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0亿享移居便利 数字游民来马亦获优待

安华(右)在投贸部总部欢迎外国投资者的莅临,后排右为扎夫鲁。
(吉隆坡24日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致力吸引来自工业领域的投资,同时承诺提供移居便利予为大马带来至少50亿令吉优质投资的战略外国投资者。
投贸部在文告中表示,这类战略投资者将会获得人才居留准证(RP-T),就可与其配偶和家属入境大马和居留长达10年,无需再申请就业准证或提供工作经历证明。
该部补充,战略投资者是指进行战略投资的任何个体,包括公司所有者、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决策者。
该部表示,由人才机构(TalentCorp)处理的RP-T,其快速通道候选者是由各机构根据其投资价值和/或供RP-T快速通道委员会考虑其潜力,来进行确定和推荐。
该部还公布了对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的移居便利细节,这群体的定义为在新投资政策(NIP)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下目标制造业的数字自由职业者、独立承包商和远程职员。
“通过去年10月推出的数字游牧区域枢纽(DE Rantau)的数字游民通行证,制造业所需的数字或技术熟练外国人才,能够与配偶和家属一起移居大马长达两年。”
投贸部部长东姑扎夫鲁表示,RP-T和DE Rantau数字游民通行证,是政府努力改善和加强国家投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措施之一。
“这项措施对于大马利用当前跨国公司重新规划全球供应链的时机至关重要,因为后者现在正从着重成本效率转向部署供应链安全,以实行全球风险分散策略。”
他表示,本地为制造业提供的移居便利,将有助于吸引优质投资和高技能人才,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并刺激数字创业。
视频推荐 :
【独家】经济学家:仅移居便利不够 招外资需更多诱人条件

独家报道:苏欣恩
(吉隆坡3日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日前宣布,将为在大马承诺投资至少50亿令吉优质投资的战略外国投资者,提供移居便利。
此外,符合资格的投资者可获得人才居留准证(RP-T),可与配偶及家属入境马来西亚,并居留长达10年。
但经济学家认为,要招商引资必定须有更多优惠配套的相关政策。政府应从多方面考量来增强大马对外资的吸引力,而不仅是提供移居便利措施。
其中,大马的产业链是否相对成熟,就是外国投资者决定是否来我国投资的其中一个考量点。
而战略投资者着重的还包括大马的竞争力、奖掖措施、基础设施、优质人才、劳动力供应、生态系统等其他重要条件,缺一不可。

黄锦荣
优大经济系教授黄锦荣博士认为,战略投资者若愿意来马投资50亿令吉,那么他们考量的就不止是移居便利,而是着眼于战略、生产、上游及下游供应、有没有比较成熟的产业链等。
他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表示,我国的劳力供应也是一大重点,外劳政策是否会不断反复变化,导致人手短缺,而本地有没有提供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学有没有提供相关课程培育人才。
“外资来到这里要设厂,土地方面就不属于联邦政府权限,而是州政府权限,从移民、投资、税务、人力资源、土地等是不是可以在同一个窗口处理?”
他表示,政府有出台吸引投资及数字人才的政策,当然是一件好事,惟外资考量的因素很多,移居便利在新加坡、泰国和印尼也有,我国应推出更重要且吸引人的条件。
“若有个人想要离开本身的国家,才会需要移民便利,我就不认为移民便利对于战略投资者是一个超级吸引人的条件。”
移居便利较吸引中型外企
黄锦荣也提出多个疑问,包括到底大马能不能吸引50亿令吉的大型投资项目?有多少个战略投资者愿意进驻大马投资50亿令吉?还有这对我国的经济效益会带来多大的好处等。
黄锦荣点出,其实我国自独立以后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吸引外资,大马也不缺半导体、航空工业等战略性产业,但到目前为止,仍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即大马人薪资很低,而我国中小企业也无法与全球供应链接轨。
“若外资带来50亿令吉的投资,基本上是把整个产业链搬过来,会考虑生产链包括上游和下游,能不能在大马对接,也就是我国有没有足够的厂家能提供原料和配件。
“外资来这里设据点,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但不管在技术上、管理上、硬体上,不会有溢出效应,因为我们对接不上。”
他认为,移居便利新措施的对象较明显的是针对有意把中国的生产基地移到东南亚的大型企业,大马在这一点会占优势,但他认为,更多可能的是吸引那些选择大马作为据点的中型企业,以及50亿令吉以下的投资。
“以前他们早期从中国出来的是投资海外的资产,现在尤其是疫情后则是想把中国的生产基地完全撤离。”

