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影响力扩大 大马须审慎应对中资依赖

吴林泰
(吉隆坡17日讯)经济学家提醒,随着中美贸易战升温,中资存在感越发显著,过度依赖中资可能带来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挑战。
马大商业与经济系副系主任吴林泰博士建议,政府应调整政策,强化投资框架,以平衡外资带来的潜在风险。
他在《特朗普贸易战及其涟漪效应:中国在大马经济格局中的角色》一文中指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以高关税和不稳定政策为特点,已对全球经济造成广泛影响。
“贸易战的影响已超越中美双边贸易,大马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在这场变局中既迎来中资带来的机遇,也需面对相应风险。”
近年来,中国在大马的投资规模显著扩大,引发外资对大马经济影响的讨论。
吴林泰表示,政府已敦促中国企业避免将大马作为转运中心,以绕开美国关税。
根据大马投资发展局2024年投资报告,大马批准的投资总额为3785亿令吉,较前年增长14.9%。
其中,外来直接投资占总额45%,中国以2820亿令吉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的3280亿令吉和德国的3220亿令吉。
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高价值行业。
吴林泰表示,虽然这些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但也给本地企业带来竞争压力,尤其在电子、建筑材料和钢铁行业,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市场份额缩小,并加深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3策略应对
他强调,尽管中资带来经济效益,本地企业仍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包括:
1.供应链多元化——拓展新市场,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以降低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
2.增强自主研发——推动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减少对外部技术的长期依赖。
3.建立投资风险评估机制——监控外资投资模式,保障大马经济主权。
由于中国影响力不断增强,他建议政府调整并改进招商引资政策,以平衡机遇与潜在风险。
其中,提供本地合作的投资奖掖、加强技术转让协议、为雇佣本地专才的公司提供财政奖掖等。

重塑劳动力市场格局
吴林泰也指出,中资企业更倾向聘请中国籍员工担任关键管理和技术职位。
调查显示,约36.3%的中国企业在大马的高管岗位由中国籍人士担任,原因包括语言障碍和技术能力差距。
他建议政府和企业推动本地人才培养,包括提供税收奖掖、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以及推动跨境人才交流,让本地员工有机会进入中国企业实习,提升国际业务能力。
他指出,中国投资正在重塑大马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科技行业。
“预计去年我国批准的投资,将创造超过20万7000个就业机会,但大马正面临数字科技人才竞争力排名下滑状况,本地劳动力料难以满足行业需求。”
他认为,为弥补差距,适应新就业趋势,大马须采取积极措施,如扩展技职教育培训项目、推动大学与企业紧密合作,增强高增长领域实习和培训机会,并为高科技等关键行业毕业生提供财政奖掖。
白虾出口跌67%万人失业 洪都拉斯望重返台湾市场

中国政府与洪都拉斯建交时曾承诺大规模采购白虾,但2年过去仍未兑现。(示意图/取自中国央视新闻)
(特古西加尔巴2日讯)洪都拉斯2023年3月与台湾断交后,白虾产业陷入困境,失去台湾市场加上中国迟迟未兑现大规模采购承诺,使得出口暴跌67%,更导致逾1.4万名工人失业。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表示,政府正寻求重新接触台湾市场。
雷纳3月31日接受当地美洲广播专访坦言,因未能打开中国市场,政府正寻求重新接触台湾市场的可能性,以挽救白虾产业,同时盼能与韩国合作,取得输入的卫生许可,拓展市场机会。
据洪都拉斯全国水产养殖协会(Andah)数据,断交台湾后短短2年来白虾出口暴跌67%,全国逾一半养殖业者倒闭。过去台湾采购量占洪都拉斯白虾出口的40%以上,但外交转向后未能如预期实现市场转移。
中未兑现采购承诺
报道提到,中国政府与洪都拉斯建交时曾承诺大规模采购白虾,但2年过去仍未兑现。中国企业2023年6月曾赴洪都拉斯考察,声称计划采购250个货柜,但最终仅进口一个货柜作为展览用途,令全国水产养殖协会直言中方态度“粗鲁并且令人厌恶”。
当地《新闻报》(LA PRENSA)还指出,中国去年一整年仅采购2个货柜的白虾,今年2月中才买了另外2个,代表建交2年来仅采购4个货柜,远低于最初承诺的数量。
同时洪都拉斯对中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据洪都拉斯中央银行(BCH)数据,2024年洪都拉斯对中国出口额仅3590万美元(约1.6亿令吉),而中国对洪都拉斯出口额则高达25.5亿美元,贸易逆差逾25亿美元(约111亿令吉),2023年7月展开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陷入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