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商界学者:加重成本消费力减 扩大服务税恐双输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6日讯)大马政府打算从明年5月1日起扩大服务税范围,并重新检讨销售税,引发商界对成本加重及影响现金流的担忧。

商界代表向《南洋商报》说,相关调整虽能提高政府收入,但短期内对企业和消费者均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届时一般家庭购买商品时将需支付更高价格,即使是必需品也可能会因制造商的成本问题而涨价,从而增加家庭日常开支。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复苏期,许多家庭的财务状况还未完全恢复,相关税务调整可能导致消费者优先考虑购买必需品,同时减少非必需品的消费。

成本或转嫁消费者

也有学者认为,目前销售及服务税在税收上的贡献有限,却对企业造成了成本压力。让一些企业要么逃税,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形成“双输”政策。

政府受促重新检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的销售及服务税(SST)扩展计划之际,需更深入分析其效益,并与中小企业代表充分沟通,确保调整后的税收政策既能满足财政需求,又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陈棋雄:应助保留流动资金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会长陈棋雄认为,政府扩展销售及服务税(SST)可能会加重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并对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与其扩大税收覆盖范围,不如采取措施协助保留更多企业流动资金。

“对于商家而言,这种扩展无疑会增加成本,而企业最终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进一步影响消费能力。”

应提高市场信心

他指相反的,若商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便能更好地扩展业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目前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市场信心,以及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与购买力。”

陈棋雄向《南洋商报》表示,政府应积极支持具有潜力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清真食品领域,如简化清真食品的审批程序,帮助相关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中小企业收入增加了,就有了足够的资金,自然也会扩大业务规模。”

拟更长远税收规划

他呼吁政府制定更长远的税收规划,让企业从中受益:“若能有更完善的计划,让企业感受到实际的利好,才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而非通过扩展税收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负担。”

陈棋雄强调,税务政策的调整应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市场信心为考量,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实质帮助及支持。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宣布,高价值商品税(HVGT)政策暂时展延实施,政府同时也将重新检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的销售及服务税扩展 。

财政部在国会则表明,政府近期无意推出任何新税,但预计从明年5月1日起扩大服务税范围,并重新检讨销售税。根据财政部预测,调整销售及服务税后,预计明年将带来517亿令吉的收入。

陈玉玲:影响零售业买气

大马零售连锁协会(MRCA)副财政陈玉玲说,目前零售行业的买气因多种经济因素而有所波动,若政府扩展销售及服务税,可能会进一步压缩某些商品的需求,提高商品价格或将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尤其是非基本商品领域。

她坦言,该调整可能对家庭消费和零售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商家的现金流管理带来挑战。

“这无形中会增加家庭支出压力,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价格上涨可能迫使消费者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或削减非必需品的购买,直接影响整体消费力和市场需求。”

陈玉玲促请政府在实施扩展计划前谨慎评估对家庭和企业的影响,同时加强政策宣传与公众沟通。

政府也需为受影响的商家和家庭提供相应支持措施,以缓解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负担。

“一旦扩展(相关税收)后,或会加剧商家现金流的影响,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时间延长。

“商家为此有必要更谨慎管理财务状况,因为当欠款还没有回收,可能面对需要先支付销售及服务税,因此商家应先考虑准备预备资金。”

黄锦荣:优先完善税务机制

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经济系教授黄锦荣博士建议,与其急于扩大税基,政府应优先全面推广电子发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税制改革,包括考虑重新引入更低税率的消费税(GST)。

他指在2026年以后,随着电子发票系统全面推行并完善相关机制,将有助政府为税制改革打下更好的基础,到时再探讨税基改革将变得更容易。

推电子发票增税收

“下一步不应该急于扩大税基,而是先落实好电子发票系统,然后再考虑是否用消费税取代现行的销售及服务税,同时将当前的税率从8至10%降低至6%或5%,甚至更低。”

黄锦荣指出,税率的适当下调将对人民和企业带来积极和正面影响。

“若将税率从10%调降至5%,民众会更高兴,而企业也会因更低的税率和更高效的电子发票系统受益。同时,政府通过电子发票提高了征税效率,反而会增加实际税收入。

“完善的电子发票系统将有效减少逃税和避税行为,让企业能更认真地执行退税程序。在电子发票系统运行两年并度过税制改换的过渡期后,税改的执行将更平稳,也不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他说,通过逐步完善税务机制并优化税率结构,政府不仅能提高财政收入,还能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的税务负担,并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SST缺陷致大量逃税

黄锦荣认为,现有销售及服务税在税收效率和企业负担方面都存有明显的问题,销售及服务税以间接税形式存在,税率为8至10%,但实际上税收占终端消费的比例不到2%。

“剩下的6%或8%去哪里?主要是因为免税项目过多以及税收征管效率低下,导致大量逃税和避税行为。”

他说,一些商家或通过“现金销售”等方式逃避缴税,导致税基不断缩小,税收流失问题加剧;而销售税过高反而成为企业逃税的诱因。

他认为,销售及服务税未能为国家财政提供足够的收入,同时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

“销售及服务税在税收上的贡献有限,却对企业造成了成本压力。企业要么逃税,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其实是一种双输的政策。”

黄锦荣也说,销售及服务税不像消费税有进项税回扣机制,企业无法抵消原材料环节已支付的税款,这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消费税时期,虽然退税机制存在执行问题,但基本上并不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或成本。然而,在销售及服务税下,服务和材料等多环节税率没有进项税回扣,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

在这情况下,他指企业最终只能将所增加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不仅对经商不利,还会推高商品价格,进一步抑制市场消费。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辅助医疗服务征服务税 沿用多年

(吉隆坡5日讯)财政部表示,服务税仅适用于在未获准豁免税务的场所,所提供的辅助医疗服务。  

该部提到,根据现有法规,政府诊所或医院、私立诊所或医院及大学医院提供的若辅助医疗服务,则可免税。  

财政部在国会官方网站发布的书面答复中指出,辅助医疗服务的服务税并非新规,此类服务早在销售及服务税(SST)1.0时期及2015年4月1日实施的消费税(GST)时期已被征税,该政策在2018年9月1日起推行至今的销售及服务税2.0下,仍然持续执行。  

财政部是回应梳邦国会议员黄基全的提问时这么说。黄基全询问政府是否考虑豁免辅助医疗服务,包括传统与替代医学服务税。

财政部补充,政府将持续检讨和评估相关需求,并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尤其是确保任何税务豁免能为服务使用者带来适当的益处,特别是在服务成本及场所安全方面。  

此外,财政部指出,辅助医疗服务受卫生部监管,并依据《2016年辅助医疗专业法令》(第774号法令)执行。

该部提及,该法令第二附表列出政府认可的辅助医疗专业,包括营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及言语治疗师等。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