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之夜节目纷呈 国际同业欢聚一堂

(吉隆坡3日讯)2024年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MIFF)“买家之夜”周六晚在大马国际贸易展览中心(MITEC)设宴款待来自80个国家的国际买家,众人欢聚一堂,共度愉悦的夜晚。
“买家之夜”共获得800人出席,国际买家们分别来自日本、韩国、中国、澳洲、加拿大、土耳其、越南、新加坡、印尼、印度、泰国、英国、美国、菲律宾、意大利等国家。
为感谢国际买家不远千里而来支持MIFF,大会精心筹划,包括配合龙年而以舞龙表演搭配激动人心的鼓声为晚宴掀开序幕,还有动人心弦的小提琴演奏、现场乐队歌唱表演、魔术表演、幸运抽奖环节等多项精彩节目助兴。

林可荔(左起)、江文瑞、黄惠棉、可文山、陈振发、伊恩罗伯特、陈文海、杰拉德及黄友欢是“买家之夜”座上宾。

林可荔(右)颁发奖品予参与 MIFF X You视频竞赛的优胜者。
MIFF总经理林可荔致词时说,今年MIFF迈入30周年,标志着美好的回忆和成功。MIFF自1995年以来,一直为大家敞开门户,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年的展览中获得良好的感受及体验。
“我们致力为所有客户带来价值和增长,数千家企业每年都会为买家带来最好的产品。”
同时,她也在当晚宣布2025年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敲定于3月1日至4日同步在大马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和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 (WTCKL)举办。
她欢迎大家明年继续支持MIFF,并携带朋友前来一同发掘MIFF如何是业务上的“完美伙伴”。
出席嘉宾包括MIFF创始人兼主席拿督陈振发博士及夫人拿汀江文瑞、亚洲Informa Markets副总裁伊恩罗伯特、马来西亚Informa Markets区域总经理杰拉德、麻坡家具同业商会(MFA)会长黄友欢、马来西亚家具总会总会长陈文海、台湾区家具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可文山及台湾可贸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惠棉。

2024年大马国际家具展“买家之夜”获得800人参与,场面热闹。
郭庆龙对色彩独特敏锐 13岁开始家具梦

“好色”的郭庆龙对色彩有独特的敏感度,能深刻感受不同色调带来的情绪与氛围。
14岁,初中一的他,亲手描绘出梦想中的床架与衣橱,谁说男孩不能拥有一场紫色的梦?爸爸带着他走进家具工厂,将梦想化为现实。自此,设计的种子悄然萌芽,33年后,他的家具作品已遍布世界各地。
设计,从紫色梦想开始。
他是一个“好色“之人,对色彩有着独特的敏感度,能深刻感受不同色调带来的情绪与氛围。
从小,他便对美的事物着迷,不论是美丽的花草、优雅的女性,或是质感细腻的物品,只要是美的,他都忍不住驻足欣赏,衷心感受美好的事务。
今日,走入Johann & Joann创办人兼设计总监郭庆龙的故事,聆听这位从小热爱粉色系的小男孩,如何凭借自学设计家具,成为家具设计师,并以家具出口商的身分将作品推向全球。

郭庆龙分析美国加征关税对马来西亚家具业的影响。
祖父千元遗产启梦想
1992年,初中一的郭庆龙收到爷爷留下的1000令吉遗产。那时,他已经萌生设计自己床架与衣橱的念头,于是便向父亲郭春华提出请求,希望能用这笔钱来圆梦。
“我很幸运,父母愿意让我自由发挥。”
郭春华从事汽车买卖,对于儿子的梦想,他不仅没有敷衍,反而认真聆听,甚至陪伴他一同完成。
“如果当初爸爸觉得我不适合做这件事,今天的我可能完全不一样。”
于是,郭庆龙亲手画下设计图,标注所需的材料与颜色。他的父亲就带着他到家具工厂,让这个设计不只停留在纸上,而是变成现实。
“那张床架和衣橱,是我第一个设计的家具作品,紫色的。”
紫色,尤其是熏衣草紫,当时很少有男生会喜欢这种颜色,但对郭庆龙而言,它是梦想的颜色。
而父亲的教育,造就了郭庆龙追逐梦想的自信。

