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专家:放宽线上分期付款申请 有助提升税收合规

(八打灵再也29日讯)税务专家表示,放宽纳税人线上分期付款申请,或将导致政府短期税收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却有助于提升税收合规性。

尽管此前已提供分期付款选项,但专家指出,本月5日推出的 e-Ansuran 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便利性,以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然而,他们也警告,若内陆税收局未对延迟缴税者施加处罚,此举可能被有能力全额付款的纳税人滥用。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理事德斯曼表示,随着电子发票的推行及内陆税收局的数字化转型,线上自动分期付款系统与政府推动的现代化、纳税人友好政策相契合。

内陆税收局指出,该举措旨在简化纳税人申请分期支付税款余额或欠税的流程,申请人无需提供证明文件,即可自动获批。

申请总金额须超过300令吉,分期付款次数介于2至6次。此外,该申请仅适用于所得税分期付款,不涵盖持续的分期付款计划。

本身是一名税务专家的德斯曼指出,多国已建立类似机制,帮助纳税人履行义务,同时避免严厉处罚或财务压力。

“英国的‘按时付款安排-HMRC’允许灵活安排自我评估税单、支付公司税及增值税(VAT)欠款,但需依据纳税人财务状况评估。澳洲则允许企业和个人在线设定自我管理的分期付款计划。”

“新加坡亦提供最长12个月的免息分期付款,进一步减轻纳税人压力。”

他建议,内陆税收局可考虑将更高税额的分期付款期限延长至6个月以上,并扩大至公司税,以助中小企业更好地管理现金流。

“此外,该系统的成效取决于内陆税收局能否有效征收税款及防止滥用。”

他警告,短期内,此举或将延缓政府税收入账,因为部分原本能一次性缴税的纳税人,可能转向分期付款。

阿扎尼占:减少逃税

大马 Muamalat 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莫哈末阿扎尼占博士认为,e-Ansuran 有助提升内陆税收局的客户服务。

“它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逃税行为,从而提升税收,并增加政府收入。”

不过,他也提醒,在长期税收增长显现前,政府收入短期内可能会有所下降。

苏添来:享有更大便利和透明度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表示,转向线上自动审批系统不仅提升效率,也让企业和个人在履行纳税义务时享有更大便利和透明度。惟希望当局同时加快企业退税流程。

“联合会希望这一数字化举措进一步改善大马整体营商环境,并推广至其他税务相关流程。”

“我们也借此呼吁内陆税收局加快企业退税流程,使其效率与个人退税看齐。”

马来商家及行业协会主席莫哈末阿兹曼尼占认为,e-Ansuran 计划将为企业家,尤其是微型及中小企业带来显著益处。

“我们获悉,申请将自动获批,无需提交任何支持文件。”

他指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许多纳税人因现金流不稳定,难以一次性缴纳全额税款。

“此举可让纳税人依据财务能力更有条理地规划付款,而不会影响其他紧急财务承诺。而且,e-Ansuran 亦有助于降低因延迟付款而受罚的风险,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财务管理。“

 
 

 

反应

 

财经新闻

顶限月薪4千税务减免 打击商家聘年长员工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9日讯)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对雇主而言是块宝,但政府现有的税收减免决定,也很可能会断了有经验年长者就业的后路。

尽管政府为聘用年长员工的业者提供税收优惠,但每月4000令吉的薪资上限却形成一道“隐形天花板”,成为企业吸纳经验丰富的年长人才之绊脚石。

目前业者只能对年长员工每月不超过4000令吉的薪资部分申请双倍税务减免,奈何许多年长人才所得薪资却远高于4000令吉,尤其是在专业和管理领域。

根据2024年统计局报告,大马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未雨绸缪的政策尤其重要。

政府受促取消相关薪资上限并扩大税务减免覆盖范围,以释放年长员工的就业潜力,让他们的经验和管理能力在职场中持续发挥价值。

业者专家对聘用长者的诉求:

·放宽4000令吉薪资上限减免

·与普通员工获同等待遇

·提供公积金或额外减免

·再培训助适应技术转型

让年长员工享同等待遇
孔令龙:有助经验传承

专家认为,政府除了应该扩大税务减免政策的覆盖范围,也要在各行业中推广类似激励措施,让年长员工享有与普通员工同等的待遇,同时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压力。

税务专家兼中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60岁以上群体通常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判断力,虽然体力可能不及年轻员工,但在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方面并不逊色。

“60岁以上员工在未来5年内逐步迈入65岁,尽管体力可能下降,但他们的思维依然敏锐,判断力和管理能力仍然很强。许多即将退休或已退休员工,依然保持高水平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我们不应轻易放弃这批宝贵人才。”

孔令龙强调,政府若能通过税务减免、政策激励和福利保障,吸引更多年长员工重返职场,将有助于促进经验传承,延续职场文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国家整体劳动力素质。

