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 第三季零售业销售狂飙96%
(吉隆坡30日讯)大马零售业今年第三季销售额按年狂飙96%,业界权威为此大幅调高零售业今年全年增长预测,预计今年零售业增长高达41.6%。
不过,明年零售业增长将回复正常水平,预计按年增长3.5%,而本地零售领域明年最大的挑战将是生活成本扬升,导致国人购买力相应下滑,尤其是人们手上可供购买非必需品与服务的钱财减少。
马零售调查行董事经理陈海信指出,事实上,过去几个月,B40和M40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已有所改变,在高通胀冲击下,他们更多的在家煮食、展延购买高价物品、更留意商家们提供的各种优惠与折扣,以及减少到咖啡厅与餐馆消费。
他在该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零售业报告中提到,零售业今年第三季飙升96%,主要是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以及内需回暖所致。
我国去年6月至7月期间实行行动管控令3.0,大部分零售商被迫暂停营业,导致零售业业绩去年第三季萎缩27.8%。
后来零售业逐渐回稳,零售业全面恢复正常营业,马来西亚零售商协会(MRA)及马来西亚零售连锁协会(MRCA)原本预测今年第三季按年增长率可达61.7%,而马零售调查行(RGM)则预测50%。
但结果第三季增幅高达96%,远胜预期,加上修正末季预测,促使马零售调查行将2022年全年增长目标,从原本的31.7%,大幅上修至41.6%。
不过,马零售调查行强调,除非再次采取强制关闭零售店措施,否则不可能重现今年整整3个季度,绝地反弹般的超高零售增幅。

零售业喜迎复苏
随着放宽防疫措施,全马各地消费者已回到实体店消费,大部分零售商业绩让人振奋,甚至超过市场预期。
“超过两年的封锁,不少大马人展开本地旅游、探亲活动和朋友聚会,进而带旺旅游景点区和小城镇区零售店的生意。
零售业首9个月按年增长45.9%取得亮眼的表现。
另一方面,去年第三季大马经济萎缩4.5%,今年第三季则增长14.2%,因此零售额今年第三季狂飙96%,强劲表现是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和内需回暖所致。
与去年6月2.0%相比,今年第三季通货膨胀率上升至4.5%,在这个季度所有消费品价格上涨,除了通讯费保持不变。
食品和非酒精饮料平均价格调涨7%;餐厅和酒店6.4%;交通费5.4%及个人用品15.1%,消费支出增加归功于稳定的劳动市场和收入增加。
消费者信心指数(MIER)也攀升至98.4点,低于100点的乐观门槛。但基于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大马人对消费方面仍保持谨慎态度。
5大零售次领域在今年第三季度按年相比取得三位数的增长率,尤其是百货公司的零售业务跃升376.5%,成为当季所有零售业当中增幅最高的领域。
依序高增幅的零售领域分别有时尚与装饰品244.6%、孩童及婴儿用品133.8%、个人护理110.6%及百货公司兼超市104.4%。
零售业者预期今年末季平均增幅13.9%。
报告指,国行在11月3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隔夜政策利率加到2.75%,这也是今年5月起4次调涨,意味着大马家庭每月偿还贷款增加,需做好消费力下滑的准备。
佳节推动消费
即将来临的圣诞节和农历新年,零售商有望零售业在年杪继续复苏。
今年10月宣布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提出各种补贴措施、个人所得税减少2%、拨款550亿令吉作为补贴等措施,随着今年11月19日全国大选组成新政府,预算案的分配将发生变化。
餐饮业增长8.5%
超过两年禁止营业的夜间娱乐场所今年5月重开,国内餐饮业全面复苏,今年第三季餐饮店按年取得8.5%的正面增长,至于以外卖或食品贩卖机为主的餐饮业也按年增长46%,餐饮业在放宽防疫下,今年业绩增长率料回到疫情前的“光景”。
另一方面,报告也表示,餐饮业者今年末季仍需要在原材料成本上涨、营运成本增加、租金成本上涨和利润下滑的问题上加把劲去面对。
“最糟糕的是,许多餐饮业者面对厨房和服务员人手短缺问题。”


