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东提醒中国企业 别把大马当“洗产地”

刘镇东
(吉隆坡2日讯)全球出口限制日益趋严及中美贸易战担忧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政府促请中国企业不要将大马当成“洗产地”,以规避美国关税。
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表示,过去一年多来,他已多番提醒一些中国企业,如果他们只是打算通过我国更换产品标签来规避美国关税,那么这样的投资并不适合。
不过,他未具体说明涉及的企业类型。
所谓“洗产地”,是指企业利用个别国家(或地区)对货物原产地管理未做专门立法或立法不完善的疏漏,通过移除产品标签、更换货物外包装等手段,获得该国(或地区)的原产地认证。
据外电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美国将进一步收紧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中国的管制,并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等地制造的半导体设备列入“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FDPR)的监管范围。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关键参与者,大马占据全球半导体测试和封装业务市场的13%。
随着中国芯片公司将组装需求多元化至海外,我国被视为有望获得更多相关领域业务的国家之一。
刘镇东指出,无论美国由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关税政策在某些领域的强硬立场已成趋势,太阳能板行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去年,美国对来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这些中国企业设有工厂的国家所出口的太阳能产品徵收关税,并在美国制造商投诉之后,于今年10月初扩大关税。
此外,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曾威胁,他将在明年1月20日上任后,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
越南避免遭关税报复 工商部长将赴美沟通

河内摊贩售卖印有越南国旗的T恤。
(河内9日讯)为避免遭美国关税报复,越南总理范明正近日指示,需防止利用越南“洗产地”的行为。此外,越南工商部部长阮鸿延13日将赴美沟通贸易问题,盼越美建立和谐、互利的贸易关系。
越南去年对美国存在上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越南就一直处在遭关税报复的不确定性中。
外资是越南经济成长的重要引擎,关税议题将牵动外商投资意愿及越南的经济表现。
网络媒体越南快讯(VnExpress)报道,范明正在8日下午的政府会议上指示政府成员制定与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平衡计划,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贸易竞争。
越南和中国地理位置相近,在供应链转移过程中,一直难逃遭中国利用“洗产地”的质疑,也引来美方关切。
范明正在会议上强调,需加强商品来源查核与市场监管,防止走私商品流入越南市场,或透过越南“洗产地”再出口至其他国家的影响声誉行为。
越南近期为了躲避关税报复采取多项对策。越南《劳动报》报道,越南工商部副部长阮生日新在另一场政府会议说,工商部和各部会目前已就美方的政策提出多份报告及预测。
阮生日新指出,工商部部长阮鸿延本月13日将赴美与美方的贸易代表见面,讨论并维持越美间的良好关系。
工商部已主动向美方传达越南希望和美国维持并建立和谐、可持续及互利的经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