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等市场配合“慢半拍” 救商企政策应“量身订制”

独家报道:林蕙甄

《南洋商报》商言堂线上研讨

主题:百日新政后的商界

主讲嘉宾: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中央理事暨金融资本市场组主任李有全
吉兰丹中华总商会会长叶翃瑚
民都鲁中华总商会会长江昌文

主持人:《南洋商报》助理新闻编辑(专题)李治宏

(吉隆坡8日讯)疫情爆发至今3年多,不少商家和企业至今仍在“疗伤”,政府需依据市场需求来拟订政策和措施,才能协助商企真正复苏。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中央理事暨金融资本市场组主任李有全指出,目前这个后疫情时代,国内各行各业表现不一,有者雨过天晴,有者满载而归,但也有许多商家和企业不敌疫情而已走入历史。

他日前在《南洋商报》商言堂线上研讨会上说,因此,希望政府了解,它必须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需求来拟订政策和策略,而非拟订政策和策略后要市场配合,这样是不行的,而且两者之前也有一定的区别。

他举例,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政府不应遇到某些瓶颈就设下限制,只批准引入特定人数的外劳,毕竟商业市场不能等,待全面复苏时才来填补人手已为时太晚。

商业治安有待加强

他指出,除了任何的条例应迎合市场的需求,政府更要加强商业治安。例如国内网络骗案层出不穷,会影响消费者对某些行业的信心,导致有关行业的企业营运面对困难。

“例如,最近有传网上支付不安全,之前也曾频频发生银行户头存款遭盗提事件,还有电话诈骗案等也此起彼落,造成人民在运用科技方面信心不足,这是政府必须正视的问题。”

叶翃瑚:需逐个领域探讨
政府决策应符合实际

吉兰丹中华总商会会长叶翃瑚也认为,政府的政策与策略,必须符合实际的需要。

他说,政府需要逐个领域去探讨,重新启动国内消费能力,以及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往外发展,这些都需要政府与商界共同配合及交涉。

“商界目前确实面对国内外各项不利因素的挑战,但这与疫情无关,商业活动早已全面复苏,只是我国延后开放国界,才导致竞争力下滑。

“自去年全面开放后,已有很多行业交出很好的业绩,今年则另当别论,当然有些行业还是看到前景及曙光的。

“从数据来看,大马经济去年增长超过8%,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相比之下,贵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经济反而面临负增长。”

他说,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也希望大马未来能和中国协商,争取更大范围的开放落地签证申请,这是很好的,因为中国之前封锁了很长一段时间,亚洲各经济体都依赖中国来重新带动经济。

江昌文:不利因素接踵而来
商企未复苏成恶性循环

民都鲁中华总商会会长江昌文坦言,许多商家和企业还在“疗伤”,疫情期间经济停滞阻碍了业务扩张,甚至导致他们削减营运规模,进而出现裁员和招募职位数量减少。

他说,这不仅对劳动力市场带来影响,也降低大众的消费意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后疫情时代,亚洲各经济体包括大马、泰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都各自推出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盼望修复及振兴遭遇打击的经济。

“惟俄乌战争导致的食品及能源危机、美国加息、通货膨胀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更多问题仍接踵而至。不管是大公司还是私营业者,重启消费之路仍面临挑战。”

须强化投资审批工作

江昌文认为,政府应支撑我国经济的韧性,振兴私人投资,特别是刺激国内直接投资,有序的落实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及产业永续发展,才能协助商家、企业真正走出困局,重振雄风。

他说,政府更应专注解决商业监管环境中与成本相关的困境,彻底摆脱繁琐的官僚主义制度以及高昂的合规成本。

“政府也须采取更激进的政策,在权限内大胆调整政策,施行更宽松的经济纾困政策,帮助商家摆脱困境,唯有仰仗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及扶持,企业界才可能走出困境,保住就业机会,共商共赢。

