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势先机】特朗普关税震撼全球 马股可否迎来转机?/Eventure Group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对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实施更高税率(马来西亚面临 24%关税),全球贸易局势再次掀起风浪。
此举不仅加剧全球贸易紧张,也为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然而,在挑战之中,马来西亚股市却展现出相对坚韧的投资吸引力,成为区域中值得关注的一块价值洼地。
留意企业成本变化
随着全球供应链再度紧张,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政策有望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对马来西亚而言,这种变化不只是出口压力的增加,更有可能对国内消费、企业盈利以及经济增长带来连锁反应。
首先,关税的直接影响是企业营运成本上升。马来西亚出口导向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若主要市场包括美国,将不得不面对更高的关税压力。这不仅会压缩利润空间,企业也很可能被迫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推高商品价格。
其次,生活成本上涨也将逐步侵蚀消费者的购买力。企业将额外成本反映在零售价上,将进一步压抑私人消费,而这恰恰是马来西亚 GDP 组成的重要支柱,不过,我国在 2024 年内内需仍然稳健,全年 GDP 增幅 5.1%。
在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马来西亚政府势必需要更积极地推动外交与经济策略调整,尤其是在区域贸易方面寻找更大空间。

区域合作经济转型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出口多元化:随着传统出口市场风险增加,马来西亚将加快“向东看”政策(Look East Policy)的执行步伐,强化与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双边关系。
通过 RCEP、东盟区域内部贸易 和与中日韩等国的合作,有望为本地企业打开新的市场通道,缓冲对美出口所带来的冲击。
推动结构性改革
马来西亚当前正推行以国内经济改革为核心的增长策略,致力于提升劳动生产率、改善财政赤字,以及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经济体系。
这种以内需驱动的经济结构,预计将提高马来西亚经济的抗压能力,即使在外部冲击下,也具备一定的缓冲空间。
经济前景与政策展望
根据 2025 预算案预测,马来西亚2025年的 GDP 增长预期维持在 4.5%至5.0% 之间,处于国家银行预估区间的下限(4.5%至5.5%)。尽管外部挑战显著,但国内政策和消费仍将发挥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分析员表示,通胀率预期为 2.6%,符合国家银行2.0% 至 3.5% 的目标范围。
在此基础上,预计国家银行将维持当前的隔夜政策利率(OPR)在3.0%不变,以平衡支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双重目标。
马股的机会窗口
虽然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无疑为全球经济投下阴影,但从投资角度来看,马股在经历连续的外资撤离与情绪压制后,已具备明显的估值优势。随着企业基本面逐步修复、政策支撑到位,以及区域合作深化,市场有望逐步回温。
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是每一位成熟投资者应具备的能力。当前马来西亚股市或许正处于“风暴边缘”,但也正因如此,它所孕育的回报潜力,值得我们认真对待。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股势先机】不是炒股,而是选生意合伙人/林国佑

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状况?朋友介绍一只“会飞”的股,你也看不太懂,但整个气氛热热的,最近也好像一直听过这家公司,你就买了。
过几天,它真的飞了几天,然后开始跌,一直跌。你犹豫、心慌,最后割肉离场,心里只剩一句:“为什么我每次都这样?”
可能你一直以为你在炒股,不如我们换个思路,其实你是在“选合作对象”,只是你选得太随便了。
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要投资别人开公司,甚至一起合伙,你会不会研究对方过去做过什么生意?看账本、有没有赚钱?他是不是这个行业里有经验、讲信用、做事稳不稳?行业有没有前景、主打靠谱的底层逻辑。
如果这些你都会做,但到了股市,你却因为“人家说这只会涨”、“群组在喊”、“成交量很大”就买进,那你根本不是在投资,你是在碰运气,太随便了。
我曾经遇到一位投资者,他买进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理由只有一个:“便宜。”我问他有没有研究公司的业务,他摇头;有没有看财报,他说不太会;那你知道这家公司的钱从哪里赚来的吗?他的表情开始不耐烦了。有一天股价直接跳水。
他说:“当初很多人说这家公司很稳的。”
今天你如果是投这家公司开实体生意,你会连它卖什么都不知道就投入资金吗?
股市和创业最大的不一样是,创业你是老板,你控制决策;但买股票,你是股东,你投票,但控制不了方向。更何况我们手中的票,自己心里有数,可能连0.01%都不到。
那是不是更应该慎选要支持的企业?因为你真金白银买下的,不是一个图形,而是一家公司的未来。某种程度上,它也代表着你自己的未来。说白了,你是在选队友。选对了,他带你翻山越岭;选错了,你连怎么亏的都不明不白。

选错了别怪别人
当然,也有人会说:股票就该快进快出,谁有空研究那么多?技术面够了,其他交给市场决定。
投资到底是投“公司”,还是投“趋势”?两种风格都能赚钱,也都有失败者。
但不要你自以为自己在追趋势,结果根本看不懂趋势;你以为你在投公司,结果连公司名字背后的人都不了解。你的判断标准,可能只是“有人说会涨”或“看起来很热闹”。
最后亏了,还会说一句:“唉,我运气不好。”
所以我常常提醒我自己,你不是在炒股,你是在选合伙人。你在选队友,你要投票给谁,信任谁,让谁帮你赚钱。这个“谁”,可能是一家好公司,也可能是一个根本没打算替你赚钱的庄家。
选错了,别怪别人,因为那一票,是你自己投下的。就当在投资旅途中上了一课,但也请放心,你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