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温室气体排放量日增 大马须助钢铁业减排

(吉隆坡3日讯)国内智库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院(IDEAS)指出,考虑到钢铁行业对国内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不断增加,需调整大马的工业和环境政策,以确保钢铁行业支持国家的减排承诺。
IDEAS日前发布题为“在东盟发挥气候变化领导作用:大马钢铁行业的碳定价”的政策报告,该报告探讨了大马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钢铁行业。
2050实现净零排放
大马根据2015年《巴黎协定》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尽管温室气体排放有所下滑,但绝对排放量却在大幅上升,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以实现2050年目标。
另外,近期政府态度软化的迹象引起人们的担忧,加上缺乏气候变化立法和碳定价基础设施,让情况变得更加严峻。
由于建设大型高炉钢铁厂,大马钢铁业目前面临产能过剩和贸易挑战。过去十年,大马产能的增加主要是由中国投资所推动,因为中国产能过剩和需求下滑,促使投资转向东盟国家。
报告指出,大马钢铁行业的碳强度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转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换言之,大马制造一吨的钢铁曾比世界平均水平更环保,但如今已不是如此。相比之下,主要经济体正在投资低碳或零排放钢铁制造。
因此,该报告强调需迫切调整政策,使大马的钢铁行业与国家的减排目标保持一致。

对大马钢铁行业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排放,迫切需要立即采取政策行动。对此,该报告提出了三个关键领域的政策建议:
1)实施碳定价措施,遏制排放量上升,向低碳钢铁行业转型
2)建立联盟以支持和促进实施碳定价机制
3)大马应考虑实施一个配套的配额交易计划,并采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本地机构
该报告还指,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可以防止碳泄漏到没有碳定价的国家。
此外,该报告提及本地钢铁行业实施碳定价措施的时间表,例如对炼焦煤征收临时税。
这些措施,包括发展监管基础设施和碳进口税(MY-CBAM),可能会带来短期挑战,但将加强竞争力,并使大马与全球减排目标保持一致。
该报告强调,解决大马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而碳定价作为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倘若不进行干预,排放量增加将威胁大马对气候的承诺和向低碳经济转型。
IDEAS总执行长杨淑雯说:“通过抓住这一机遇并采取果断行动,大马可以引领钢铁行业走向绿化,为可持续发展树立先例,并激励区域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调整大马的工业发展轨迹,使其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视频推荐 :
刘镇东:欧盟后年启动碳税 大马须实施碳定价

刘镇东(右三)为大马钢铁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2025年大马钢铁产业现况与展望报告》主持推介礼。
(吉隆坡1日讯)随着欧盟准备在 2026年启动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马来西亚将不得不开始实施碳定价,以促进碳交易,并研究碳税。
投资、贸易和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指出,根据碳边境调整机制,除非大马征收税款,否则欧盟将对我国出口的钢铁和其他5种所列物品征税。
他说,基于碳定价、交易和税收是脱碳目标的关键,为此,我国必须开始进行碳定价,以促进碳交易,并在某个时候考虑碳税收。
“上述所征收的税款则将用于绿色投资,包括绿色钢铁的投资。”
拟钢铁业减排计划
他表示,大马要实现净零排放,就需要为钢铁行业制定一个全面和详尽的减排和转型计划。
他说,大马在2014年,就已完成通过电弧炉(EAF)生产钢铁,即一种排放碳较少的方法,不过,直到2022年,国内仍有72%的钢铁是通过高炉(BF)生产。
他今日出席大马钢铁工业联合会(MISIF)发布《2024/2025年大马钢铁产业现况与展望报告》推介礼时,针对报告提及的绿色技术采用率低和优质废钢获取有限的问题,作出上述回应。
他表示,投贸部将致力于与钢铁业界合作,从而克服和解决废铁的挑战,尤其寻找应对短缺方法,改善当天恶性循环,创造良性循环及更好的生态系统。
他说,上述报告是大马钢铁工业联合会自1994年推出首版后,每隔两年出版一次的报告,以为政策制定者、行业和广大受众可更好理解钢铁行业问题作出了优秀的贡献。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