他举例,当务之急,是强化政府审批工作。快速批准工厂、房地产开发项目、快速批准商业执照、土地转换手续、发展图测、产业转让程序、删除不必要的批审手续。目前有太多的繁杂手续,严重增加经商成本及现金流。

李有全认为,团结政府应减少贪污带来的损害,实施贯彻性的商业条例,加强招揽人才,避免越过种族教的课题的底线。

持续展开低息贷款

叶翃瑚则认为,政府要继续推动利好亲商政策,毕竟现金流是中小企业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其中低息贷款措施应持续展开。

“此外,政府也需继续刺激内销,加强中小企业自动化,以解决劳工短缺及成本涨幅高涨问题。

“近期,许多州政府不约而同调高门牌税及地税等税务,让商民难消化。实际上,州政府有责任减轻商家的成本,同时更要简化繁文缛节。

“至于中长期而言,我国的教育也要改革,教育必须培训更有素质的人才,同时平等对待有能力的学生,否则很难留住人才。”

但他补充,面对国内外不利因素的挑战,商家必须自强,改变经商模式,不能完全依赖政府。

做大“蛋糕”引进投资

江昌文说,新的政治秩序及新的经济方向,有助于稳定之前一直颓靡不振的市场,而稳住投资者、政治及经商环境稳定才是王道。

“大马经历了长时间的不确定,直到团结政府成立后,带来新的可能、新的契机。

“大马国债突破1兆5000亿令吉,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1%,毫无疑问引起各界对国家债台高筑的担忧。

“最好的方法是把“蛋糕”做大,即引进外来直接投资和本地投资。在引起外资后,政府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收入,包括外国公司缴纳的公司税和外国专才的个人所得税。”

他说,政府也必须巩固本地投资,在大马经商环境更好的状况下,中小企业有大幅度营利,自然就会增加税收。

他认为,亲善的商业环境,才能让大马经济二次起飞,让大马成为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小市民过得更好,经济更繁荣。

“以贸工部为例,过去主要在谈的都是批准的总投资额,但现在要尝试去推动落地的计划当中,最终创造多少大马人的就业机会、是否能推高工资,而大马中小型企业能否结合、整合,带动中小型企业起飞,这些的方向很清楚,但需要时间去落实。”

打“大老虎”提振市场信心

商界认同团结政府上台后努力打贪举措,并相信此举有助吸引更多外资到来。

江昌文说,团结政府有着清晰的决心,即要停止滥权和贪污,这些行动能产生效应、拯救国家,这是跨越政党、种族和区域的做法。

“这是好事,但无可否认的是,这需要时间佐证,更需要更多的大鳄被绳之于法,才能让百姓和投资者看到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正能量。”

李有全说,政府决心打“大老虎”对市场有短期的激励作用,但一国的经济力量是需要全方位,包括行政、司法、政治、经商环境等都有所改进。

叶翃瑚指出,外资公司与财团皆有内部准则,即不允许贪污,若一个国家面对严重的贪污问题,外资肯定不会到来。

东铁泛婆大道带来商机

东海岸的吉兰丹和东马的砂拉越向来在经贸投资上被大家忽略,但东海岸铁路和泛婆罗洲大道的建设,有望带动两地经济和商机。

其中,砂拉越更因邻国印尼迁都同样坐落在婆罗洲的加里曼丹而“后市看起”,吸金力备受看好。

印尼迁都 东马潜能大

江昌文认为,东马产业的投资潜能及升值空间,将不逊于相对发展蓬勃的西马。

他指出,东马将因印尼迁都计划而获得了天时地利的优势及备受瞩目。目前,一些国内外知名发展商非常看好东马今后的发展,纷纷入驻及计划在东马大兴土木,以便能搭上正处于发展洪流的顺风车。

他说,砂拉越、沙巴和印尼加里曼丹将构成经济金三角,以相互学习及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教育、水产养殖、食品加工、海鲜出口、旅游业、产业发展等对外招商引资。