薪资低缺吸引力

政府于2019年推出为雇佣年长员工提供税务减免的政策,但仅限于月薪低于4000令吉的员工。由于薪资上限较低,政策覆盖面十分有限,难以真正吸引更多企业聘请年长员工。

“做生意不会只在乎双倍税务减免,因为税率带来的影响有限。企业聘请年长员工,更看重他们的经验和管理能力,但薪资成本是关键。若政府能在更高的薪资水平上提供税务减免,相信会有更多企业愿意聘请长者。”

他建议政府通过扩大税务减免政策,允许企业对更高薪资部分享受税务优惠,或在雇员公积金和其他福利上提供额外减免,降低企业聘请年长员工的成本。

“例如,一位60岁以上的员工月薪为1万令吉,政府可允许雇主按5000令吉的水平申报工资,同时在公积金和福利方面提供额外税务减免。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雇佣成本,还能增强企业聘请年长员工的动力。”

孔令龙指出,年长员工除了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具有优势,还能在职场中发挥“导师”作用,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成长,避免企业出现人才断层。

减少依赖外劳

“相比重新培训新人,直接由资深员工传授经验,显然更具成本效益。在香港、中国和台湾等地,卫生行业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多为年长者,而非依赖外劳。若我国也能更有效地利用年长员工的经验,不仅能减少对外劳的依赖,降低外汇流失,同时还能提升本地劳动力的整体竞争力。”

政府若通过税务减免和政策激励,能帮助企业缓解聘请年长员工的薪资压力,提升企业相关聘请意愿,最终可形成“经验传承、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只要年长员工愿意继续工作,雇主自然会更倾向于留住他们。关键问题在于薪资水平,他们的薪资通常较高,雇主可能会担心成本压力。因此,税务减免和政策激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陈棋雄:薪资补贴有限制
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会长陈棋雄表示,现有税务减免和薪资补贴政策有限制,导致企业在聘请年长员工时面临成本压力,进而导致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他指出,年长员工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工作态度,若能善用则将成为企业的重要助力。

优化税务与补贴

“未来的政策方向应聚焦于优化税务和薪资补贴,提升年长员工的雇佣吸引力,同时鼓励年轻人接受更多技术型和技能型岗位,以在劳动力市场中建立更均衡的年龄和技能结构。”

陈棋雄强调,许多尚有工作能力的年长者因政策限制“被迫退休”,但实际上雇主仍需要他们的经验和技能。

需稳定收入维持生活

他指随着人口老化,许多年满60岁者由于储蓄不足,仍需要稳定收入以维持生活。

“问题并非企业不愿意聘请年长员工,而是如何降低相关雇佣成本和风险。许多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员工希望继续工作,可是政策上的限制让企业难以负担。”

他提到,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工厂或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让这类岗位出现人手短缺。年轻人在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更轻松、待遇更有吸引力的职位,这使企业在寻找合适员工方面面临挑战。

“并不是这些岗位不存在,而是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去做。业者依然需要这类岗位的劳动力,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合适的员工。”

在这情况下,业者更倾向于聘请60岁以上、经验丰富的年长员工。

提高门槛至8千

陈棋雄直言,年长员工通常更具责任感,技能也更成熟。他建议政府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将年长员工的薪资补贴或税务减免门槛提高至6000至8000令吉,以刺激企业聘请年长员工,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他说:“实际上,年长员工不只是在特定领域具有优势,还能在企业内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员工成长。”

针对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冲击,陈棋雄认为,企业需通过技能提升和终身学习计划,帮助年长员工适应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

“业者和政府应携手推动技能再培训,让年长员工掌握基本的数字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更灵活的模式,平衡年轻与年长劳动力之间的需求。”

赛胡申:推终身学习
保持市场契合度

大马雇主联合会(MEF)主席拿督赛胡申博士,该会支持雇佣年长员工,但如何有效地聘用和保持后者的生产力,是当前需克服的挑战。

他接受《太阳报》访问时说,相关税务减免的薪资上限应该取消,而目前的申请程序也过于复杂,应加以简化。

赛胡申提醒,若管理不善,老龄化问题可能对劳动力市场、医疗体系和社会保障造成冲击。

“健康且具备技能的年长员工是宝贵资产,尤其在制造业、餐饮和咨询等行业,年长员工的经验和稳定性备受青睐。”

他提到,许多年长员工工作不仅为增加收入,也希望保持身心活跃。

不过,他认同年长员工融入职场存在挑战,包括体力限制和对科技的适应难题,因此需要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时间、符合人体工学的环境和远程工作选项。

“薪资问题也是难题。经验丰富的年长员工通常期望更高薪酬,但这可能超出企业预算。”

他建议推动终身学习计划,让年长员工掌握新技能,以保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政府也可提高雇员公积金的雇主供款比例,以提升退休人员的财务保障。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