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修订法案维护买家权益 发展商虚假宣传可索偿

(吉隆坡17日讯)随着房屋发展法令(管制与执照)修订案的出台,购屋者将能够更容易地让发展商对不切实际的承诺负责。

这些修订不仅能让购屋者避免走漫长的法律程序,还能节省他们的法律费用。

扩大购屋者索赔范围

国家房屋局总监拿督再也瑟南表示,修订案将涉及扩大购屋者索赔仲裁庭的管辖范围,涵盖发展商用于推广其房产的任何文件,如广告专栏、新闻稿和宣传手册。

他在接受《新海峡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法庭只能在发展商违反买卖协议的情况下追究其责任。

“我们计划修订第16N条(管辖限制)下的法庭权限,使得任何与项目相关的文件,如宣传手册、广告专栏或新闻声明,除了买卖协议之外,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这将使买家能够将未履行承诺的相关事项,提交法庭寻求赔偿。

他补充,发展商如果存在虚假陈述,或翻译错误而产生的虚假宣传,也会被究责。

他举例,如果发展商宣传将建造一座带有美丽景观的建筑物,且能看到吉隆坡市中心的景观,但所购房产没有吉隆坡市中心的视野,该局将追究其责任。

“还有,发展商常常宣称有湖泊,实际上只是一个蓄水池。如果英文是‘pond’(池塘),怎么能称之为湖泊呢?”

为确保更大透明度,他指出,该部已通过房屋数据资料库(TEDUH)网站(https://teduh.kpkt.gov.my)提供每个发展项目的广告资料,让消费者根据收到的资料进行对比。

此外,该网站也可以访问更多信息,如项目进展、土著身分和产业价格。

故他呼吁公众,一旦发现资料有问题,可以向该部举报,共同监督市场,维护买家权益。

他说,当局在探讨,将该网站与大马建筑师协会系统连接,允许买家查询房屋竣工合规证书状态。未来该网站也会与地方政府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彭奎程:向来奉公守法 发展商如常推进项目

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17日讯)关丹PSJ集团执行董事彭奎程告诉《南洋商报》,目前房屋发展法令(管制与执照)修订案尚未有定案,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尚未提供新进展。

也是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彭亨州分会主席的他说,对于即将出台的新政策,大部分持牌发展商都奉公守法,仅出售当局批准、宣传资料中承诺的产业。

他强调,虽然面对未知的政策法规改变,但发展商不会因此暂缓既定发展计划。

“我们会如常运作,不会因为新政策或法规的出台而暂缓宣传步伐,因产业发展计划通常以4至5年为周期运行。”

惟他担心,如果出现越来越多政策和限制,很快会引发市场垄断,因这将导致发展商难以继续生存。

发展商利润降至5%

他说,如今发展商利润越来越低,目前仅剩5%左右,加上无牌房屋检查员乱象,使发展商营运变得艰难。

“自1998年以来,发展商经营越发困难,利润开始跌至单位数水平。放眼产业市场,能屹立不倒超过20年的发展商所剩无几,许多公司已退场、合并或转型。”

他建议,消费者若担心发展商售卖的房屋不符合预期,可选择二手房。

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2023年数据,约80%住宅交易来自二手房市场。

购屋者协会吁严厉执法

马来西亚购屋者协会(HBA)秘书长拿督郑金龙接受《新海峡时报》采访时说,当局修改法令让发展商对承诺负责任的政策虽值得称赞,但相关部门必须付诸实际行动,严厉追责。

他说,该法案已明确规定,发展商广告内容必须遵守不提供虚假资料的规定。

“在广告进入市场前,发展商需向房政部提交宣传手册以供批准。未遵守规定者,可能会面临最高5万令吉罚款、最高5年监禁,或两者兼施。”

他表示,市场上有许多中介夸大宣传、误导买家的案件发生,但很少不良发展商被起诉,并把此责任推给买家。

“不应是这种情况。房政部是负责发放执照和销售广告准证的单位,应由他们负责确保发展商广告没造假。”

同时,买家若觉得被广告误导,他说可以对发展商提出民事诉讼。

他也呼吁房政部,确保发展商向买家提供整套批准文件,如平面图和建筑图。

此要求已在房屋发展法令(管制与执照)下强制执行,保护买家免受发展商在测量或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时擅自修改的影响。

该协会是从2015年起,与房政部就此事达成共识。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