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突破寻市场定位 马企须展现哪吒精神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日讯)“成见是一座大山,你不去推倒它,永远都看不到外面的世界”,面对市场竞争与行业挑战,中小企业必须展现“哪吒精神”敢于突破限制,打破市场壁垒以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面对当前的经济挑战,我国中小企业普遍上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代工(OEM)为主,如,替国际品牌生产产品,但利润微薄,市场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而随着生产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外劳政策变化,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想要转型升级却举步维艰。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认为,哪吒之所以能改变命运,是因为不愿接受“魔丸”身分的束缚,敢于挑战命运,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走出“低端代工”的困局,也必须有这种觉醒和勇气。
他日前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场孤军奋战的战斗。正如哪吒与敖丙的合作一样,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协同创新、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只有打破偏见,勇于突破,才能在逆风中实现翻盘,书写属于自己的“逆袭”故事。”
根据GSC以及TGV脸书公布的最新票房成绩,华语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大马票房已来到4500万令吉,目前在大马史上最卖座电影里排在第19名,力压《叶问 4:完结篇》,强势登顶我国中文电影票房史上冠军宝座。
这部电影,更映照出中小企业在经济挑战下的生存之道。

中小企停留低端市场
难掌控产品价值链
也是中总中小企业组主任的孔令龙说,我国中小企业与人民经济类似,长期面对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他说,许多中小企业不只在产品层次上停留在低端市场,难以突破技术和品质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在销售渠道上缺乏自主性,导致市场拓展受限,难以真正掌控产品的价值链。
在这方面,他认为,大马的中小企业不能一直停留在“代工”模式,必须像哪吒挣脱束缚,走向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的道路。
他说,只有通过创新和技术升级,才能真正提升产品附加值,摆脱低端市场的竞争压力,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这是因为所生产的产品往往偏向低端,销售渠道也不自主,依赖于外国公司,尤其是新加坡的企业将本地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则以“代工生产”为主,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有人会说,自主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但如果一直依赖“代工生产”,我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商业模式。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只能在低价市场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生产成本却在不断增加。”
孔令龙:中小企转型困境
资金不足难建立品牌优势
据中总最新调查,我国原材料日益依赖进口,生产成本上升。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也冲击本地出口产业,特别是木地板行业,导致部分企业退出市场。
孔令龙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出口市场上正面临困境。尽管需依赖国外市场,但受限于资金,尤其在广告和市场推广上的投入不足,难以建立品牌优势。这种“低端循环”使企业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和设备上仍偏向低端,未能大规模采用自动化和先进机械,反而依赖外劳,认为成本稳定且易管理,但这限制长远发展。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迅速,我国中小企业若不顺应趋势,进行创新和升级,将难以保持竞争力。”
尽管整体经济环境稳定,外资仍对我国市场抱有信心,尤其电子产业在槟城仍具吸引力。然而,相较新加坡,我国在高端产业上的竞争力不足。新加坡在高端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上占优,部分本地企业甚至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再回国投资。
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及‘产业升级困难’问题。以台湾为例,台湾螺丝制造业能自主研发高精度产品,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确保全球竞争力。而我国因研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受限。”
他认为,解决之道在于推动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并促进技术转移。政府应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及技术合作,助力企业在产业链上游获得优势。
“企业间的合并与合作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式。通过资本与技术整合,企业可实现规模化发展,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
哪吒的“混天绫”和“风火轮”象征力量与速度,企业要突破困境,也需掌握市场主动权。

林火莉:重塑商业模式
企业应善用科技推动创新
华总妇女部主席林火莉指出,科技是新时代的“混天绫”,企业应善用科技推动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可能重塑商业模式。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若不掌握趋势,恐被淘汰。
“企业不能被动跟随市场,而要主动选择适合的科技工具提升竞争力。人工智能也是企业突围的‘风火轮’。”
她鼓励企业家“走出去”,寻找合作与发展机会。
成见是一座大山
“哪吒说:‘成见是一座大山,你不推倒它,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商家同样需要突破思维局限。中国市场庞大,可通过中华商会参与商业活动,拓展市场,寻找可靠合作伙伴。”
她强调,现代企业不能再局限于“家—办公室”之间,必须走出去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以调整与创新。
“改变不是盲目,而是站在用户角度,了解需求,并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她指出,许多传统企业在转型时忽略用户需求,导致方向偏差。企业需真正理解用户,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战略。
学习亦不可或缺。通过讲座和课程,与同行交流,企业可掌握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战略。
“农业领域亦如此,中国的资源丰富,但工业化与科技层面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与中国商家合作,可引进更优质种子和苗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她相信,结合本地天然资源与中国农业新技术,可带来“化学反应”,创造新趋势和商业机会。
“人工智能是大商业模式,但各行业可设计适合自己的‘人工智能小模式’,助力发展与突破。掌握‘混天绫’和‘风火轮’,就能像哪吒一样,在市场中突破重围,创造独特天地。”