他说,东马与加里曼丹的相互影响及带动下,将会为周边的各大城镇带来发展新气象与多方面的领域的双赢。

丹若设码头利发展

叶翃瑚相信,随着东海岸大道、东海岸铁路及机场扩建工程完工,必能带动丹州经济,毕竟丹州的马来人都善于经商,加上与泰南的关系密切,占尽优势。

他坦言,政治因素影响了丹州经济发展。吉兰丹地理位置偏远,也是唯一没有大道的州属,但一个州的经济发展须仰赖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配合,因此隶属敌对阵营的丹州政府和中央政府须放下政治歧见,携手造福丹州才是关键。

他认为,吉兰丹应向农业及下游制造业发展,中央与州政府需一起探讨展开农业中心计划,并衔接泰南贸易。

吉兰丹州是最靠近东南亚各国的州属,若能设立一个码头,对未来发展大有益处。

“至于机场扩建方面,丹中总经与丹州政府反映,探讨直飞数个国家的建议,以刺激丹州旅游业。”

他相信州政府也愿意在土地政策上给予开放,让中央政府协助招商引资,在劳工方面,也可引进泰南员工,稳定泰南政局。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全球需求弱·出口订单减 下半年生意更难做

独家报道:苏韵鸰

【商言堂】

主题:下半年生意更难做?

主讲嘉宾: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芳心

马来西亚零售连锁协会(MRCA)理事郑荣耀

主持人:《南洋商报》助理新闻编辑(专题)李治宏

(吉隆坡1日讯)高通货膨胀重创海外需求,国内消费近期也明显下行,“内忧外患”夹击下,本地工商界预计今年下半年生意更难做。

尤其是各出口导向的行业,“吃粥吃饭”得看今年8至9月的表现,才能判断究竟是惊喜,还是惊吓。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芳心透露,全球需求疲软,家具、电器及食品等出口领域皆深受波及,生意量与去年上半年同比,至少锐减30%,新订单大幅度下降。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也指出,全球经济增长今年料降至1.9%,恐怕欧美国家会陷入经济萧条,加上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这一场看不到终点的战争,持续改变全球物品的流动,下半年仍充满挑战。

他们昨日参与《南洋商报》5月份商言堂,题为“下半年生意更难做?”的线上研讨会时,剖析国内商家面对“内忧外患”的多重挤压外,马来西亚零售连锁协会(MRCA)理事郑荣耀也分享了国内零售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冲击。主持人为本报助理新闻编辑(专题)李治宏。

若订单荒持续

或须改革止血自救

“若订单荒持续至8月,下半年出口生意料更惨淡,中小企业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全面改革‘止血’自救。”

陈芳心指出,从事制造业的部分会员反映,今年3至5月的生意量下挫30至40%,甚至有家具出口业者更爆料,去年底已没有新订单。

来自欧美订单大跌

他强调,不仅大马企业,就连今年制造业发展蓬勃的越南,来自欧美国家的订单今年上半年也大跌至少40%。

“过去,欧美消费者每一两年就会更换家具、家电等家庭用品,一般会在7月份开始订购我国的家具如沙发等,但去年起未见大量订单涌入,反而许多地方因通胀问题引发罢工等情况,反映当地人钱不够用,减少支出。”

事实上,官方数据显示,大马4月份出口降至1054.2亿令吉,按年大跌17.4%。

陈芳心指出,如果最迟到今年8月还看不到生意有起色,本地商家和出口商下半年可能面临生意不赚钱,甚至亏本的局面。

“届时企业不能再等,必须采取战略性重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可能需要大刀阔斧地裁员(外籍劳工)优化企业改革。”

成本涨利润微

陈芳心形容,我国部分出口商生意额表现不错,但这不代表利润额上升,面对原材料涨价与人力成本激增,已步入利润微薄的难处。

他坦言,在2022年雇佣(修正)法令下,每周工作时间从48小时减至45小时,还有加班费门槛提升至4000令吉,对中小企业而言,每月至少要承担数万令吉的额外开销,还有产假增至98天,都增加雇主的成本。

