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欠债及过度消费 年轻人晚年前景堪忧

傅史提芬
(八打灵再也7日讯)专家警告,若马来西亚年轻人持续忽视退休规划,未来恐将面临前景堪忧的晚年生活,因为多数人尚未做好充分准备。
退休交流研究员傅史提芬博士指出,许多年轻人缺乏有效的理财规划,导致债务累积和消费过度,最终没有足够的退休储蓄。
他说,在大马,研究显示年轻人金融知识水平依然偏低得令人担忧,这也凸显出推行全面金融教育措施、积极应对相关挑战的迫切性。
“大马的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须齐心协力,制定战略沟通框架,实施全面的金融教育计划,以满足国内多元种族和宗教人口的独特需求和人口结构。”
史提芬接受《太阳报》采访时指出,这些计划应侧重于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培养面向未来的思维,并为个人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工具,以有效地规划和储蓄退休生活。
他补充说,冠病疫情导致经济下滑和失业率上升,促使许多人不得不动用雇员公积金和其他储蓄来渡过难关。
“这实际上削弱了许多大马人(包括年轻人)的大量退休储蓄,再次积累这笔储蓄并为退休做好准备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梁键铭
缺金融素养致不懂理财
VKA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持牌理财规划师梁键铭认为,大马年轻人的退休规划缺口不仅是源于知识不足,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金融素养的缺失,包括理财行为、态度、技能和文化观念等方面。
“这一缺失最终表现为现金流管理不善、储蓄不足或完全没有、对长期财务后果缺乏了解,以及面对金钱问题时情绪波动。”
73%年轻人负债
2023年《金融行业集体外展报告》显示,88.7%的学生无法列出中学文凭(SPM)考试后应该采取的两项具体行动,凸显了他们在财务规划上的准备不足。
更令人震惊的是,71%的人表现出不良的理财习惯,73%的大马年轻人背负债务。
由于“先买后付”计划让信贷获取变得轻松,再加上社交媒体推动的攀比文化,导致破产人数上升,问题日益严重。
梁键铭在接受《太阳报》采访时表示:“社交媒体上精心营造的成功与财富形象,制造了一种通过花钱来获得‘满足’的心理压力;当个人的价值感与消费挂钩时,即使理性上知道应该储蓄,情感上也很难做到。”
与此同时,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工资增长的停滞,进一步压缩了退休储蓄的财务空间。
越早储蓄积累更多资金
人们常常把退休视为遥远且无关紧要的概念,尤其是对于那些距离晚年还有几十年的大马年轻人而言,但这往往为未来晚年的困境埋下伏笔。
战略传播咨询公司The Perception Machine有限公司总执行长史提芬保表示,时间是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越早开始储蓄,便能积累更多资金,并享受复利增长的好处。
“培养量入为出的理财习惯至关重要,例如只花费80%的净收入。‘我可以晚点开始’的误解往往忽视了财务责任不断变化的现实。”
梁键铭指出,未来收入可能会用于购买住房或承担家庭责任等新承诺,支出很容易超过收入增长。如今,工作保障和轻松获得信贷的机会已发生变化,这使得“以后存更多钱”变得更加困难。
“尽早培养退休储蓄的心态,有助于增强储蓄与规划的规范性。从行为学角度看,人类是习惯的动物。越早开始储蓄,越能形成良好的惯性,使储蓄习惯更容易保持。”
人生不是Excel表格/莊国辉

我们都在做财务规划,投资规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但人生不是Excel。我们想象可以把所有的事情系统化地学习和耐心处理所有的理财能力。你可以把数字做到井井有条,不过可能一夜之间,心就乱了。
理财,其实是修心。
“得四分”本来打算50岁退休,换份轻松工作,陪孩子、种菜、做咖啡,简单而有品质。计划写得漂亮,结果……人生还是按它自己的节奏出牌。
于是,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得四分才真正开始学会理财——不是管钱,而是管心。
枕边人的一句话,重新设定“目标”。
得四分换工作后,每天早上7点送孩子,下午3点去接。生活如计划那样井然有序。直到有天,他无意听到太太跟朋友聊天说:“我最喜欢得四分那种在工作上自信满满、领军带人的样子,那时候他眼睛是有光的。”
得四分一愣。他一直以为,太太要的是陪伴、是稳定、是每天晚上可以一起追剧。
但他错了。
“其实真正的目标,不只是‘我要赚多少钱’,而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晚他和太太聊了很久。他说:“我以为我做得都对——陪你、顾家、花时间在孩子身上,但我忘了,自己是不是活得像自己。”
于是,他们一起重新列了人生愿望清单,不再只是财务数字,而是包括“心”里真正想要的日常。
●想继续做能激励别人的领导者。
●想带孩子太太走一段世界的路。
●想给太太愿她一生的梦想目标。
他们决定,从“心”出发。
市场会崩人会病
意外和不幸不知几时到了。一夜之间,得四分就得知身边重要的人生病了。幸好已经做好了风险规划和保险计划,医药费不是压力。
尤其是他很早就开始学习精算风险,打破以往的“目标导向”模式,改为“弹性预算”。原本是每月投资5000元,现在每季调整一次,动态调整配比。
这时他想起太太常念的《心经》:“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真正的理财,是接受人生的不确定,然后准备好接招。他开始把“人生波动”视为一种正常,而不是错误。他告诉自己:“不是我失败,而是这是旅程的一部分。”
理财最难是放下比较
在一场同学聚会中,旧同事谈起“全款买房”、“一年两次海外旅行”,得四分安静地听着。他也曾努力过往上爬,但现在,他更想回家陪太太做晨运和晚饭后散散步。
有朋友笑他:“你这么会规划,怎么还住老房子?”
他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微笑。他知道,有些人用房子比人生,有些人用人生换房子。而他,用选择来定义自由。他明白,财富不是表现自己,而是成就所爱之人。
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你以前很忙,那你喜欢现在的你,还是以前的你?”
得四分想了想:“以前的我,喜欢赢。现在的我,喜欢陪你。”
那晚,他没有翻手机看投资报表,也没有股市走势,只是陪孩子读书。窗外下着雨,屋里很安静。
他想起一位经济学家说过:
“财富的终极价值,在于它是否支持你过你最珍惜的生活。”——Clayton Christensen《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他终于懂了。
财富尽头是回到心的起点
得四分不再追求“提早退休”,而是追求“有选择权”的人生。他不再让理财计划困住自己,而是让它成为人生的护城河。虽然得四分现在不能确定到底现在选择是否正确,但是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坚持己见走下去。
他能坚持做下去,就是相信世间人与事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但求无过于心吧!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关》
钱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如果你连今天的自己都不喜欢和充满怀疑,那存多少钱,也只是延迟不快乐而已。
所以,真正的理财,从“心”出发和理解自己要些什么就能无言无悔地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