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贸部:吸引外资战略潜力 国内直接投资绩效指标

卢成全
(吉隆坡23日讯)在大马经济框架之下,国内直接投资(DDI)被视为吸引更多外来直接投资(FDI)的战略潜力,为此,政府设定其为主要绩效指标,以推动国家整体投资额的增长。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强调,外来直接投资与国内直接投资之间属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强劲的内需促进国内投资的发展,同时也吸引更多外资进驻。
“相对,外资的增加将为供应链上的本地企业,特别是微型及中小企业提供商机。”
投贸部在国会上议院回应上议员丹斯里卢成全询问,政府如何确保本地微型及中小型企业在外来直接投资进驻中受益的措施时,这么回应。
卢成全也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
去年,政府批准的投资总额高达3295亿令吉,涉及5101个项目,预计为国人创造12万7332个新就业机会。其中,外来直接投资占57.2%,其余为国内直接投资。
系列举措推动本土化
投贸部表示,为帮助本地企业,政府提出一系列举措,包括“本土化”计划,鼓励外国投资者与本地供应商合作,生产“大马制造”的优质产品。
“为发展和加强本地供应链生态系统,投贸部也组织可连接本地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供应链研讨会。
“通过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的投资系列会议、圆桌会议、工作访问,以及由投贸部和大马投资发展局的州办事处举办的社交活动,与新投资者和现有投资者对接。”
该部指出,该部还组织地方投资研讨会和中小企业投资资讯、参观潜在公司即讨论公司投资项目的新计划和扩展、建立大马投资促进中心(IMFC)。
“我们也推出国家工业环境、社会和监管框架(i-ESG),介绍涵盖标准、融资、能力建设、市场机制等4大核心。
“另外,部门之间也展开合作,比如投贸部、企合部及相关部委将合作发展国内的微型及中小型企业,使其更具竞争力,以及接受理事会成员提出有助于该领域发展的建议。”
投贸部指出,该部目前也将国家工业4.0政策(Industry4WRD)转变为技术提升计划,以支持微型及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转型,从而达至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所设定任务,即建设一个技术性国家,放眼在2030年创建3000家智能工厂。
视频推荐 :
经济专家:缓解人才流失 “让人才库推动投资”

姚金龙
(八打灵再也5日讯)一位经济学家建议马来西亚重点关注符合我国人才库需求的投资,以缓解人才流失。
双威大学经济学教授姚金龙博士表示,国家可以致力在中高科技产业获得高质量的国内直接投资(DDI)和外来直接投资(FDI),为技术工人创造就业机会。
他说,这些行业包括化学和石油生产。
姚金龙对自由今日大马商业说:“外来直接投资占据了高科技投资的大部分,而国内直接投资的贡献却‘乏善可陈’。大马制造业的投资绝大多数来自外来直接投资。”
他表示,在2020至2022年期间,97%的高科技投资和82%的总投资都是外来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贡献乏善可陈
姚金龙补充说:“国内直接投资的贡献一直乏善可陈,其复苏对于补充外来直接投资至关重要,因为外来直接投资在创造高技能和高工资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杰弗里威廉斯
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数据显示,从2020至2022年,高科技产业投资额达2020亿令吉。其中,外来直接投资占1962亿令吉。
担任财政部顾问的姚金龙表示,正是人才驱动型投资,帮助新加坡在每年流入东盟十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中始终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他说,好消息是大马的增长并未停滞。但如果人才流失得到遏制,大马本可以发挥更大的潜力,并更早地实现高收入地位。
移民澳洲人数增
自由今日大马商业最近报道称,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人出于各种原因移民到澳洲,包括更好的经济机会、政治稳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3年共有4890名马来西亚人搬迁到澳洲,比2022年约2930名马来西亚人搬迁到澳洲显著增加。
越来越难吸引人才
马来西亚科技大学学者杰弗里威廉姆斯博士对人才流失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他指出,前往国外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大马人数量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他指出,2023年人类逃亡和人才流失指数显示,马来西亚得分为4.1分,而世界平均得分为5.17分。
“马来西亚人出国是因为那里更好,而外国人来这里取代他们是因为更喜欢马来西亚而不是其他选择。人才替代是纯粹积极的,因此不存在人才流失。”
不过,他表示,由于马来西亚的环境吸引力较差,吸引外国人才变得越来越困难。
他列举了我的第二家园(MM2H)计划的混乱,以及对公司甚至住宅所有权的限制等问题。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