预测销售额首季强劲复苏 零售业今年增长目标上调至4.3%

(吉隆坡20日讯) 尽管去年末季销售额低于预期,但我国零售业者乐观看待今年表现,马零售调查行(RGM)更调高零售业今年全年的增长预测,从去年11月的4%上修至4.3%。
该行预测销售额今年首季将恢复增长动力,农历新年和学校假期提振整体业绩,百货商店、超市和时尚等次领域预计今年首季强劲复苏。
马零售调查行今日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显示,受生活成本上升和学校假期缩短影响,去年第四季我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5%,低于此前预测的4.4%,也不及第三季的3.8%。
尽管如此,报告指出,接受该行访问的零售商普遍预期,农历新年和为期一个月的学校假期,可提振今年首季的销售业绩。
为此,马零售调查行预计,零售业今年首季将取得5.9%的增长。
此外,马币贬值和对中国旅客的免签政策预计将吸引大量外国游客,进一步刺激零售市场。
尤其是百货超市和时尚行业,预计将在首季实现强劲复苏。
马零售调查行预计,在开斋节买气带动下,零售业今年第二季将增长4.8%,第三季度增幅预计为2.8%,第四季受年终节日消费刺激,预计将增长3.5%。
该行董事经理陈海信说,尽管生活成本上升和国际局势带来挑战,但在节日与游客带动下,我国零售市场仍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陈海信
时尚与个人护理预计迎强劲复苏
时尚与个人护理领域预计在在今年首季迎来强劲复苏,时尚与时尚配饰增长率预计达11.8%,个人护理领域增长率预计为9.1%。药房领域预计增长5.6%,显示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不过,儿童与婴儿产品领域前景不容乐观,预计首季销售将下滑7.5%,成为零售市场中最悲观的次领域。
至于家具与家电领域预计在经历去年的低迷表现后,于今年首季恢复增长,增幅预计为1.3%。
特色商店(如相机店、健身器材店、二手商品店、乐器店、艺术品店、生活用品店、眼镜店、礼品店及运动用品店)预计在今年首季取得3.6%的增长。

消费者感受价格上涨压力
随着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消费者在超市、停车场、运输与物流、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媒体订阅等方面已感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
今年下半年,电费将上涨,尽管85%的家庭继续享受政府补贴,但企业将面临更高的营运成本,可能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此外,政府将于8月1日起已实施电子发票政策,大型企业已开始执行,年营业额至少达15万令吉的中小型零售商将于今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但营业额介于15万至50万令吉的商家,电子发票执行日期将延至2026年1月1日。
自今年2月1日起,最低薪金已从1500令吉调涨至1700令吉。拥有少于5名员工的企业将获延迟6个月才需遵守。
此外,国会已通过修订雇员公积金法令,今年第四季开始,雇主需为外籍雇员缴纳2%的公积金,而外籍雇员本身也需缴纳2%的公积金。
至于RON95汽油补贴将于年中取消,但政府将通过新的补贴机制,体面生活基本开销(PAKW)、生活成本指数、家庭规模、就业情况、汽车数量及子女数量等条件,向约85%的大马家庭发放补贴。
今年5月1日起,销售与服务税(SST)将扩展至优质食品及进口食品,预计这将推高部分食品的零售价格,但整体影响预计有限。

餐饮店和咖啡馆全年增长率8.0%
饮食业去年末季表现低于预期,餐饮店和咖啡馆增长率为6.6%,全年增长率为8.0%。
外卖和小吃摊的表现更为疲弱,第四季下降0.6%,全年增长率为8.9%。
由于原材料及食品价格上涨,饮食领域预计今年首季增长放缓。咖啡因全球供应受天气因素影响,价格已持续上涨,导致本地连锁与独立咖啡店纷纷调涨价格。
此外,中东局势紧张导致消费者持续抵制部分国际餐饮品牌,预计将导致部分门店关闭,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报告说,去年末季,我国的失业率维持在3.2%,接近经济学家所预估的3%就业水平。
通货膨胀率在该季度平均为1.8%,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然而,消费者面临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主要受到政府政策调整的影响,包括政府计划今年中对广泛使用的RON95汽油实施针对性补贴,以及电费上涨。
不过,报告提醒,尽管85%的大马家庭将继续享受电费补贴,但企业将因成本增加而面临更高的营运费用。
“零售商可能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