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房屋重建复兴 购屋者协会:须全部业主同意

(吉隆坡9日讯)全国购屋者协会(HBA)对重建项目设立的75%居民同意门槛或称“集体出售”(en-bloc)提出替代方案,以避免业主财产遭剥夺。
该协会今天发文告指出,任何重建、复兴或更新计划都必须获得所有业主的同意。
“以任何百分比票数作为同意门槛都存在剥夺某些业主的财产之嫌,而且所谓的重建法也违反联邦宪法第13条文,为此,就算通过该法令,也不会使其合法化。”
该协会也表示,业主应该对重新开发其住房计划拥有自由决定权,而无需法律允许多数人和第3方凌驾于可能没有在世亲属或没有发言权的少数业主之宪法权利。
该协会说,我国已有土地征用法,其中包括有程序确保在进行强制征收时,考量到所有业主的利益和意见,而不仅仅是大多数业主的意见而已。
“通过定期维护可延长财产的使用寿命,比如透过翻新来保护、恢复,甚至修复破旧的建筑物可更具永续性。”
去年12月12日,有报道指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表示,该部提议对涉及整栋楼重建项目修法,即修改销售设定为只需获75%居民同意的门槛,而非原有的100%居民同意才能重建。
购屋者协会反对限制个人置产数量

郑金龙
(八打灵再也24日讯)全国购屋者协会(HBA)反对政府限制个人投资房产的数量。
该协会指出,虽然应该限制个人购买可负担房屋的数量,惟政府不应限制人们将辛苦赚来的钱投资在其他类型房产。
卫生部前部长凯利与巫统前宣传主任沙里尔韩丹在最新一期的博客节目《Keluar Sekejap》中说,这种限制有助于解决可负担房屋短缺的问题。
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对个人购买作为投资用途的房屋数量设置上限,因为这已导致市场上充斥着滞销的昂贵房屋,从而推高屋价。
全国购房者协会总秘书拿督郑金龙指出,人们因为不了解或不擅长其他投资工具,才会投资房产。
“例如他们不会去买珠宝、黄金或画作。”
他说,大多数可负担房屋是通过各项政府计划提供给首购族,售价介于30万令吉或以下。
另一方面,产业代理伊云.郑(译音)表示,虽然这个建议值得考虑,不过,它必须与健全的政策一起实施,确保可负担房屋供应充足。
他认为,为投资用途的房屋设定上限数量,将有助于稳定房价,防止屋价飙升至普通民众无法负担的水平。
自由今日大马引述伊云的谈话称,在房源有限的地区,尤其是吉隆坡,限制购房数量可帮助缓解房地产的需求压力。
“若没有致力增加可负担房屋供应,单靠实施这些限制措施可能成效有限。”
他呼吁政府向发展商提供税务减免或补助,鼓励发展可负担房屋,并规定所有未来房屋项目中保留一定比例的可负担房屋。
国际房地产公司居外IQI在8月份表示,过去10年,大马的房屋中位数价格上涨了13万6716令吉,涨幅达42%。
该公司指出,中位数价格从2014年的33万427令吉,上涨至去年的46万7143令吉。
上个月,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表示,今年上半年已竣工但滞销的住宅产业数量降至2万2642单位,总值142亿4000万令吉,其中大部分未售单位价格低于30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