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家居设计大赛 自由设计师陀暐恒夺冠

(吉隆坡3日讯)2024 年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家居设计大赛”成绩终于出炉,自由设计师陀暐恒获得头奖。

次奖由丝蒂莫兰获得,三奖得主为莫哈末沙菲迪,赢得特别奖的是王严谊;最佳学院组由马六甲马拉工艺学院获得,最佳导师则是西蒂努鲁(吉兰丹马来西亚大学)。

配合庆祝家具展迈入30周年,今年的参赛主题是“椅子的进化”,参赛者需重新构想家具最重要的部分。

MIFF BPA 2024 首席评委罗伯幕迪表示,参展有助于传达品牌信息,所以,参展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展示,它还是一个理想的建筑项目,尽管它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展示。

她说,作为 一个建筑项目,它是由几个元素组成,而产品布局则是其中一个需要考虑元素。一 个展位甚至可以只展示一种产品,只要它能成功传达了产品及公司的信息就可以了,

她还说,颜色的使用、材料的选择、照明、空间内的通道以及对各个细节的关注都是构成展位的组成部分。

一个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展位可以提升公众对产品的认知;反之则会无人问津。

MIFF FEA 2024 首席评委兹拉西在致词时表示,评审团在家具卓越奖的评审过程中,看得见马来西亚家具生产商正在不断改进他们的生产技术。

然而,他希望鼓励业者大胆的采用创新材料、配件和施工方法,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他说,为了使家具实现更高水平的功能,每个生产商都必须时刻关注新技术。

他表示,今年的MIFF 上看到了很多漂亮及多功能家具,但户外家具却相对减少了。

事实上,各地市场对于这一块的需求其实在增长中,她希望接下来能在这里看到更多的户外家具产品,因为大马业者非常擅长于这方面的技术。

203作品参赛

MIFF FDC 2024 首席评委梁Eric指出,今年共收到203份参赛作品,入围作品20份,当中包括政府、私立教育机构及大学,其中19份来自私营公司和专业设计师,14份参赛作品不合格。 

他指出,评审团在这里所提出意见、建设和设计,还有工艺、使用的材料和许多其他资讯,对决赛入围者来说无价的知识。

他补充,今年,大多数入围者都为最终的演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设计故事讲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此外,评委团成员包括玛拉工艺大学(吉打分校)马亚莫哈末奥马教授(马来西亚)、肖佳家具及室内设计(中国)、Paul Farley 家具新闻(英国)、Enrico Cleva -EC & CO 建筑师(意大利)、Giovanna Castellina - CSIL (意大利)、国际家具事务委员Artem Vasiliev  (乌兹别克斯坦)。

 
 

 

反应

 

优生活

郭庆龙对色彩独特敏锐 13岁开始家具梦

14岁,初中一的他,亲手描绘出梦想中的床架与衣橱,谁说男孩不能拥有一场紫色的梦?爸爸带着他走进家具工厂,将梦想化为现实。自此,设计的种子悄然萌芽,33年后,他的家具作品已遍布世界各地。

设计,从紫色梦想开始。

他是一个“好色“之人,对色彩有着独特的敏感度,能深刻感受不同色调带来的情绪与氛围。

从小,他便对美的事物着迷,不论是美丽的花草、优雅的女性,或是质感细腻的物品,只要是美的,他都忍不住驻足欣赏,衷心感受美好的事务。

今日,走入Johann & Joann创办人兼设计总监郭庆龙的故事,聆听这位从小热爱粉色系的小男孩,如何凭借自学设计家具,成为家具设计师,并以家具出口商的身分将作品推向全球。

祖父千元遗产启梦想

1992年,初中一的郭庆龙收到爷爷留下的1000令吉遗产。那时,他已经萌生设计自己床架与衣橱的念头,于是便向父亲郭春华提出请求,希望能用这笔钱来圆梦。

“我很幸运,父母愿意让我自由发挥。”

郭春华从事汽车买卖,对于儿子的梦想,他不仅没有敷衍,反而认真聆听,甚至陪伴他一同完成。

“如果当初爸爸觉得我不适合做这件事,今天的我可能完全不一样。”

于是,郭庆龙亲手画下设计图,标注所需的材料与颜色。他的父亲就带着他到家具工厂,让这个设计不只停留在纸上,而是变成现实。

“那张床架和衣橱,是我第一个设计的家具作品,紫色的。”

紫色,尤其是熏衣草紫,当时很少有男生会喜欢这种颜色,但对郭庆龙而言,它是梦想的颜色。

而父亲的教育,造就了郭庆龙追逐梦想的自信。

偷开车撞墙 父仅说“小心”
 回忆童年,郭庆龙也曾尝试学习电子琴,但因为老师的一句“你怎么这么笨”,让他当场放弃。

“小时候的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或擅长什么,但我爸爸不会如电子琴老师般打击幼小的我,而是总鼓励我去尝试。”

即便犯错,父亲也从未严厉责备,而是耐心引导。例如,12岁时,他曾偷偷开车,结果撞上墙壁。他本以为会遭到痛骂,没想到父亲只是淡淡地说:“要小心。”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郭庆龙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相信自己,也更勇于探索。

“当我第一次获家具设计奖时,我立刻打电话给爸爸,告诉他我得了3个奖。”这份荣耀,是对父亲当年支持的最好回应。

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母亲从家乡传来一张照片,是那张紫色床架与衣橱。

“我看着照片,才惊觉,原来我从未真正离开过这个梦想,14岁时和47岁的设计风格非常相似;33年后,我的设计初心未变……”