郭庆龙在初一时首次设计的紫色床架和衣橱,保留在家乡已33年。
偷开车撞墙 父仅说“小心”
回忆童年,郭庆龙也曾尝试学习电子琴,但因为老师的一句“你怎么这么笨”,让他当场放弃。
“小时候的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或擅长什么,但我爸爸不会如电子琴老师般打击幼小的我,而是总鼓励我去尝试。”
即便犯错,父亲也从未严厉责备,而是耐心引导。例如,12岁时,他曾偷偷开车,结果撞上墙壁。他本以为会遭到痛骂,没想到父亲只是淡淡地说:“要小心。”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郭庆龙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相信自己,也更勇于探索。
“当我第一次获家具设计奖时,我立刻打电话给爸爸,告诉他我得了3个奖。”这份荣耀,是对父亲当年支持的最好回应。
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母亲从家乡传来一张照片,是那张紫色床架与衣橱。
“我看着照片,才惊觉,原来我从未真正离开过这个梦想,14岁时和47岁的设计风格非常相似;33年后,我的设计初心未变……”

郭庆龙(左)7岁时与父母哥妹的温馨合照。
一开始就注定这条路
如今的郭庆龙已成立一家家具制造厂,也是公司的设计总监,依然热爱设计,依然用色大胆。
从他的展览厅中可看到充满了粉色、粉紫、粉黄、粉蓝……当他对比现在的设计,才发现,自己的风格竟与14岁时所设计的家具极为相似。
“原来,我一开始就注定会走上这条路。”
郭庆龙说,他喜欢简单,喜欢事物不变的感觉。许多人随着岁月流逝,会失去或遗忘最初的热爱,而他,始终坚守那份对设计与色彩的执着。
这一路走来,他最感恩的,是当年那位愿意相信他、支持他的父亲。
“让孩子的梦想成真,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多年后,他仍然坚持:“我跟妈妈说,不可以丢这张床。”
于是,他在14岁设计的床架与衣橱,静静地留在家乡,见证了他的初心,也陪伴他走过33年的时光。

郭庆龙与团队合作无间,年轻化的氛围再加上简约家具设计,赢得业界欢迎。

郭庆龙以两名子女的名字Johann和Joann为公司命名,父子女三人一起经营家具出口生意。
美关税战利大马家具业
随着美国对中国家具供应商加征关税,全球家具供应链格局随之发生变化,马中两国家具供应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市场动态,期待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家具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成为全球家具订单的新聚集地。
由于美国对中国家具产品加征关税,许多美国买家担心成本上升,开始寻求将部分订单分散至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作为家具出口国之一,成为潜在受益国。
不过,尽管马来西亚家具供应商具备一定竞争力,但仍有部分产品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为了避免关税影响,不少中国家具制造商已经或计划在马来西亚设厂,原材料仍然从中国进口,但加工过程将在马来西亚进行,并优先考虑本地原料供应;若价格具有竞争力,马来西亚原料供应链将受惠,带动整体出口额增长。

郭庆龙与儿女关系融洽,两名儿女近年来也加入公
拥木家具优势
郭庆龙说,谈及马来西亚家具出口的趋势,一定要谈及美国;美国是马来西亚家具出口的最大买家,直接影响马来西亚家具出口业。
大马出口家具到百余个国家,除了为首的美国,其次是新加坡、澳洲、英国、日本、中东等国家。
“现在,大部分马来西亚家具出口商主要还是关注美国的情况,美国市场因为加征关税的关系,我们都很期待和希望这些订单会流进大马。”
他表示,马来西亚的优势是木家具,尤其是卧房家具和贴纸板材产品;另外,早期的大马工人薪金比较便宜,但现在最低薪金涨至1700令吉,原有优势随之减弱。”

