行选择交易货币。
吴林泰说,大马作为电子和石油出口国,政府必须深度考量去美元后,对国库带来的影响。
“一般电子商品商,不会愿意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交易。”
他也同意,政府可采用两头马车并列的方式,让外资和贸易商自行选择贸易币种,无需去美元化。

黄锦荣
黄锦荣:最大商品消费国
主导币种流通
最大消费国主导货币使用;除非哪天东南亚成为一个很大和很有影响力的消费市场,便有底气谈论使用“东盟货币”。
黄锦荣说,我国超过60%至70%贸易源自“产业链”,意思进口的原料目的是供商品出口。
“假设厂商是生产手机,最大消费市场是美国,对方当然要求美元交易,厂商也会要求下线原料供应商以美元结算,整个生产线很自然会用美元,以对抗汇率损失。”
他表示,中国经济规模如此庞大,但人民币全球流通则非常低,不到2%,原因就是中国并非商品的最大消费市场,少了主导权。
他坦言,东盟之间的贸易量很小;全球主要10大进出口国,除了新加坡和印尼在某些领域入榜外,几乎都是西方国家或发展国家。
是否决心去美元化
看东盟秘书处动作
政府是否决心去美元化,市场紧接着可留意东盟秘书处会否设立委员会进行探讨。
在去美元化的前提是,不仅马来西亚,其他东盟国也需要消除外汇管制,要有共同立场。
黄锦荣指出,如果市场看不到类似的动作出现,去美元化或是“说说而已”。
吴林泰说,去美元化之前,国行必须先检讨外汇储备的货币分类,必须达到多元化,若大部分仍然是美元,将导致后果严重,面对极大风险。

傅集成
傅集成:东盟货币难一体化
在去美元化的背景下,先落实东盟货币一体化?但经济学家认为,这存在3方面问题,经济多样性、主权和政治复杂性。
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傅集成博士向《南洋商报》指出,东盟货币一体化不被广泛讨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经济多样性:东盟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差异,包括不同的货币制度、通胀率、经济规模等,使货币一体化难实现,或导致经济失衡。
主权问题:货币一体化需成员国放弃部分货币政策的主权,交给共同的中央银行或监管机构,但东盟成员国向来注重货币政策上的主权,很难达成一致。
政治复杂性:货币一体化通常需要政治协商和合作,东盟地区普遍存在各种政治分歧,增加了实现货币一体化的难度。
在今年3月末,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已同意加强本地区本币的使用,减少跨境贸易和投资方面对美元的依赖,以确保金融稳定,避免例如高通胀等危机溢出效应。

苏添来
厂商联会挺减依赖美元
大马厂商联合会(FFM)欢迎政府去美元化的建议,希望区域国之间能达成更多合作,让令吉能被市场广泛使用。
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回复《南洋商报》电邮说,强稳的令吉有助制造商降低进口成本,特别是净进口商和进口大量原材料的商家,最近皆深受令吉走软和全球高通胀率的影响。
“持有外债的制造商,亦能从令吉回升中受惠,降低借贷成本。”
他表示,因此,大马厂商联合会是欢迎政府去美元化,或提高令吉货币贸易量的举动,可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他指出,根据2023年上半年大马厂商联合会《经商条件研究报告》显示,配合去美元化的市场趋势,受访企业已着手寻找进出口的替代货币,而人民币成为首选,接着是欧元和日元。
受海外客户影响
不过,苏添来也谈及,尽管美元走势波动,美元仍是出口外汇收入的主要兑换货币,海外买家都会要求美元结算,接受度广泛。
“这导致,制造商进口原料时,同样会向海外供应商支付美元,避免外汇损失。”
他说,进出口商并非可单方面选择或决定结算的货币,而是会受到海外客户和供应商的影响。
苏添来认为,要广泛推广使用令吉交易,我国与其他贸易国必须要有更多方面的合作,包括特定的双边和区域合作,将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或支付系统链接,以及合作放宽外汇交易。
他说,就如我国与中国、印尼和泰国达成的合作,促进令吉结算的贸易和投资,是值得表扬,也是正确的方向,让本地商家可多用当地货币经商。
视频推荐 :
厂联欢迎大马推动去美元化 调查:替代首选人民币

苏添来
报道:张永麒
(吉隆坡25日讯)随着最近令吉兑美元再贬破新低,大马厂商联合会(FMM)欢迎政府积极推动去美元化,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增加以令吉作为和他国的贸易结算货币。
该会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表示,根据FMM 2023 年上半年商业状况调查,随着贸易去美元的趋势不断增长,企业正在探索在进出口中使用替代货币,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与贸易国合作
他对《南洋商报》说,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人民币都被大多数受访者视为美元替代货币的首选,其次是欧元和日元。
然而,尽管美元波动较大,但由于被外国买家广泛接受,美元通常仍被视为出口收入的主要货币。
去年,为降低对美元依赖,政府曾宣布去美元化的举措,包括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曾建议区域成立亚洲货币基金;令吉兑美元汇率于本月22日跌至1美元兑4.728令吉,是26年来的最低水平。
苏添来指出,出口和进口商对结算货币的选择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而是受到其外国母公司、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因此推广令吉使用需要与其他贸易国合作。
他指出,具体的双边和区域合作举措,包括连接相关国家金融机构的贸易结算或支付系统;货币协调;以及外汇交易自由化方面的合作或能奏效。
“因此,马来西亚与中国、印尼和泰国签署的鼓励更多以令吉进行贸易和投资交易的协议,值得称赞,并且应朝着说服马来西亚企业也使用本地货币计价系统的方向迈进。”
政府应提供企业支持
苏添来点出,马币贬值将导致外国商品的进口更加昂贵,同时减缓资本投资和产业升级,给消费者和出口的竞争力带来负担。
“反之,令吉走强意味着制造商的进口成本会更便宜。这也有利于拥有高额外债的制造商,因为这将缓解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
苏添来也呼吁政府提供企业支持,以减少令吉疲软和全球通胀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营商的环境,以及简单、透明、可靠、易于遵守、一致和公平的政策来实现。这就是为什么政府需要与业者合作。”
苏添来说,这些措施包括是可以遏制成本增加和减轻监管负担的政策、新的自由贸易协定、推广“购买马来西亚制造”的产品,以及加强人力资本,如与外劳有关的政策,以及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等等。
“当有政策、税收和补贴的变化时,政府应该尽早与行业接触,以确保所提出的变化是明确、公平、透明的,并及早公布,以便行业能够充分了解情况,能够预测和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