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频发重挫4领域 企业觉醒重视气候变迁

(吉隆坡24日讯)近年我国频发水灾,除了对环境上的影响,分析员认为,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伤害也不可忽视,其中金融、产业开发、建筑及物流等领域面对较大影响。
肯纳格投行研究的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幸免于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侵袭,但在气候相关问题,尤其是季风季节期间的水灾方面,近年来发生频率显著上升。
根据数据公司UrbanMetry的分析,水灾是西马半岛最常见的气候相关问题,尤其是巴生谷沿海地区。
“水灾对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的物流、银行和产业公司影响深远,上市公司需要留意。”
上市公司汇报气候数据
不过,分析员发现,随着对气候的认识不断加深,公司的商业实践也迅速演变。
自2022年以来,已有50家本地上市公司自愿报告气候数据,而更多的公司将在2025年和2026年陆续符合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的披露要求。
根据调查,74%的上市公司将气候议题列为内部议程的上半部分,而只有63%的利益相关者认为这是重点。
分析员认为,尽管调查样本较小,但仍表明企业正在迈向前方,包括银行和产业公司,也开始更关注气候相关问题。
相关报道:
视频推荐 :
太子园水灾顽疾久拖不决 张健锋:选民应用选票说话

张健锋
(莎阿南22日讯)雪州民政党服务热点主任张健锋指出,选民若希望政府真正关注民间疾苦、解决基层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用选票说话”,更换无作为的议员,甚至是整个政府。
他披露,近日已有超过500名来自莎阿南太子园(Taman Sri Muda)的居民联合签署请愿书,要求政府严肃看待并正视当地长期存在的水灾问题。
常发生突发性水灾
“太子园的水灾并不是新问题,而是多年来反复发生的老难题。只要下起连绵豪雨,突发性水灾就如影随形,让居民苦不堪言。”
张健锋也是民政党雪州主席,他表示,早在2022年,莎阿南市政厅已宣布拨款高达1亿5000万令吉,专门用于太子园的防洪改善工程。
“当时公布的计划包括全面提升排水系统、建设防洪堤、增设抽水泵,以及加深加宽排水沟等措施。然而至今,居民看到的不是改善,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