温斯钦:精准洞察需求
打破偏见不受束缚
国际战略研究学院主席温斯钦指出,哪吒敢于打破偏见,不被定义所束缚。
他说,中小企业亦需挑战市场固有格局,精准洞察需求,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他认为,中小企业资源有限,不能盲目扩张,而应专注自身最具竞争力的领域,打造独特市场定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需找到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通过精细化运营建立品牌忠诚度,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他表示,哪吒曾打破命运枷锁,中小企业亦需灵活应变,快速调整业务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创新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风火轮’。创新是保持活力与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必须通过技术、模式与服务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并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他建议,企业可研发新技术或优化现有技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探索订阅制、共享经济等新商业模式,创造收入来源。
“哪吒曾被误解为‘魔丸’,但最终用行动赢得认可。企业在品牌塑造上亦应借鉴哪吒的逆袭之道,讲述品牌故事,传递价值观,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
他指出,企业要主动与市场沟通,并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或践行永续发展理念,提升品牌形象。
“注重用户体验,鼓励用户分享正面评价,通过口碑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
他说,哪吒与敖丙联手战斗,改变命运。这种合作与互补正是中小企业突破市场壁垒、共享发展红利的关键。
跨界合作共享资源
“中小企业可通过跨界合作、共享资源及战略联盟,提升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并构建行业生态圈,以实现永续发展。”
谈及企业韧性,他强调,哪吒敢于挑战天命,展现强大韧性与逆袭精神。中小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亦需具备“哪吒韧性”。“企业需具备‘哪吒精神’:在逆境中保持冷静,理性分析问题,灵活调整策略,掌握新技能,探索增长点,避免同质化竞争,保持市场领先。同时,要打造战斗力强的团队,注重长期价值积累,稳步发展,坚持前行,真正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政策扶持·产业升级 中国动画迎第二盛世

报道:黄宇翔
中国动画经历辉煌、衰落与复兴。
日本、美国动画的冲击,让中国动画一度陷入低谷,但凭借政策扶持与产业升级,国产动画终于迎来新盛世。
说到当代中国动画,最近票房大杀四方、斩获135亿人民币票房的《哪吒2》备受关注,近年来的《中国奇谭》、《大鱼海棠》也备受好评。
但早在此前,中国动画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就有过辉煌,但由于受到打开国门的冲击,被外来的日本动画挑战,遇上中衰,直到近十数年中兴,目前早向盛世,是中国动画的第二个盛世。
中国动画的发展很早,在民国时期就粗具规模,当时发展的中心就是远东国际都会的上海,万籁鸣兄弟4人就是中国动画的先驱,1926年加入长城画片公司,拍摄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又制成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制作改编自《西游记》的动画《铁扇公主》,长达80分钟,更是亚洲首部、世界第4部动画长片,是中国,以至于亚洲动画里程碑式的作品,1942年在日本公映时更引起轰动。
人称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也是看这部动画片后放弃学医,选择改行从事动画创作,他受《铁扇公主》影响甚深,自言1953年开始连载的漫画《我的孙悟空》,不少设定都受到《铁扇公主》的影响,如火焰山的火焰、牛魔王的座骑等。
中国动画影响日本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渡言的研究更指《铁扇公主》在日本公映后刺激“日本动画家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座谈会,讨论能在中国动画里学到些什么、日本动画将来的方向应该怎么走?”日本动画界也受到《铁扇公主》的影响,开始制作《桃太郎》系列的长片。
万籁鸣作为中国动画的奠基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加入国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简称“上美影”),相关动画名人还包括特伟、钱家骏等,他们缔造新中国动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1960、1970年代,以“上美影”《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大放异彩,“上美影”具有浓烈的中国风格,将多种传统中国的水墨、剪纸技术融入动画制作当中,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也广受后来日本动画之神宫崎骏的赞叹,对《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印象深刻。
日本动画“倾销”中国
时移势改,到1980年代,中国打开国门,以日本动画为首的动画纷纷输入中国,甚至以“倾销”形式进入,例如中国第一部“引进”动画片是日本的《小飞侠阿童木》(中国译名为《铁臂阿童木》),由日本电子品牌卡西欧(CASIO)赞助中央电视台在1980年播出,电视台不单免付版权费,还能收到广告费,一下子为日本动画打入中国市场,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动画《变形金刚》也以同样的方式进入,通过卖玩具的方式赚取收入,新的竞争者与商业模式使传统国企应接艰难。
同时,过去成功的“上美影”也面对由国企转型为市场化经营的困顿期,大量动画人才因更佳的薪资条件跳槽离开。

厚积薄发扭转颓势
在风起云涌的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这段岁月,中国电视台的动画频道几近是精致的日本动画与活泼的美国卡通的天下。虽然偶有“葫芦兄弟”、“山水情”等佳作,但整体而言已难与技术成熟的日本及美国争锋。
1990年代,“上美影”在国外的竞争下,疲态尽现,1999年,“上美影”花费1200万人民币钜资制作的《宝莲灯》,最终票房收获2900万,但这却是强弩之末,中国动画产业已在外国竞争下节节败退,难有一席之地,以至于中国政府及后推出文件,限制电视台对外国动画片的引进,在2002年规定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要60%由中国制作,及后又规定电视台黄金时间不准放外国动画片,使得在新世纪的2005年开始,中国动画也进入“喜羊羊与灰太狼”时代,踏入一个调整的阵痛期,“明夷待访”,直到2010年代初才开始扭转形势,厚积薄发,成就一个新的盛世。

哪吒周边产品火爆
■曾浩年
《哪吒2》不仅创造票房神话,更掀起一波周边经济热潮。
泡泡玛特《哪吒2》系列盲盒单独一场直播就能轻松突破7万套预售,收入近4000万人民币(约2446万令吉)。产能告急下,发货期已排至8月。
隐藏款泡泡玛特“敖丙版哪吒”更从69元炒至697元。
哪吒游戏卡牌市场同样疯狂,导演饺子签名卡全球限量10张,最高报价已达18万人民币。
普通哪吒SP卡也被炒至1万2500人民币,反映收藏市场热度。
与美国电影6:4票房与衍生品收入比例,以及日本更高的3:7相比,中国目前的9:1比例显示出巨大发展空间。
这波“饺子经济”热潮不仅体现国产动画IP的商业价值,更预示中国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