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官员提醒免招美关税报复 安华受促慎谈以巴课题

(吉隆坡19日讯)知情人士透露,我国政府官员建议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以色列-哈马斯战争课题上谨慎发言,以避免招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审查或报复。

彭博社报道指出,有关担忧是特朗普可能对大马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实施关税,尤其是针对本地快速发展的半导体产业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投资。

特朗普日前宣布,计划对汽车、半导体及药品进口征收25%关税。据彭博经济分析,大马对美半导体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使其成为最容易受到该措施影响的国家之一。

大马属潜在目标

特朗普此前曾威胁对未能符合美国政策优先事项的国家加征关税,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而大马正是其中的潜在目标。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4年美国自马进口额达525亿美元(约2326亿令吉),按年增长13.7%;同期,美国对马出口额为277亿美元(约1227亿令吉),较2023年激增44%。

安华早前因直言不讳地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并公开支持哈马斯,导致其与华盛顿关系紧张,毕竟哈马斯被美国和欧盟列为恐怖组织。不过,过去两年于国会及公众场合频频发表强烈的亲巴勒斯坦言论后,安华近期似乎转趋缓和态度。

特朗普近日提议由美国接管加沙,此举引发广泛谴责。安华对此回应审慎,仅表示大马将研究该提案,并将重点转向与日本合作设立加沙重建基金。

上周,安华在脸书发文谴责“以色列政权”破坏由卡塔尔、埃及和美国斡旋的停火协议。该表态只批评以色列,但巧妙地避开与特朗普政府的直接冲突。

拜登五召马前驻美大使

不满安华中东课题立场

美国前总统拜登曾多次对安华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表示不满。

大马驻美前大使拿督斯里纳兹里透露,他曾5次被美国国务院召见,要求解释安华会见哈马斯代表团、去年9月访问俄罗斯,以及支持伊朗对以色列袭击进行报复的立场等问题。

安华办公室没有回复彭博社电邮的提问请求。

安华受促缓和对中东的评论也是大马更为广泛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平衡美国(大马第三大贸易伙伴)与以中国为首的全球南方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关系。

知情人士指出,安华政府也在制定地缘政治风险框架,其中包括加强与俄罗斯和巴西这两个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大马于去年正式加入金砖集团机制。

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约 200 万巴勒斯坦人仍生活在极端困境中。

联合国上个月的报告指出,加沙地带近 70% 的基础设施已遭破坏或损毁。特朗普敦促约旦和埃及接收巴勒斯坦难民,但尽管他威胁削减援助,这两个国家仍拒绝了该提议。

未对特朗普竞选示好
AI芯片限制难突破

彭博社分析指出,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大马几乎未与其接触,这可能使大马在美方限制出口人工智能应用芯片的谈判中无法取得突破。

拜登执政时期推出了一项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的规定,特朗普可在4月结束的120天评估期内推翻该政策,但目前尚未采取行动。

知情人士告知,作为应对方案,安华已指示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加强与特朗普团队的联系。扎夫鲁宣布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访美,与投资者交流并商讨贸易事务。

报道称,投贸部拒绝就相关事态发展发表评论,经济部则未回应置评请求。

大马目前正积极争取微软、英伟达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的支持,这些公司都在大马投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美国仍然是大马第三大半导体出口市场,外国科技公司也增加了在大马的业务,以分散对台湾和中国的依赖。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经济增长须惠及人民/曾志涛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我国2024年经济增长达5.1%,高于预期,证明了昌明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然而,如此亮眼的经济数据却未能换来民间的普遍认同,反而引发了许多民众的反感。

其中,许多人仍抱怨生活压力不减反增,甚至调侃经济增涨了,可是钱包还是那么浅薄。这种对经济增长无感的现象,值得深思。

经济增长的意义,其实不只在于数字的攀升,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人民真正受惠,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经济成长只是体现在统计报表上,而民众的收入、购买力、生活成本等核心问题未见改善,那么增长的数据对他们而言,就毫无意义。

首先,大马整体工资增长率远低于房价、食品、教育及医疗成本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我们虽然在统计数据上看到国家经济向好,但在现实生活中,所赚取的收入购买力却持续下降。

即使通货膨胀率相对温和,但由于人民日常开销的负担仍然沉重,他们自然无法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生活成本差异巨大

根据雇员公积金局的《Belanjawanku》报告,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差异巨大。例如,巴生谷地区的一个四口之家,每月生活开销比吉打州高出近1500令吉。然而,政府在最低工资制定及补贴政策上,并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差距。

这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民众生存压力更大,而即使是中产阶级(M40),在面对高房贷、交通成本、子女教育等开销时,也感到入不敷出,甚至有被“降级”到B40的无力感。

T20群体虽然收入较高,但同样面临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力,而即将撤销的汽油和医疗补贴则会让他们更吃不消。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往往来自高附加值行业,如科技、制造业、出口导向型企业等,但这些行业创造的财富未必能均衡地流入普通民众的口袋。

相较于大型企业和高收入者,低薪工人、小型商家、自由业者等群体未必能得到同等的经济增长红利。此外,由于外资企业和政府大型项目多集中于城市,乡区人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加剧了城乡贫富差距。

要让经济增长真正惠及全民,政府必须在收入增长、生活成本控制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

首先,政府应推动更有针对性的工资政策,例如依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设定更灵活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不是一刀切的全国统一标准。

其次,现行的B40、M40、T20收入分类方式较为笼统,难以精准反映家庭真实的财务压力。因此,补贴应结合“家庭负担”(如子女、赡养老人)、地区生活成本,以及职业类别进行更细致的划分。

确保医院学府收费合理

此外,政府应确保私立医院和教育机构的收费维持在合理水平,并严格监管医疗保险的价格调涨,以降低人民的生活负担。

经济增长固然是国家经济向好的指标,但并不能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应当意识到,人民真正关心的并非经济增长的百分比,而是收入能否支撑基本生活需求,享有更好的医疗保障,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感到有安全感。

唯有当经济增长真正转化为民众的幸福感时,这样的增长才是有意义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