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险机构乐见3K战略 加强劳动者社会保护

2024年劳动节庆典活动获得政府各单位机构人员参与。
5月1日全球欢庆劳动节的气氛,让众人有机会深入了解每一名劳动者的非凡辛酸和坚韧。
他们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努力与付出,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一日三餐,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与进步,付出自己的劳力,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
配合劳动节而享有的一天假期,未必能够真实反映出劳动者的贡献和刻苦耐劳的决心。
然而,真正赋予无数意义的是社会保险机构(简称社险机构;PERKESO)加大力度提高全国1710万名劳动者的福利和成功的坚定承诺。
根据早前劳动节庆典主题“打工一族,国之栋梁”(Pekerja Kesuma Bangsa),社险机构对于人力资源部在庆典活动上宣布推行3K战略议程感到欢迎。
3K,分别指的是技能、福利及员工成就,这项战略皆以支持及塑造一个发达和可持续发展的马来西亚。
社会保险机构总执行长拿督斯里阿兹曼博士说,这一务实的战略议程,核心是加强劳动者的社会保护,以确保劳动力市场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保障,尤其是被归类为弱势群体的个人。
社会保障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能力,还可以确保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具弹性及公平的劳动力。
保障雇员生计
社险机构呼应人力资源部长的号召和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包括最近举行的马来西亚职工总会(MTUC)大会,积极探索并改善工人全面保障的举措。
当劳动者因工作时间以外发生的一系列事故而减少收入,这个强大的保护网就能提供关键的支援。
从长远来看,试想想每100名大马人中就有3人死于致命车祸,无论是与工作有关还是其他事故。
然而,从2011年至2024年3月,社险机构不得不拒绝超过5万4062份非职业事故的申请,导致每年平均每20份申请中就有一份被拒绝。
社会保险机构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法律限制而存在的重大承保缺口。

阿兹曼:社会保险机构致力为全国劳动者提供全面保障。(社险机构提供)
联合缴款降保费增保障
不仅如此,在2023年大流行恢复阶段,社会保险机构所记录下与事故相关的申请数量大幅增加,相当于高出同年分获得冠病的总数量的5倍。
既然冠病已不是当前的威胁,我国再次关注于已长时间存在的公共卫生危机。
但是,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威胁时,我国的劳动者会受到怎样的保护?
根据马来西亚人寿保险协会(LIAM)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将近46%的大马人没有个人健康保险。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保费高昂,因而只有高收入者才负担得起这类保险。
为解决人们负担与否的问题,社会保险机构提出了一项社会保险计划,以减轻全国劳动者的经济负担。联合缴款不仅可降低保费数额,而且还可提高所有人,不仅仅是有能力负担者,都可获得保险保障。
缩小不平等差距
这项拟议的计划旨在缩小不平等差距,从而确保没有任何一名劳动者在需要保障时而无法获得保护。
这一项富有远见的举措不仅缩小差距,还将我国的社会保障框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这项新社会保障框架通过社险机构现有的工伤保险计划作为坚实基础下,将提供同等的福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临时和永久残疾补助金、持续福利津贴、康复服务及继承人和葬礼福利。
这项举措不只是为了满足员工当前的需求,更是为未来职场世界做准备。
无论工作环境或时间
受伤者能获全面保障
在数字化转型、远程工作及灵活工作时尚的时代,社会保障模式需懂得变化并符合当前趋势至关重要。
试想想,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社险机构将通过第4法令工伤保险计划承担治疗费用。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在家上班,以及更流动性的工作安排,因此在家或传统上班时间以外受伤,谁来负责承保这批劳动者的保障,特别是工作和私人时间越来越难以区分的情况下?
而这就是法定限额下的意外保险必要性所在,无论是工作环境或受伤时间,都能获得全面的保障。
此外,基于劳工社会保障的进步,我国亦有潜力成为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目的地。社会保障在促进环境、社会和监管(ESG)评级中的社会元素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履行我们对员工渎职可持续性的责任,并符合国家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发展议程。
重视每位员工尊严
改善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努力解决当前差距,还包括重视每一位员工尊严。
社险机构与人力资源部共同建立非灾难性事故工作计划,体现了提供强大的保护网,以随时保护所有劳动者且不计他们就业状况,而采取的渐进步骤。
阿兹曼说,社险机构的愿景,不仅珍惜且赞扬劳动者的毅力和奉献精神,而且也有助我国在履行对全球包容性增长的承诺做好准备。(资讯)
视频推荐:
住宿与餐饮业最不配合 月杪没补缴社险可罚5千

(吉隆坡9日讯)住宿与餐饮业雇主缴纳社险最不合作!
社会保险机构(PERKESO)揭露,该领域雇主是最抗拒履行缴纳社险义务的群体,自去年起,相关违规案件达880宗,包括罚款及提控。
社险机构总执行长拿督斯里莫哈末阿兹曼指出,汽车维修与美容业(658宗)及制造业(590宗)紧随其后,列为违规情况最严重的行业。
他呼吁雇主把握“漂白月”宽限期(4月1日至30日),主动为员工注册并补缴社险,以免面临最高5000令吉罚款或法律对付。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说:“这是最后机会,一旦宽限期结束,社险机构将在全国展开执法,届时将不再宽容。”
外籍投保人数增加
他说,凡在“漂白月”期间主动注册与补缴的雇主,可获豁免罚款、提控及迟缴利息(FCLB)。
自去年底实施“全国外劳侦查行动”以来,外劳社险覆盖率已提升5.5%。截至2月,新增注册外籍投保人数达12万608人。
在已登记的52万7698名外籍员工中,制造业占比最高(24%),其后为建筑业(17%)及人力服务业(11%)。
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社险机构共发出1万5922张罚单,总额达1191万令吉,提控案件则高达1万3215宗。
截至2月,全国共有近164万名注册雇主,但真正活跃缴纳社险者仅有64万1631名,活跃员工则接近1000万人。
20%雇主仍冥顽不灵
阿兹曼指出,每年推行的“侦查行动”执法行动,在“漂白月”期间有效带动注册率,但依然有15%至20%的雇主至今未履行责任。
“我们注意到,一旦提供宽限,注册人数便迅速增加,甚至翻倍。
然而,雇主应将员工福利置于首位,不应等到执法或宽限才行动。”
他促请雇主通过社险机构的ASSIST线上系统、亲临全国54间社险机构办公室,或拨打热线1300-22-8000进行注册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