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国际航班恢复疫前89%
(吉隆坡27日讯)根据《航空周刊》报道,大马国际航班容量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89%,今年首季国际市场容量按年增长38%。
航天网站指出,中国重新开放国门,是促进国际航班容量增长的主要推手。
旅游数据公司OAG分析数据显示,今年首3个月,从大马到中国的可用出发座位数量激增至近77万个,而去年第一季度仅为12.4万个。
在过去12个月,香港和印尼等其他国际市场有良好的复苏,前往泰国的航班激增19%,印度扬升18.8%,澳洲增长了15.9%,越南上扬了17.5%。
报道说,预计今年的国际游客将达到2730万人次,较2023年的2000万人次增长了5%。
亚太区最具连接性机场 吉隆坡国际机场居首
在OAG评选亚太地区最具连接性机场中,吉隆坡国际机场排首位。
今年首季,该机场约占了大马国内外航班容量的58%,近个星期开通及宣布新航线的包括峇迪航空(Batik Air)飞往伊斯坦布尔萨比哈格克琴和亚航飞印度阿默达巴德、斋普尔、特里凡得琅和维萨卡帕特南等航班。
在国内市场,我国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的容量按年增长约1%,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约77%。
尽管我家航空(MYAirline)去年10月停运,但仍占据约7%市场份额。
亚航是主要航空公司,首季客流量为549万2782人次,其次是马航录得337万2068人次、峇迪航空98万1129人次、飞荧航空录97万4673人次,以及和亚航X共有56万9737人次。
今年首季前五大国际市场是印尼(151万4139名游客人次)、新加坡(112万1572人次)、中国(76万8168人次)、泰国(69万8052人次)和印度(43万8431人次),大部分国际航班目为东南亚(398万6306人次),其次是东北亚(171万4247人次)、南亚(77万1322人次)、中东(60万6503人次)、西南太平洋(36万3374人次)和西欧(13万9309人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前五大国际航线是吉隆坡至新加坡(122万2299乘客人次)、雅加达至吉隆坡(90万5054人次)、槟城至新加坡(51万7100人次)、巴厘岛至吉隆坡(50万零428人次)和吉达至吉隆坡(40万1714人次)。
吉隆坡是最大的航空枢纽,出发座位数为833万6322个,其次是槟城(122万5575个)、亚庇(114万2300个)、古晋(79万8012个)和新山(48万1251个)。
国内市场方面,最受欢迎的航线是亚庇至吉隆坡(69万6577乘客人次)、古晋至吉隆坡(60万3560人次)、吉隆坡至槟城(54万零443人次)、吉隆坡至浮罗交怡(49万5731人次)和哥打峇鲁至吉隆坡(25万8652人次)。
视频推荐 :
航空旅行需求强劲 首5月载客量涨16%

(吉隆坡26日讯)大马航空委员会数据显示,今年首5个月,我国航空客流量增长16%,达3850万人次,去年同期为3320万。
该委员会今日发文告指出,虽然面临挑战,但我国航空业正在逐步恢复其在全球旅游领域中的地位。
根据数据,国际客流量激增至1990万人次,同比增长38.3%。这反映出航空业的强劲复苏,以及国际航线和航班频率的恢复。
相比之下,国内客流量略有下降1.1%至1860万人次。
前5个月国内客运量占48.3%,国际客运量则占51.7%,这与疫情前的趋势一致。
文告指出,疫情初期国内旅行率先反弹,但现在重点已转向国际航线,反映出全球旅游业正在从疫情中复苏,消费者对国际旅行的需求正在上升。
5月客流量增0.8%
今年5月,航空客流量达800万人次,按月增长了0.8%。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际旅行增加。
尽管国内客流量略有下降,但东盟和非东盟地区的国际旅行均有所增长。特别是非东盟地区的航空乘客流量环比增长最高,增加了2.9%。整体国际客流量环比增长2.2%。
5月国内客流量占总量49.1%,而国际流量占50.9%。国际乘客流量占比略有上升,反映出国际旅行需求增长。
“今年5月的总客流量达疫情前97.2%。国际乘客流量达到2019年5月水平的99.8%,国内流量达94.7%。
大马航空委员会执行主席拿督斯里沙里布丁说,今年5月的乘客流量数据凸显航空业的韧性和持续复苏,尤其是在国际流量方面,这是全球旅游的积极信号。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