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2030年40万电动车上路 投贸部:续奖掖充电业

(吉隆坡18日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强调,政府将继续为电子汽车充电设备开发提供奖掖。
投贸部称,尽管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并没有详尽提及,然而相关奖掖将继续发放。
投贸部通过书面回应行动党蕉赖国会议员陈国伟关于预算案中有关充电设备的问题时,指相关奖掖包括绿色投资税务奖掖,充电设备营运商在5年内可以获得100%的税务减免,抵消法定收入的税务。
“此外,也将给生产电子汽车充电设备提供所得税豁免模式的奖掖,从2023至2032税年将享有法定收入税务减免。”
该部营业透露,政府预测截至2030年,国内路上的电子车辆可达到至少40万辆。而截至今年9月30日,混合动力、插电混动车、电池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销量达3万3319辆,而去年全年则是3万5723辆。
此外,为了发展充电站,国油旗下再生能源臂膀——Gentari和国能截至今年中已投资7500万令吉。
美国领导层变动
料影响全球贸易局势
另一方面,投贸部指美国领导层的变动,预计影响全球贸易局势,尤其是涉及美中商贸关系。
该部认为,若地域政治情况延续,如大马等其他国家会成为跨国公司的替代投资地区将有更多机会。
随着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战,政府也推出许多政策来吸引投资者迁移或是扩大在大马的业务。
其中包括让半导体行业成为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的主要项目,拟定国家半导体策略,包括让现有的外包半导体封测(OSAT)公司现代化,也是有关产业链的重要因素。
投贸部以书面回应伊党万捷国会议员莫哈末沙希关于如何在美中贸易战的过程中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问题。
该部强调,政府也功夫现有设备,专注培育本地专才,鼓励官联公司参与投资本地半导体企业。
视频推荐 :
BIMB:多重挑战笼罩 部分经济目标或难达成

(吉隆坡23日讯)财政限制、官僚体制拖累,加上球宏观经济陷入逆风等,种种不利因素已成拦路虎,大马恐怕难以实现部分经济和政策目标。
BIMB证券研究通过报告表示,该机构已分析大马多项发展蓝图,虽然整体上有取得明显进展,但部分计划已陷入“不可能达成”的境地。
该机构在报告点出,在经济增长的表象下,劳动力、能源和粮食安全等结构性失衡问题都在加剧。
“政策目标虽高,但政府执行能力仍不均衡,尤其大多计划是在疫情前所定下,至今仍为对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做出调整。”
我国目前正处于第十二大马计划的最后一年,政府也曾在2023年中期检讨时,把有关计划的拨款,从原定的4000亿令吉,上调到4150亿令吉,以尝试追回因疫情而偏离的目标。
政府随后相继推出多个经济大蓝图,包括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 2030)以及国家能源转型计划(NETR)。
1万充电桩目标或落空
BIMB证券研究指出,2025年设立1万座电动车充电桩的目标,恐怕是最有可能落空的计划之一。
须知,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仅完成了三分之一的目标。
“尽管政府正加速部署,但安装成本高昂,及电网容量限制等挑战,有必要即刻解决,才有希望实现2025年的目标,确保电动车基础设施能在全国普及化。”
净能源方面,大马的进展也落后于其原定的雄心壮志,特别是全国再生能源装载量已达25%,但其产电只占全国6%。
“这反映出了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整合与使用不足的问题。”
此外,目前大马稻米自给率只有56%,远低于2025年目标的75%,可以说没有如预期的推进。
BIMB证券研究表示,考虑到目前的生产限制,该目标实际上相对“不现实”,并凸显出加强政策支持投资、提高生产力及强化粮食安全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