肖赛子
肖赛子:投贸部应说明详情
诺丁汉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肖赛子博士直言,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需要就新政策宣布的50亿令吉是属于投资数额,还是投资的产业潜在商业价值,进一步界定和说明。
她表示,想了解的是,政府设定了上述投资数额门槛,是否是跨越时间限度,比如是5年内,还是一次性投资。
“这是否针对不同的产业可以做一些调适,如有一些战略产业是我们急需要发展的,那是否投资数额上有一些浮动?因为这样会让更多外资更愿意主动帮我们去发展,但目前国内资金和国内技术还很难做到,如有这样的优惠可能比单独设定一个统一的门槛要来得好,所以可能需要做产业上的区别。”
质疑是否有竞争优势
同时,她表示想知道的是,这项新措施是会以个人还是企业投资行为为主,因为目前邻国新加坡、美国、欧洲等对于商业投资者提供的移民便利,所规定的数额其实是相对比较低的。
“例如,澳洲有188C重大投资者签证,申请人需要投资500万澳元到合规的项目,而最近比较火的是像欧洲多国有推出黄金签证政策,如希腊的黄金签证门槛从25万欧元提高至50万欧元。
“还有,美国EB5移民项目需在美国政府指定的目标就业区投资80万美元,或在目标就业区以外投资105万美元。因此,若要与其他国家比较,大马是否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肖赛子指出,除了投资额、签证和移民便利以外,投资者也会非常关注大马现有的产业链发展状况是不是已经具备基础条件,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空白的状态,或者是生态网络已经比较成熟了。
“外资会想知道,我立刻投资,投资回报率如何?是否可以很快获得回报。”

王寿苔
王寿苔:移居便利是卖点
改善投资环境增吸金力
大马半导体工业协会(MSIA)主席王寿苔认为,政府让投资至少50亿令吉优质战略投资者可居留大马10年,这可成为一大卖点,改善国家投资环境,加强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这会让公司业者、高级管理人员更容易来马做生意,不用烦恼,也不必耗时等待申请签证。
近年不乏巨额外资
“当然,外资要来大马投资,不会只看签证或移民便利,还有很多因素,包括奖掖优惠、竞争力、人才、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等等,如果大马符合他们的理想条件,就会选择进驻大马投资。”
他透露,我国这几年也迎来了数项超过50亿令吉的大型投资,例如英特尔早前宣布在槟城投资300亿令吉,继续提升其在当地的半导体封装制造能力。
此外,总部位于奥地利的全球高端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基板制造商AT&S,选择在马来西亚设其在东南亚的第一间制造工厂。AT&S新厂坐落于吉打居林高科技园,涉及投资金额为85亿令吉。
新系统申请签证便利
王寿苔也点出,政府自6月15日推出Xpats Gateway新系统,缩短外国专才的签证申请时间,无需像以往等上3个月时间。
他认为,外国投资者若投资50亿令吉以下,也可通过这个Xpats Gateway的单一窗口措施,处理外国专才签证申请,便捷省时。
应允留学生就业
投贸部日前也公布,在新投资政策(NIP)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下目标制造业中,被定义为数字牧民(Digital Nomad)的移居便利细节,这群体是数字自由职业者、独立承包商和远程工作者。
大马数字经济机构(MDEC)去年10月推出的数字游牧区域枢纽(DE Rantau)的数字牧民通行证,制造业所需的数字或技术熟练外国人才,能够与配偶和家属一起移居大马长达两年。
MDEC目前在全国4地即浮罗交怡、槟城、吉隆坡和马六甲已设立逾800个DE Rantau Hub,提供数字牧民居住和办公空间。
王寿苔认为,数字牧民可享有移居便利只是短期措施,他透露,大马半导体工业协会已向政府建议,我国必须建立人才库,让在我国留学的工程及科学系的外国学生,毕业后留下工作,如此就可留下相关领域的专才。
他重申,我国需要采取如同其他国家的人才策略,就像美国、新加坡及澳洲等,允许在我国深造的外国学生毕业后在我国就业,特别是工程、科学、资讯工艺和数字相关方面的人才。
提高收入留住本地人才
肖赛子说,有关移居便利新措施,有助我国需要高端数字化人才的企业,以相对比较优惠的价格雇佣这类员工,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可带动国内经济及消费,因为这群体的年收入比较高,差不多2万2000美元(折合10万744令吉)。
她透露,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有3500万数字牧民,到2035年,这一群体将超过10亿人。
数字牧民向往大马
“从全球竞争力来看,马来西亚还不是位居全球数字牧民向往工作的十大国家之一,他们一般倾向到泰国、越南还有欧洲如葡萄牙、土耳其等国家,而针对数字牧民的新措施,确实可以成为大马吸引数字人才的好政策。”
然而,她也说,当数字牧民或外国专才来到大马工作,享有签证和入境便利,是否能带动当地年轻且还不太具有数字技能的人才培养、如何扩展辐射效应,也是接下来需要重点考量的。
“大马在数字银行、数字金融、资讯工艺领域的人才都相对比较缺乏,比较依赖外国人才,这也是国内数字人才向往到国外工作的部分原因。
“我们需要把收入较高和比较好的工作留给本地人,以留住人才。”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