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总调查:关税冲击 六成企业销售料受损

(吉隆坡14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调查显示,在关税上调与全球需求放缓的双重冲击下,61.3%的受访企业表示,一旦关税上调超过10%,销售将受到影响;另有31.1%的企业担心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
同时,“客户要求降价”已成为普遍现象,46.2%的企业指出,买家为抵消关税压力而要求降价,进一步挤压本已紧缩的利润空间。
调查指出,55.2%的企业认为,美国实施的报复性关税将带来直接或间接冲击,其中近半数评估影响程度为“高”或“非常高”。此外,60.4%的企业对未来业务前景感到悲观,反映整体市场信心低迷。
应对方面,91.5%的受访企业已采取策略,包括削减营运成本(59.6%)、开拓替代市场(56.7%)、多元化供应商(35.1%)及推迟或取消投资计划(42.3%)。部分企业也计划将部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在出口导向型企业中,逾半与美国市场有关联,其中63.2%的企业指出超过20%的销售额
来自美国。其他主要出口市场依序为东盟(58.3%)、欧洲(34.0%)、中东(33.0%)与中国(20.4%)。
该项快速调查于本月7日至10日进行,共收集192份有效回应,旨在评估企业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的应对能力,涵盖企业策略调整、供应链部署与财务预期影响等议题。
这些企业分别来自服务业(45.3%)、制造业(44.8%)、建筑业(5.2%)及原产品领域(农业与矿业等)(4.7%)。报告也揭示企业面临的多重财务风险,包括市场波动、客户违约、现金流吃紧及营运不确定性。
吴逸平:建议政府推针对性财援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表示,当前大部分企业面临财务压力,中总建议政府推出更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援,包括拨款、补贴及税务减免,协助中小企业应对因关税上涨所引发的成本飙升,以保障企业营运稳定。
同时,他也建议推出类似“特别救济融资 ”(Special Relief Facility)的低息融资机制,协助面对还贷困境的企业进行贷款重组及延缓还款。
他说,中总也认为需要成立中央协调单位,统一对外传达贸易政策信息,提供清晰的政策解读与实务操作指南。
“中总呼吁各相关贸易机构加强与商会合作,协助企业拓展新市场、寻找替代供应商及优化供应链布局,同时积极推动本地贸易与生产活动。”
他也建议政府强化现有扶持出口的机制,如“市场开发补助金”(MDG),进一步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马来西亚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吴逸平强调,在全球局势不明朗的背景下,政府应暂缓一切可能加重企业负担的政策改革,例如扩大服务税征收范围、RON95汽油补贴合理化、电费调整,以及多层次外劳税的推行。
“国家银行也应视情况考量适度下调利率,以稳定整体经济并减轻企业贷款负担。”
“鉴于对等关税所引发的贸易冲突日益加剧,中总建议政府应考虑实施相关监管措施,如反倾销政策并加强执法力度,特别是在入境口岸,以防止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
91.5%企业已采取或计划应对措施(前5大策略)
- 削减营运成本:59.8%
- 开拓替代市场:56.7%
- 推迟或取消投资计划:42.3%
- 将成本转嫁消费者:38.1%
- 多元化供应商来源:35.1%
马中携手共谱华章 开启“新黄金50年”/中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圆满完成对马来西亚的国事访问,这是他自 2013 年以来,时隔12年再次踏上大马土地。十二载光阴,马中关系从友好走向深入,从合作迈向共赢,可谓风雨同舟、携手并进。
这一回的来访,既是对两国跨越半个世纪邦交历程的庄重回顾,也为马中关系的下一个“黄金50年”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双方签署31备忘录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大马成为最早响应的国家之一,象征性地拉开了马中深度合作的新篇章。而此次访问,则如同一次阶段性成果的检阅,更是再出发的动员令。双方共签署31项涵盖广泛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与协议,充分体现了两国互信日益增强、合作基础日益稳固。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提升两国双园合作”的相关了解备忘录。“两国双园”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不仅提供投资平台,也见证了马中在产业协同、物流互联、贸易畅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关丹产业园近年来吸引了多家优质企业进驻,与此同时,关丹国际物流园和东海岸铁路(ECRL)的建设,将极大提升区域交通与物流效率,进一步巩固园区在区域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
作为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我们对这一系列发展深感振奋。我们相信,这不仅能带动大马东海岸的经济活力,更将为我国整体经济挹注源源不绝的新动能。

建立互利共赢基础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大马作为开放型小型经济体,必须积极引资、广纳良机。然而我们也必须提醒:在欢迎外资之余,切勿忽视本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真正有远见的合作,应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在原料采购、员工聘用、后勤服务等方面,优先考量本地资源,让外资项目成为本地中小企业的成长助力,而非竞争压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本地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稳占一席之地。从技术、质量到服务体系,我们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积极寻求与中资企业的合作契机,在新一轮区域经济重组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访问期间,中总领导们有幸受邀出席国家王宫的国宴及首相设宴,见证了马中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性时刻。我们也欣喜看到,配合国事访问,多个领域同步响应——如教育、人文、媒体、学术等各层面的交流不断展开,为两国关系注入更多温度与深度。文化的融合与民间的互动,是国家关系长青的沃土,值得长期深耕。
助工商界拓国际视野
50年筚路蓝缕,如今迎来“新黄金50年”的曙光。马中关系将进入一个更成熟、更全面、更战略的合作阶段。
中总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与平台的作用,协助本地工商界拓展国际视野,把握时代机遇,在区域合作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助力马中关系续写更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