郭庆龙经营家具制作的厂房,主要出口纽西兰、澳洲、中东等国家。
铁家具竞争力输中国
铁家具因原料价格较高,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就不及中国了。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令美国买家担心,当然希望把一些订单分散到东南亚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产品是马来西亚能够供应的,但还是部分是我国未必有条件供应。”
美国买家会建议长期合作的中国厂家转移阵地到东南亚国家,再从这些国家出口家具到美国;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厂商更倾向选择马来西亚设厂,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土地和租金价格较低及语言沟通便利。
“而沙发、靠背扶手椅(Recliner)等产品更早已因征税政策逐步转移至马来西亚生产。”

马来西亚Informa Markets 全国总经理古拉德(左起)、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创办人兼主席拿督陈振发、大马木材工业局主席孙伟瑄、种植及原产业副部长陈泓缣、郭庆龙和麻坡家具同业商会会长黄友欢,共庆2025年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成功举办。
东南亚家具供应链成形
郭庆龙坦言,虽然中国厂商为马来西亚带来订单和出口增长,但多数中国厂商仍以自身利益为优先,主要聘用外籍劳工,较少雇用本地员工。
中国会用到马来西亚的东西包括木和厂房,开始时租,但也会把租金拉高,本地厂家需高租金才可租到厂房,厂家成本高了,各类物品连带调涨,反倒令大马人的生活成本拉高。
“另外,东南亚家具供应链已逐步成形,越南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专注于不同产品路线;中国厂商将部分非主力产品如卧房家具转移至马来西亚生产,使马来西亚家具出口商有机会从中国的20%非主力产品市场中获利。”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和欧洲经济疲软,全球家具出口面临挑战;然而,基于马来西亚与中国供应比例的差距,即使只承接部分订单,也足以推动本地出口增长。
“从近期的出口家具展览会上,美国及加拿大进口商与零售商的踊跃参与,显示出市场对东南亚家具供应的关注与期待。”

近年来,简约是家具主流,已不再似父辈般要有“雕刻”才是耐用象征。
买家年轻化 设计简约化
过去5年,马来西亚的家具设计有显著提升,在市场上定位于中低价位,这正是大马的竞争优势。各国买家选择来马采购,就是为了获得符合需求的中低档产品。
然而,家具出口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郭庆龙坦言,物流挑战层出不穷,包括货柜空间有限、船运减少,甚至曾因中国新能源车大量出口至欧洲,导致货柜空间进一步紧缩。
谈及物流成本,他淡然一笑:“还好,影响不大。”
审美与需求不同
近年来,消费者对家具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买家年轻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早期的买家多是50至70岁的长辈,喜欢选购传统家具,注重雕刻与特定木材,追求耐用性,恨不得一张桌子能传承三代而不损。”
但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一代的审美与需求不同了;现在的买家更注重简约设计,耐用性反倒成了次要考虑。”
父辈的家具讲究雕刻细节,到郭庆龙父亲的时代,虽仍保留雕刻元素,但木材的选择已不像过去那样苛刻。
“后来,大家开始关注设计与价格,一张家具有个五年保固就很满足了;而到了更年轻的世代,消费观念更为灵活。“
“他们甚至觉得,家具用个一两年就可以换新的,根本不在乎耐用度。”
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与年龄层变化密切相关。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对家具的选择更随心所欲,他们不会关心家具用什么木材,而是看设计是否符合个人品味,能否与潮流同步。
设计风格的变化,也深受社交媒体影响。
“新生代消费者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接触各种家居风格,比如某天流行日式简约风,市场就会迅速出现大量木质极简家具。再过一阵子,北欧风开始流行,人们又会涌向北欧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