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势先机】炒股回归本质——看成交量/香清发

许多人梦想通过炒股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固定的工作,每天只需花几小时看盘炒股就能获取丰厚收益。
然而,现实生活中,能达到这种水平的人寥寥无几。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人,要么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要么正走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自家研发的技术指标或交易系统,但实际上,这些指标或系统的底层逻辑都源自价格和成交量。例如,广为人知的均线(Moving Average)是由多天的平均价格构成,而MACD则是基于价格和成交量的综合指标。
技术指标可信?
技术指标如均线、MACD和RSI都源自于价格和成交量的基础数据,大部分为的付费指标也是如此。这些付费指标通常通过复杂的计算逻辑和华丽的视觉效果,吸引不少对市场不太了解的投资者。
付费指标提供方针对不熟悉市场分析的投资者,将基础的量价信息包装成高级别的指标,创造出需求。然而,这些看似复杂的指标实际上只是简单信息的再包装,其核心仍然是基于价格和成交量的基本数据。
回归本质
既然所有的指标都是基于价格和成交量,那么我们为何不回归炒股的本质,花时间专研价格和成交量的关系,掌握“裸图交易”的技巧呢?成交量是最不骗人的指标,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市场的真实交易情况。
就像投行的日内交易员一样,他们主要关注成交量的波动。他们会密切观察特定时间段内的成交量是否异常,是否有大额交易单出现,这些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做出交易决策,而无需过多依赖复杂的技术指标。
另外,了解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市场的供需平衡。当成交量增加而价格上涨时,通常意味着市场买盘力量强大,可能会持续推动价格上涨。相反,成交量增加但价格下跌,则可能预示市场即将反转。
实际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提升自己的交易能力:
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每天开盘后,观察个股的成交量是否异常,是否出现了大额的买单或卖单,这些都是主力资金进出的信号。
结合价格进行分析:成交量的变化只有结合价格才能发挥作用。当价格在高位成交量放大时,可能是主力出货的信号;而当价格在低位成交量放大时,可能是主力进货的信号。
记录和总结自己的交易:每次交易后,记录下自己的交易过程,反思交易的得失,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对市场的敏感度,提升交易的成功率。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交易风格和风险偏好不同,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因此,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才是实现长期稳定盈利的关键。
【股势先机】熊市守本 6招伺机出击/香清发
当股市连续下跌,很多投资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心慌,看着账户一天天缩水,尤其是已经满仓的人,可能连觉都睡不好。这时候,情绪越不稳,越容易做错决定。
其实,股市下跌是常有的事,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套能在“熊市”里生存的系统打法。
1. 先看清手里有什么
第一步,不要急着卖股票。先把自己的账户好好看看,搞清楚到底自己持仓是怎样的。重点要看两点:一是股票的整体仓位有多高,二是你买的公司质量如何。
如果你的股票仓位占了80%以上,而且都是那种热门题材、小盘高估值的股票,那下跌时很容易被市场“带头杀”。这类股票涨得猛的时候风光无限,但在调整时也往往跌得最惨。
相比之下,那些做电力、必须品、银行这些业务稳定、现金流充足的大公司,往往抗跌能力更强。
2. 先处理“雷股”减敞口
评估完自己的持仓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时减仓,特别是清理掉风险比较大的股票。比如那些还在亏损、负债累累、本益比高得离谱的股票,在熊市中很可能还会继续下跌,这类公司没有“抗压”能力,下跌时风险极高。
另外,如果你用了杠杆(Margin)买股,那就更要注意了。市场持续下跌时,杠杆可能放大损失,甚至让你本金都保不住。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盈利,而是“活下来”。

大马股市交易所大厅。
3. 调整成更稳投资组合
处理完高风险资产后,接下来就是要建立一个更稳健、抗跌的投资组合。保守型投资者可以把股票仓位降低到30%-50%,剩下的资金配置到低风险的资产,比如债券、货币基金。
进取型投资者可以维持60%-70%的股票仓位,但要尽量转向防御型行业,比如消费必需、公用事业、银行等。这些行业在经济低迷时受到的影响较小。还可以适当配置一些避险资产,比如黄金或美国长期国债,这些在过去几次市场动荡中表现都相对稳健。
4. 留现金伺机低位出手
现金就是在熊市中的“子弹”。建议你至少保留20%的现金在手,这笔钱不急着用,是留着在最关键时刻出击的。
至少保留20%现金
你会发现,市场往往在极度恐慌、人人都说“完了”的时候见底,而那时候你能不能捡到便宜,就看你有没有流动性。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预留足够的弹药,不然机会来了却进不了场,那就太可惜了。
5. 要看信号底部不靠猜
“抄底”这件事,永远别想靠拍脑袋去猜。真正聪明的做法是观察一些底部信号,比如估值是不是已经跌到历史低位、市场情绪是不是极度悲观、成交量是不是在不断缩小等。一般来说,真正的市场底部往往是在悲观情绪蔓延、没人敢买的时候悄然到来的。
6. 确认底部分批建仓
等你判断市场差不多到底部区域后,也不要一口气把钱全砸进去。更稳妥的方法是分批建仓,比如分成三到四份,隔几周买一批,这样不但能平滑成本,还能降低“买早了”的心理压力。
重点关注那些在调整中被错杀、但基本面依然优秀的公司,比如行业龙头、现金流好、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总结:稳住心态熊市拼耐心
熊市其实比的不是谁操作多,而是谁的心态稳。尽量减少频繁看盘,不要被市场的涨跌牵着鼻子走。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公司基本面、提升自己的投资认知上。
该锻炼锻炼,该生活生活,别让投资毁了你的情绪。记住一句话:市场总有春天,但只有坚持到那一天的人,才有机会收获春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