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第三季增22.9%
(吉隆坡11日讯)统计局报告显示,建筑业在第三季继续保持增长,达到411亿令吉,同比增长22.9%。相比之下,次季增长率为20.2%。
大马统计局首席统计师拿督斯里莫哈末乌兹尔博士表示,增长主要受到特殊贸易活动此领域强劲表现的推动,该次领域增长了42.6%。
“另一方面,住宅建筑和非住宅建筑次领域,分别增长了27.8%和27.7%。”
他今日援引最新季度建筑统计报告指出,土木工程次领域的增速较为温和,仍然实现了12%的增长。
他说,在第三季建筑工程总值411亿令吉中,有152亿令吉或36.9%来自土木工程次领域,主要集中在道路与铁路建设(68亿令吉)以及公用事业项目(62亿令吉)。
“同时,非住宅建筑和住宅建筑的建筑工程总值,分别为118亿令吉(28.6%)和94亿令吉(22.8%)。
“特殊贸易活动占总值的48亿令吉或11.6%,主要集中在场地准备(13亿令吉)、电气安装(12亿令吉)、以及管道、供热和空调安装(10亿令吉)等活动。”
私人领域主要推动力
他续说,私人领域依然是第三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贡献了261亿令吉,占总值的63.5%,而公共领域虽然贡献较少,达到150亿令吉,占36.5%,但增长率达8.1%。
从各州的表现来看,雪兰莪、柔佛、联邦直辖区和砂拉越合计贡献了61.4%的工作完成价值。
其中,雪兰莪的贡献最大,达到93亿令吉,占22.7%。
“其次是柔佛达69亿令吉(16.9%)、联邦直辖区46亿令吉(11.3%)及砂拉越43亿令吉(10.5%)。”
总结前三季的建筑行业表现,建筑总值达到1168亿令吉,同比增长了19.1%,去年同期为9%。
“这主要得益于土木工程活动的强劲贡献,增长了20.3%。”
视频推荐:
【柔新经济特区特辑】新订单激增·工程如火如荼 承包商或迎爆发式增长

大马承包商迎来了一个新订单“爆增”的机会。
柔新经济特区、柔新捷运系统、各种升级交通网络的举措,促使柔佛建筑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建筑业的活跃度对整体经济作用巨大,不仅带动140至160个周边行业发展,包括本地消费、餐饮、娱乐等,还推动区域经济复苏。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柔佛的建筑工程总值已达48亿令吉,截至2024年8月,柔佛共授予205亿令吉建筑项目,仅次于雪兰莪的255亿令吉,反映柔佛建筑活动持续增长并充满活力。
柔佛华人建筑商公会会长江永强博士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柔新经济特区和柔新捷运两项大型项目。
两国政府不仅宣布了9大发展旗舰区,同时也分别设立专项基金,推动柔新经济特区的发展。其中,大马政府设立了特别基础设施基金,确保柔新经济特区顺利推进。尽管最终的资金规模尚未公布,但预计将根据投资需求逐步分配。
基建工程马不停蹄
在建设柔新经济特区的过程中,柔佛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尤为重要,它体现了柔州政府兑现承诺,即在2027年1月柔新捷运系统(RTS)开通之前,构建无缝衔接的本地交通网络。
未来几年,柔佛将迎来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项目,包括扩建南北大道(PLUS)新邦令金至马接路段、提升士乃-迪沙鲁大道(SDE),还有从万津至振林山,延申西海岸大道(WCE)计划。政府还有意重启隆新高铁(HSR)和柔佛轻轨(LRT)或自动导向快速交通系统(ART),以改善柔佛的交通网络。
系列工程项目都将为建筑业带来满满的收获。

外州工人涌入新山
建筑活动增长,意味着劳动力需求随之增加。
江永强指出,目前柔佛的建筑劳工市场出现一定的绷紧状态,许多外州的建筑工人也涌入新山工作,今年底可能会达到饱和点。
本地员工短缺的问题不只出现在建筑业,旅游业、酒店业等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州政府将采取措施提高薪资水平和优化人才发展计划。例如,柔佛数据中心提供文凭持有者4000令吉、学位持有者5000令吉起薪,以吸引高技能人才。
不过,他说,这项消息令商界人士感到担忧。短期来看,各行各业还没准备好支付这么高的薪资,但长远看,如果柔佛经济不断前进,也将是吸引人才之处。
劳动人民关心的3件事:工资、福利及花红。然而,许多建筑公司经历冠病疫情重创之后,目前仍处于恢复期。由于本地员工要求高薪,建筑业支付的薪资也相应提高了。
“在新山工作的这一代人觉得委屈,因为一水之隔的对岸有着3.3倍的货币兑换率,心理会有少许不平衡。尽管新币价值诱人,仍有许多人选择留在新山工作,主因是新山的生活质量比新加坡好。”

技术外流隐忧
行业升级迫在眉睫
柔新经济特区的活动面向全世界,未来,本地建筑业者将面对全世界的竞争对手,本地业者需提高技术和竞争力,才有望突破重重竞争。
江永强指出,一直以来,本地建筑商没有机会参与大型建设工程。当外国建筑商进入柔佛展开工程时,完工后没有转移技术便离开。
去年,公会呼吁州政府考虑,保留30%建筑工程给本地建筑商,希望通过建筑活动,促进建筑业增长和达到技术转移目的。
“柔州政府终听见我们的声音,并着手执行。在近期的数据中心建设工程中,陆续采纳本地建筑商的产品。”
他说,公会必须勇敢提出建议,否则本地无法吸收和延续建筑科技先进技术。
以往,柔佛被视为不是理想工作地点,近两年,因大量数据中心进驻柔佛的工业园区,有越来越多外州建筑业的专业人士陆续来到柔佛。
江永强说,有句话是“只要薪资到位,人才就会来”。数据中心的建筑工程紧凑,每天分两个班次,早晚各12小时,这样的高度要求,间接加速建筑业的加薪速度。
两地设备成本差距大
柔新经济特区的发展潜力巨大,新加坡建筑商期望大马政府释出更明确的投资政策,厘清具投资潜力的领域。
“至于大马建筑商,若有机会与新加坡建筑商建立联营关系合作项目,有助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精进的工作态度。”
江永强指出,相比之下,新加坡建筑商在科技和应用机械设备上更为先进,购买新机械的成本也相对低于大马。同样的价钱,大马建筑商只能采购日本二手机械。因此,该公会希望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业界购买新机械,以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目前,柔佛建筑业涵盖大小工程,其中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柔佛的水电供应能否满足数据中心行业的需求,州政府正在规划大型蓄水池计划,并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以确保供电稳定。
小型建筑工程如装修,市场需求仍旺盛,反映了人们享有经济稳定之后的消费意愿。中型投资方面,尽管部分投资者持观望态度,但柔佛的建筑业仍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