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消息:财政部已下指示 土展局或再试私有化FGV

(吉隆坡10日讯)消息人士指出,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仍有意私有化FGV控股(FGV,5222,主板种植股)。

根据财经周刊《The Edge》报道,消息人士还透露,财政部及政府已明确指示,要将FGV控股私有化。

土展局没有回应《The Edge》的询问。负责处理土展局问题的特别工作小组负责人丹斯里阿都华希拒绝回应。

土展局曾在2020年底提出全购FGV控股股权的献议,当时每股收购价为1.30令吉。

不过,在献议截止后,土展局仅持有80.99%股权,达不到90%的强制收购其余股权的门槛,私有化计划宣告失败。

如果土展局真的决心私有化FGV控股,该局可能需要提高收购价。FGV控股在周五收报在1.42令吉,相比之前的1.30令吉股权收购价,高出近10%。

 

 
 

 

反应

 

ESG

永续发展合规成本或竞争优势?/欧阳育婉

ESG如今是大马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词,也是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核心部分。

政府设定了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计划在2025年前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31%。大马证券交易所也陆续强化企业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TCFD)方面的披露要求。

为配合此方向,2024年底推出的“国家永续发展报告框架(NSRF)”,覆盖上市与非上市企业;国家银行今年也升级“气候变化与原则分类法”,提供更具体的绿色融资及永续经济活动评估指引。

面对此类政策要求,不少企业开始感受到压力,常将ESG视为额外的合规负担。

然而若从全球视角观察,ESG已不仅是合规议题,更是企业衡量长期韧性的重要指标。

彭博社数据显示,全球ESG资产在2022年突破30兆美元,并预计在2030年前超过40兆美元。这代表投资者、金融机构与消费者的决策日益受到永续因素影响。

绿色回债成融资新渠道

本地已有企业率先将ESG融入战略,从环保与盈利两方面实现可观成果。

国能持续扩大其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布局,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投资者,并提升其股东信任与企业估值。大马的绿色回教债券也成为企业融资新渠道,吸引大量国际资金。

FGV减碳即创收

FGV则建成多座沼气与生物压缩天然气设施,不仅每年减少超过10万吨碳排放,还能带来数百万令吉的能源收入,展现出“减碳即创收”的可能性。此外,本地生技企业BioLoop利用黑水虻幼虫将棕榈油废弃物转化为动物饲料与有机肥,已处理逾8000公吨废料,减少排放并创造就业,开拓新收入来源。

ESG不仅与资本市场有关,更影响企业吸引人才与留才的能力。

以千禧世代和Z世代为主的年轻求职者更关注雇主的环境与社会责任表现。

根据Robert Walters研究,31%的白领会因雇主的环境与气候理念不符而拒绝工作机会,51%的候选人只考虑ESG价值观一致的公司。

增强员工归属感

这也意味着,践行ESG的企业更能增强内部凝聚力与员工归属感,降低人员流动率,从而间接提升运营效率。

不可否认,企业在推进ESG过程中确实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前期投资成本高、缺乏专业人才等,但这也正是企业管理层展现远见之时。透过政府提供的绿色融资工具与税务激励、与高校合作培训人才及循序渐进将ESG目标纳入绩效评估,企业可逐步克服这些障碍。

早投入早受益

ESG既是监管压力下的必修课,也是一把可以撬动品牌价值、运营效率与资本信任的杠杆。企业若将其融入核心战略,并以长期视角思考转型,将更有可能在未来市场变化中取得优势。

老话所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ESG正是当前时代赋予企业的一次成长机遇。越早投入者,将越早受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