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厦门大学大马分校开办9栽培万名学生

(雪邦10日讯)从2016年开始招生办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经过9年发展,预料可在今年杪引来1万名学生,使用9年迅速发展成为万人学府。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表示,该分校从2012年开始筹备,2016年2月招收第一批学生到至今已有6302名毕业生。

“目前,分校的学生规模有9000多人,其中大马学生5000人,中国学生2500人,还有1700多人是来自全球46个国家的学生。”

他说,分校一路走来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都得到大马政府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华社商业精英的大力支持,对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感到满意。

“我们预计在今年杪会引来1万名学生,在这10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一所万人大学,这速度不可谓不快。”

配合共同讲好“一带一路”合作故事,中国《人民日报》与马来西亚媒体展开联合采访活动,最后一站到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与校长、教授和学生交流。

厦大马分校是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中国“双一流”大学在海外建设的分校,被誉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璀璨教育明珠。该校占地约150英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7平方公尺,规划总投资额约13亿令吉。

王瑞芳表示,分校未来朝着两个重要方向发展,首先是将办学基础放在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

他说,下一步希望能够招收更多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生,让马来西亚分校成为本地一所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

“目前我们的科研工作进展还是很顺利的,我们有很多优秀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与老师合作发表论文解决企业的问题。”

第二点,马来西亚分校要进一步扩大国际生的规模,因目前除去马中学生,其他国家的学生约1700人,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王瑞芳说,希望通过今后两三年的努力,让分校的国际人数增加至3000人。

拟开办半导体专业学科

政府正积极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也正考虑开办半导体相关专业学科,配合大马政府政策走向。

惟,王瑞芳强调,开办新专业需要做大量的的调研,了解学生和企业的实际学校。

“马来西亚在发展半导体产业方面有至少半个世纪的历史与经验,已经具备进一步发展良好条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稀缺,分校正在考虑开办新专业,但需经过大量的调研,从企业方面了解实际的需求,我们正在考虑是否能增设一些半导体相关的专业。”

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分校也开办了人工智能专业学科,黄瑞芳表示,这是结合了厦门大学总校在AI方面的优势和本地需求。

中国第一所“双一流”高校

王瑞芳表示,作为中国第一所“双一流”走出国门设立分校的高校,厦大马分校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3点经验。

他说,首先是创新尝试,中国高教在改革开放后经历快速发展,从派出大量留学生到希望国家学习,到邀请海外大学到中国设立合作项目,如今已迈出第三阶段,即将中国优质教育带向全世界。

王瑞芳表示,分校也因为在马来西亚设立出现明显的多元文化交流特色,48个国家的学生聚集在一个校园宛如小的联合国。

“学生的语言、文化和宗教都不同,大家集中在校园里面学习,能够更好地感受多元文化,在文化上互学互建,这对于人才培养及学生成长非常有利。”

他指出,分校也重视融合本地发展,将中国高教优势带到马来西亚并结合需求开设具有特色的专业。

开设AI专业培养大马人才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电气工程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张盈谦表示,该校开设AI专业,为大马产业培养更多人才,将AI技术融合到产业发展,将产能升级。

“我们来到马来西亚也保留这样的习惯,去探讨马来西亚有哪些产业可以用AI做新的提升,研究马来西亚产业发展的痛点,为何需要用AI解决。”

张盈谦分享本身刚结束一个项目,与柔佛榴梿种植园主合作,用AI技术进行榴梿花朵和果实识别,同时收集各种大数据预测产量,也能减少对外劳的依赖。

他说,大马是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大部分农业种植都依赖外劳,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平衡外劳的数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我们用AI进行榴梿树花朵和果实的识别,然后统计出这个园区一共开了多少花,结了多少果。同时我们又收集了包括天气、光照、降雨量、湿度和温度的信息,从泥土里面我们也获取了包括氮磷钾、肥料和水分的大数据。

“我们通过这个东西进行产量预测, 可实实在在地帮助榴梿产业的痛点服务,帮助园主们的增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他认为,我国榴梿、棕榈和燕窝业都应该迈出第一步,将行业AI化。

中国电建重点建设大马新能源

在马来西亚深耕27年,参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的中国电建未来计划重点放在马来西亚的新能源和储能领域。

中国电建亚太区域总部副总经理锺玉平表示,该公司从1998年进入马来西亚,截至目前预计完工的项目有170多项,涉及金额达80亿美元。

他说,该公司目前在建的共有23个项目,包括在东马的水电站工程,由于该公司是绿色能源和低碳引领者,符合马来西亚政府的零碳排放政策。

 

 
 

 

反应

 

文教

芒果传媒·厦大分校 启动新媒体开放式课程

(雪邦21日讯)芒果传媒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合作启动“芒果空间”,共建新型新媒体产教一体化开放式教育课程体系。

同时,芒果传媒也推出新媒体MCN业务板块,加强与众多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为新媒体从业者和创作者提高高效且多样化的孵化助力机制。

芒果传媒及芒果空间周六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主办开放日,由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协办,Deluxe F&B、贵州习酒及良品铺子赞助。

中国驻马来西亚教育参赞赵长涛、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及马来西亚芒果传媒执行总裁拿督葛雅镁联合主持芒果空间及芒果传媒MCN开放日启动仪式,并见证多项签约仪式。

此外,芒果传媒也签订多项合作,包括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签订“共创共建芒果空间项目协议”;与寰亚集团及ArkWood公司签订联合发展合资计划备忘录;与亚洲电视集团签订内容及推广合作备忘录;与良品铺子、Deluxe F&B、马熘优选、yes travel & holiday、马中餐饮协会等品牌机团体签订新媒体独家营销战略合作;与马中教育协会、马中产业人才资源局、马来西亚电商联盟总会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茜拉首位签约创作者

其余嘉宾尚包括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传媒学院院长王昌松教授、芒果传媒新媒体产业负责人张耀之、芒果传媒业务副总何佳瑛、芒果空间课程负责人黄猷发、马来西亚产业人才资源局主席江贻茗、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总商会会长兼中国交通建设(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庆久、宝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执行长张强、世华媒体集团经理李成章、中国建设银行马来西亚分行行长王晶、环亚集团(AG AsiaGroup)梁家榤、ArkWood黄位善、亚洲电视集团董事梁玮坪、马来西亚中国教育协会会长姜忠歧、马中餐饮协会会长高浩云、Deluxe F&B代表刘成、马来西亚电商联盟总会会长黄国栋、良品铺子马来西亚总经理王继派等。

此外,芒果传媒MCN也宣布大马歌手茜拉成为首位签约频道创作者,打造马中两地的新媒体账号内容,同时授予她“芒果文旅大使”;马来堂哥、爱唱歌的学长等8名马中两国的新媒体博主也出席见证上述多项合作仪式。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