政府也鼓吹中小企业遵守环境、社会及监管(ESG)要求,参与全球绿色和环保的供应链,这些都需要花钱改革。

在以上种种多重挤压下,企业不得不调涨商品价格,生意额看似有所增长,实际上面对利润微薄,营收瓶颈。

“政府先补救经济,去年中小企业有订单却没有工人(闹人力荒),有蛋糕也吃不到,如今面对没有订单,2025年高收入国的愿景恐怕难以实现。”

他也促请马来西亚外贸发展局(MATRADE)能加大拓展出口渠道的力度,以及海外市场销售,助外贸企业纾困解压。

零售业趋向谨慎消费

“下半年零售业仍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包括实施奢侈品税。”

郑荣耀指出,国内零售业已逐渐趋向谨慎消费,首季度销售额在食品、个人保健和服饰,反观大型家具或家电销量锐减,整体内销市场明显放缓。

“开斋节零售业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跌35至40%。”

他解释,当然,以上数据不能真正反映零售业的实况,因为去年国境重开,加上多次提取公积金措施,市场迎来报复性消费,因此去年的大好表现是特殊案例。

通胀带来高销售额

事实上,零售业今年开斋节的销售额更胜2019年疫前水平,但这是因通胀问题,商品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数额,实际销售数量持平的状态。

来临国内6个州属展开州选举,游子回乡投票也影响零售业,州选一、两个月内消费者手上的资金会流向其他开销。

他表示,我国人口不多,需要吸引外国游客访马消费,让零售业从疫情中复苏,协会盼再与政府协商有关奢侈品税。

有鉴于人力成本持续升高,餐饮业严重缺乏半熟练工人,他透露,目前协会会员展开细化工作,投入二维码点菜系统及机器化,逐渐迈向自助式餐饮,以减低2至3名员工成本,维持营运。

近期餐饮业机器人因低效率被迫“退休”一事,他则回应说,机器人已有不同的使命,之前为应付人力短缺“扮演”服务生,实际上帮助并不大,如今送餐机器人则是肩负成人与孩童用餐新体验,不会被淘汰。

龙头率中小企冲出海外

“我国不应只带动大型企业出口,‘龙头’(大型企业) 跟上脚步,‘龙尾’(不知名中小企业)自己跑(自己顾自己)的情况。”

孔令龙认为,政府应向新加坡学习,凭借淡马锡及凯德集团的实力,在海外积极开拓商业网,带新加坡其他“走出去”在上海设超市,以具有竞争力的租金出租给新加坡企业,把出口商品推向中国市场。

他说,我国政府应重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与私人企业联手走出海外,开拓国际市场的效果。

“国内超过130万家中小企业,小型企业占78%,中型企业则占19%,根本没有额外资金或资源投入研究工作,如何要迈向机械化、自动化或数字化作业,显得求助无门。”

他表示,尤其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落实之际,我国中小企业却表现出“与我无关”参与率很低。

未见大量中国客来马

“贸工部应设立专门的柜台部门,不能笼统地带过,假设我是螺丝生产商可能因不了解协定的效益,也无法从国际舞台从中受益,甚至会被抛在后头。”

孔令龙指出,尽管我国重开国境,但迟迟未见大量中国游客来马,反而更多涌入泰国,令当地旅游业再焕生机。

他形容,今年下半年经济难以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今年料降至1.9%,虽然俄乌战争并没有对大马有直接的影响,但关系到燃油价格,我国政府需承担350亿至400亿令吉的燃油补贴。

“燃油补贴的财政负担,也牵动着我国的通胀问题,经济仍面对挑战。”

他建议国内企业采取“3+1”方案,以3项措施达到求存之道的一个目标。3项措施分别是人力资源重组、改变营运模式及重振产品与服务的变现能力。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