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迪拉:鼓励生产乳胶增收入 不用洋麻竹子取代橡胶

法迪拉尤索
(吉隆坡26日讯)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表示,政府没有计划用洋麻或竹子取代橡胶商品。
兼任种植及原产品部长的法迪拉表示,尽管许多橡胶种植园已被棕油取代,但我国维持橡胶生产仍然很重要的看法。
他在下议院答问时说:“事实上,我们已经推出了一项试点计划(乳胶生产激励试点项目),以鼓励生产乳胶而不是杯块橡胶。
“这是因为乳胶的价格更好,比杯块橡胶多5令吉;通过生产乳胶,小园主和割胶者可以直接出售给工厂,而无需通过中间商,这将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收入。”
他表示,为期一年的乳胶生产试点项目将在霹雳州启动,然后在吉打州和沙巴州。
法迪拉是在回答国盟淡马鲁国会议员莎拉米雅的附加问题时这么说。莎拉米雅想知道该部是否打算改用红麻或竹子来代替橡胶,因为它们更具商业性且成熟期较短。
与此同时,在回答莎拉米雅最初提出的为什么政府仍然维持从泰国、越南和非洲进口橡胶的问题时,法迪拉表示,这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乳胶橡胶制品制造业的需求。
他说,去年我国乳胶产量仅为1万4593吨,而橡胶制品制造业需要36万5000吨。
“同时为了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干橡胶的需求,去年我国生产了36万2000吨杯块橡胶,但干橡胶的出口需求却接近100万吨。
“此外,我国的天然橡胶加工行业预计产能为150万吨,需要原材料才能继续营运并保持竞争力。”
他说,与橡胶制品制造业的需求相比,本地橡胶产量较低,导致我国仍然从其他橡胶生产国进口橡胶。
“在2022年,我国的乳胶产量较低,只能满足国内总消费量的4%左右,但乳胶下游产品(例如橡胶手套)的出口额高达213亿零200万令吉,相当于橡胶产品出口总额的78%。”
视频推荐 :
拖车翻覆乳胶流入沟 绿稻田惨变“乳胶田”

由于部分乳胶流入,让原本绿油油的稻田变成“乳胶田”。
(亚罗士打2日讯)吉打环境局证实,一辆载有4万公升乳胶的拖车,于上周六在南北大道胡坦甘榜南下至亚罗士打第41.2公里处失控掉入路边沟渠,导致乳胶溢出流入附近排水沟渠。
该局局长莎丽法指出,该局是于事发当天傍晚6时59分通过电子投诉系统接获投报,官员随后前往现场调查。
“这起事故相信是在傍晚6时40分发生,一辆载着两个装有4万公升乳胶货柜的拖车失控跌入沟渠,导致所有乳胶溢出并流入附近水沟约500公尺处,还有部分乳胶流入稻田。
“据知,该拖车正从泰国运送乳胶至槟城港口。为了降低乳胶流入附近河流,南北大道公司已在排水沟渠使用沙袋阻挡乳胶溢出。”

拖车翻覆导致乳胶流入附近沟渠,承包商忙着抽吸乳胶善后。
她在文告说,事发当天,环境局已指示该公司聘请承包商抽取乳胶泄漏物和其他清理工作。
“在星期日拖车移走后,已聘请的槟城承包商昨天开始抽吸工作。截至昨天,已使用3辆卡车抽取36吨乳胶废料,预计还需2到3天才能完成。”
莎丽法提到,该局已采集泄漏物样本并持续监测,以确保清理工作彻底完成,废料将运至有槟城环境局执照的橡胶回收厂。
“吉打环境局建议货运公司对运输原料如化学品和乳胶的重型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公司也需要有一份可用于清理工作的承包商名单,以便发生类似泄漏事件可立即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