一开始就注定这条路
如今的郭庆龙已成立一家家具制造厂,也是公司的设计总监,依然热爱设计,依然用色大胆。

从他的展览厅中可看到充满了粉色、粉紫、粉黄、粉蓝……当他对比现在的设计,才发现,自己的风格竟与14岁时所设计的家具极为相似。

“原来,我一开始就注定会走上这条路。”

郭庆龙说,他喜欢简单,喜欢事物不变的感觉。许多人随着岁月流逝,会失去或遗忘最初的热爱,而他,始终坚守那份对设计与色彩的执着。

这一路走来,他最感恩的,是当年那位愿意相信他、支持他的父亲。

“让孩子的梦想成真,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多年后,他仍然坚持:“我跟妈妈说,不可以丢这张床。”

于是,他在14岁设计的床架与衣橱,静静地留在家乡,见证了他的初心,也陪伴他走过33年的时光。

美关税战利大马家具业
随着美国对中国家具供应商加征关税,全球家具供应链格局随之发生变化,马中两国家具供应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市场动态,期待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家具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成为全球家具订单的新聚集地。

由于美国对中国家具产品加征关税,许多美国买家担心成本上升,开始寻求将部分订单分散至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作为家具出口国之一,成为潜在受益国。

不过,尽管马来西亚家具供应商具备一定竞争力,但仍有部分产品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为了避免关税影响,不少中国家具制造商已经或计划在马来西亚设厂,原材料仍然从中国进口,但加工过程将在马来西亚进行,并优先考虑本地原料供应;若价格具有竞争力,马来西亚原料供应链将受惠,带动整体出口额增长。

拥木家具优势
郭庆龙说,谈及马来西亚家具出口的趋势,一定要谈及美国;美国是马来西亚家具出口的最大买家,直接影响马来西亚家具出口业。

大马出口家具到百余个国家,除了为首的美国,其次是新加坡、澳洲、英国、日本、中东等国家。

“现在,大部分马来西亚家具出口商主要还是关注美国的情况,美国市场因为加征关税的关系,我们都很期待和希望这些订单会流进大马。”

他表示,马来西亚的优势是木家具,尤其是卧房家具和贴纸板材产品;另外,早期的大马工人薪金比较便宜,但现在最低薪金涨至1700令吉,原有优势随之减弱。”

铁家具竞争力输中国
铁家具因原料价格较高,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就不及中国了。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令美国买家担心,当然希望把一些订单分散到东南亚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产品是马来西亚能够供应的,但还是部分是我国未必有条件供应。”

美国买家会建议长期合作的中国厂家转移阵地到东南亚国家,再从这些国家出口家具到美国;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厂商更倾向选择马来西亚设厂,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土地和租金价格较低及语言沟通便利。

“而沙发、靠背扶手椅(Recliner)等产品更早已因征税政策逐步转移至马来西亚生产。”

东南亚家具供应链成形

郭庆龙坦言,虽然中国厂商为马来西亚带来订单和出口增长,但多数中国厂商仍以自身利益为优先,主要聘用外籍劳工,较少雇用本地员工。

中国会用到马来西亚的东西包括木和厂房,开始时租,但也会把租金拉高,本地厂家需高租金才可租到厂房,厂家成本高了,各类物品连带调涨,反倒令大马人的生活成本拉高。

“另外,东南亚家具供应链已逐步成形,越南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专注于不同产品路线;中国厂商将部分非主力产品如卧房家具转移至马来西亚生产,使马来西亚家具出口商有机会从中国的20%非主力产品市场中获利。”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和欧洲经济疲软,全球家具出口面临挑战;然而,基于马来西亚与中国供应比例的差距,即使只承接部分订单,也足以推动本地出口增长。

“从近期的出口家具展览会上,美国及加拿大进口商与零售商的踊跃参与,显示出市场对东南亚家具供应的关注与期待。”

买家年轻化 设计简约化
过去5年,马来西亚的家具设计有显著提升,在市场上定位于中低价位,这正是大马的竞争优势。各国买家选择来马采购,就是为了获得符合需求的中低档产品。

然而,家具出口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郭庆龙坦言,物流挑战层出不穷,包括货柜空间有限、船运减少,甚至曾因中国新能源车大量出口至欧洲,导致货柜空间进一步紧缩。

谈及物流成本,他淡然一笑:“还好,影响不大。”

审美与需求不同
近年来,消费者对家具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买家年轻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早期的买家多是50至70岁的长辈,喜欢选购传统家具,注重雕刻与特定木材,追求耐用性,恨不得一张桌子能传承三代而不损。”

但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一代的审美与需求不同了;现在的买家更注重简约设计,耐用性反倒成了次要考虑。”

父辈的家具讲究雕刻细节,到郭庆龙父亲的时代,虽仍保留雕刻元素,但木材的选择已不像过去那样苛刻。

“后来,大家开始关注设计与价格,一张家具有个五年保固就很满足了;而到了更年轻的世代,消费观念更为灵活。“

“他们甚至觉得,家具用个一两年就可以换新的,根本不在乎耐用度。”

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与年龄层变化密切相关。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对家具的选择更随心所欲,他们不会关心家具用什么木材,而是看设计是否符合个人品味,能否与潮流同步。

设计风格的变化,也深受社交媒体影响。

“新生代消费者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接触各种家居风格,比如某天流行日式简约风,市场就会迅速出现大量木质极简家具。再过一阵子,北欧风开始流行,人们又会涌向北欧风设计。”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