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陈泓缣:与财政部探讨 提供融资助养猪业转型

陈泓缣
【专访农业部副部长陈泓缣】
独家报道:江枚霞
(八打灵再也22日讯)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将与财政部探讨如何协助养猪业转型,包括提供融资便利。
农粮部副部长陈泓缣透露,他周五(23日)将与财政部秘书长拿督佐汉马末开会,并会缩小范围讨论鼓励养猪业转型上所能给予的协助。
副部长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我们会从这个角度再深入的探讨。”
他说,政府确实有足够的诚意去协助猪农,同时也把前朝政府在非洲猪瘟时期批准但未发放的补贴金,争取到跨年在今年4月份发放补贴金给受到非洲猪瘟影响的马六甲养猪场;至于槟城和霹雳等的猪农,则会在近期内发放。
他也提到,众所周知,猪肉价钱失衡是因为非洲猪瘟而造成供应减少,此情况下,政府只好从国外进口猪肉,目前大马是允许9个国家进口猪肉来增加供应量,不过,长远而言,本地的养猪业需要重建,毕竟进口并非是长远的解决方案。
他说,我国以往的猪肉供应是100%自给自足,甚至可以出口至新加坡。
他指出,消费人一般都会有要吃新鲜猪肉的想法,“然而,进口猪肉是否就不新鲜?这其实并不见得,例如我国出口至中国的榴梿也是冷冻的。”
进口猪肉便宜30%
陈泓缣也提到,2个月前本地猪肉商贩与进口猪贩商有争执,“我猜想是因为本地生猪价失控,进口猪肉较本地猪肉便宜20至30%。”
他解释,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我国以欧元进口的猪肉较本地猪便宜,“这是因为在农业方面,永远是(资)本大、技术先进、东西多,价格自然就会便宜。”
他直言,也有人质疑是否是本地猪农趁机涨价,“这个也不好说,因为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懂(猪只)什么时候会中病,因此是否要把这风险也计算在售价里?从这个角度分析,就会明白他们的行为动机。”
陈泓缣昨日下午在官员陪同下拜访《南洋商报》总社,受到副总编辑黄秋桦以及助理新闻编辑官泰发的接待。

陈泓缣
农业部建议下月起
新养猪场改封闭式
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建议今年7月1日起,所有新的养猪场,必须要符合现代化封闭式养猪模式。
农粮部本月初,在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主持的国家粮食安全内阁委员会(JKSMN)会议上,提呈上述养猪业建议书,以促进养猪业转型,然而此项建议仍未有最终定案,仍胥视农业部长之后提呈内阁的内阁建议书。陈泓缣透露,不过,首相在有关会议上已促农粮部探讨机制来协助猪农。
养猪不符合回教教义
无法获农业银行融资
提到业者融资的难题,他以符合回教教义的养鸡业为例,指养鸡业者可透过农业部属下的农业银行(Agro Bank)获得融资,然而养猪因不符合回教教义而无法获得农业银行的融资。
他指本身曾多次强调,若要养猪业转型,政府就必须设法给予融资上的便利,否则养猪业也难以发展下去。
他就此提到在国家粮食安全内阁委员会会议上,不少部长对此课题都抱着友好的态度,例如有部长在会议上先礼后询:请纠正我,是否还有其他肉类可以提供蛋白质,例如以鸡肉取代猪肉。
“我们当然是说对的……其实当吃猪(肉)的华人减少,吃鸡(肉)的人口增加,那么鸡价将会相应拉高,所以大家都在理性地从经济角度去讨论此课题时,其实就没有所谓清真与否的隔膜。
“我们知道有一些银行事务是不能够处理的(非清真),但是我们将设法探讨是否有其他方式,在不动摇银行原本清真业务之外,来给予猪农一些方便。”
他形容,当然这也不能强人所难,毕竟农业银行需要符合回教教义,然而他也会寻找其他管道,以便给予猪农奖掖。
相关新闻:
视频推荐 :
陈泓缣:纠正负面印象 山打根拟建棕油资讯馆

(山打根12日讯)种植及原产业部拟在山打根兴建棕油资讯展馆,预计耗资950万令吉,此计划将在第13大马计划下落实。
该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指出,这所棕油资讯展馆也是棕油局办事处,旨在对外推广大马棕油的好处,并且纠正国际社会对棕油的负面印象。
他说,该部已向经济部提呈建议,以在第13大马计划下落实这项工程:“山打根是许多外国游客的热门旅游胜地,尤其是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对山打根的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生态旅游特别有兴趣。”
陈泓缣主持由大马棕油局举办的油棕小园主翻种融资计划2.0(TSPKS 2.0)活动时说,他希望通过棕油资讯展馆的设立,能成为西方游客游玩山打根的另一观光景点。该展馆将展出棕油正确、符合事实的叙事和资讯。
陈泓缣也在会上移交一台总值35万令吉的挖泥机予大马棕油局旗下位于苏谷拜丹(Sugut Paitan)永续油棕种植合作社,以助当地小园主以更低廉的价格来维修园丘路段。
出席者尚有民主行动党山打根国会议员黄诗怡和大马棕油局总监拿督阿末帕维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