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贤:若不寻求战争 中美应合作解决3问题

(吉隆坡28日讯)新加坡国务资政张志贤认为,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3类问题。若两国都表明不会寻求战争,那么就应该合作解决问题。
张志贤今日在“思想中国”论坛上说,第一类问题涉及可能导致重大冲突的课题,比如台湾。
“第二是存在深层次差异,但不应导致冲突,例如贸易不平衡、保护主义政策、毒品和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可以协商。
“第三则是流行病、气候变化等全球共同问题,这需要(各造)合作,本质上是双赢。
“中美都表示不会寻求战争,那么双方就应该合作,应该努力解决第一类问题。这将为建设性地解决第二类问题奠定基础,并且在第三类问题上达致合作。”
两国对抗冲击世界秩序
张志贤提到,中国和美国都要展示国家的强大,两国可以选择合作或对抗,选择对抗则对世界秩序造成冲击。
“总体而言,中国及美国向往什么样的世界?一个国家寻求制定规则,凌驾于其他人之上或是支配别人,这种做法本质上是零和,更好的愿景是一个协作的世界,这是一个双赢的世界。”
张志贤也说,大国应该与东南亚各国接触,了解各自优点,而不仅仅是通过大国之间竞争。
他提到,新加坡作为小国,不能影响两国的决策方向,但新加坡、美国和中国都有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在其他方面有广泛的合作,为此中美关系发展备受关注。

王赓武:与美难避免冲突
中国应耐心发展强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王赓武指出,中美都要强大,中国要成为陆权,美国则强化海权国家,在此前提下,冲突是难免的。
他说,中国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就要有耐心不能急促,中国在过去曾经跌倒,要从中学习,再发展强大。
他提到,当中国要发展成为欧亚大陆的陆权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重构两极的世界,通过北约、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架构等组织,使用冷战的手段,强化美国作为海权国家,以围堵中国、阻止中国发展和拓展,让中国保留在原本的位置。
“在美国和苏联的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从两极发展到单极世界。现在美国要再次伟大,是要强化单极秩序,还是要退回冷战时期的两级秩序,有待观察。”
他也说,在500年前世界开始改变,中国也看到改变,但是不认为这是挑战。
“欧洲海权、贸易不断的扩张,秩序持续改变,渐渐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之后科技发展、发现新大陆等,发展成为海权决定新的权力。”

饶兆斌:利国家发展
中国政策应更开放
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博士认为,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然而中国政府的政策改革还没有看到成绩。
他指中国的发展需要活跃的人民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在维持政治稳定的同时,不应该过度涉及经济活动,在维持稳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间,需要取得平衡。
他说,中国人民的期望也不断提高,中国需要更开放,这对国家的发展有利,中国政府应该拥抱更开放的政策。
他提醒,中国和美国的对抗将会造成两国经济停滞不前,东南亚国家也会受到拖累。
出席者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黄亚生、华文媒体集团副社长罗文燕、中总副总秘书蔡文洲、世华媒体(马)集团总编辑拿督郭清江、《星洲日报》总编辑陈汉光等。

视频推荐 :
领导人非正式峰会 狮城印尼达3协议

张志贤(左)和鲁胡特(右)签署三项协议并互换文件,由李显龙(后排左起)和佐科见证。
(新加坡26日讯)两年半的谈判过程虽然紧凑,不过新加坡和印尼本着信任和真诚,在顾及彼此核心利益和权利的前提下,星期二终于对3项长期双边课题达成协议。
新印两国领导人在印尼民丹岛举行非正式峰会。代表新加坡领导谈判的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傍晚在面簿贴文说:“两年半的谈判过程紧凑、硕果累累,大家秉持互信和真诚,顾及彼此的核心利益和权利,终于达成一套平衡、互惠互利和可持久的协议。”
与张志贤对接的是印尼海事与投资统筹部长鲁胡特。
两国签订的3项协议,包括调整新加坡与雅加达飞航情报区之间的界限、引渡条约,以及国防合作协定及其实施协议。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印尼总统佐科见证协议签署。
张志贤说,他尤其高兴的是两国在国防合作方面取得共识,因为原本的防务合作协定是他在2007年担任国防部长期间,与时任印尼防长的苏达梭诺共同签署的。
张志贤也感谢鲁胡特,以及两国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团队,努力克服冠病疫情带来的挑战,商定这套协议。这将为促进新印双边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惠及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