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稻谷最低收购价调高 米厂批发商成本压力大

(马兰17日讯)在政府调高稻谷最低收购价至每公吨1500令吉后,米厂、包装厂商及批发商呼吁政府关注他们所面临的成本压力。

马来西亚土著米商公会(BARIM)主席依斯迈阿旺表示,米厂和包装商正承受不断上涨的额外成本压力,如运输、塑料包装和公用设施费用,但原料价格却未随之调整。

他以10公斤包装的本地白米为例,该包装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料价格23令吉、塑料包装袋50仙、运输费用90仙及其他成本1.50令吉,总计25.90令吉。

“然而,本地市场10公斤装白米的售价仅为26令吉,意味着米厂及包装商每包仅获利10仙。试问,每包装利润只有10仙,这样的经营模式如何维持?”

他说,要是计算配送至经销商或零售商的额外运输费用(40仙),米厂及包装商实际上已陷入亏损。这种现象已成行业普遍问题,政府有必要正视并采取措施干预。

面对成本上涨压力,依斯迈建议政府为米厂及包装商提供补贴,以缓解运输、包装及公用事业费用的负担。

“若政府能通过可控方式,每公吨大米提供2令吉50仙补贴,我们相信本地白米供应可保持稳定,同时避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他指出,这项补贴不仅能减轻米厂及包装商的经营压力,还可间接惠及消费者,确保供应链各方不会因成本上涨而遭受巨大冲击。

“这与政府直接向稻农发放现金补贴有所不同,现金补贴主要用于农民日常开销,难以有效调节市场价格。”

上周四,政府宣布将稻谷最低收购价从每公吨1300令吉调高至1500令吉,以应对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莫哈末沙布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肥料、农药及整体生产成本增加的考量,同时也将影响市场上的稻米价格。

此外,经济与转型分析员莫哈末祖古菲博士认为,这项调整有助于稳定市场,保障稻农收入,同时确保高质量稻米的持续供应。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农业部:预计今年首6个月 白米稻米工业取得显著进步

(吉隆坡19日讯)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预计今年首6个月,白米及稻米工业将取得显著进步。

部长莫哈末沙布说,该部致力改革白米及稻米工业,这包括完成马来西亚竞争委员会(MyCC)对马来西亚白米与稻米工业的研究。

他说,该研究分析该工业的生产因素及治理,以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公平做法或市场垄断。

“研究结果于去年12月17日成交给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内阁委员会,该报告属于马来西亚竞争委员会。”

“白米及稻米工业的改革在进行中,农业及粮食安全部致力于采取必要措施,以建立长期性的公平、更透明、永续系统。”

他代表该部门在总结辩论环节中,如是指出。

莫哈末沙布说,为减少自然灾害对稻米农作物构成的影响,必须即刻采取行动,同时强调此举增加国家稻米库缓冲库存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目前,白米总库存为91万7937公吨,这包括国家白米库存的20万公吨,及贸易库存71万7939公吨,这量足够满足4.59个月的全国需求。”

“此库存在需要时,依据当前情况如全球白米价格波动及供应链中断等,可进行审查及补充等。”

他说,农业灾难基金今年已增至2500万令吉,相比去年的1270万令吉。无论如何,最高援助率维持50%。

“政府不排除未来或依据灾害损害度,国家财政能力,与现有援助机制,重新评估援助率的可能性。”

他说,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将于2月27日,在吉打州启动农业灌溉和排水的基设项目。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