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质疑 燃油补贴和增税繁琐不实际

蔡瑞友(左上)与嘉宾一同线上点评2025年预算案,右上为聂万诺、下方分别是克里斯迪(左)和卡梅罗(右)。
(吉隆坡7日讯)在MARC的2025年财政预算案专题研讨会上,财政部官员努力捍卫政府谨慎落实RON95针对性补贴,和拒绝落实消费税的决定,但遭到市场人士的提出质疑。
针对RON95针对性补贴机制,财政部财政与经济司司长聂万诺在研讨会上指出,有关机制可能会效仿柴油补贴制度,但同时也探讨其它新机制。
“引入电子钱包扣账的机制也是鉴定符合人群的方案之一,这样所省下的资金就能用来加强经济和减少债务。但目前政府仍在针对可行方案进行讨论,将在适时对外公布。”
然而市场教育中心(Centre of Marketing Education)总执行长卡梅罗认为,政府在针对性燃油补贴上实施的机制难以具象和实施,因而更倾向以市价而定的燃油机制,再对有需人士给予现金券的方式方为更实际。
卡梅罗同时也认为,我国现有的税收机制缺乏完整性,而消费税对大马而言才是更有效率的税收机制。
“大马的8成的税收是由T15群体支付,在我看来这机制多少有欠公平性,而GST便能达到公平征税的目的。”
对此聂万诺解释,全新的股息税制和销售与服务税扩张,都是扩大税收来源的措施,并指政府在制定措施时,都会以人民福祉为着想,尽可能减轻对家庭造成的负担。
另一方面,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高级主权风险分析师克里斯迪也提醒,当一个国家所背负的债务越高,其所伴随的风险也相应越高。
“所以,政府的减债措施其实有助于降低大马的面料的债务风险。”
视频推荐 :
推广RON95针对性补贴前 需厘清油站执法机制

艾米祖哈兹米
(吉隆坡6日讯)经济学家认为,尽管大马卡已被证实可作为发放慈悯基本援助金的有效媒介,但在推广用于RON95汽油针对性补贴之前,仍需进行全面测试,并厘清在油站的执法机制,以确保补贴精准发放。
吉隆坡大学(UniKL)商学院副教授兼经济学分析师艾米祖哈兹米博士指出,公众需要知道,当受惠者在油站使用各自的大马卡时,执法机制将如何运作。
他强调,目前这项方法仍未被大众所熟知,因为据了解,如果没有先进行试点测试,政府将不会实施这项补贴分发系统。
无论如何,他对此事仍保持乐观,并相信这项最大型的RON95针对性汽油补贴会顺利推行,因为此前的慈悯基本援助金的发放取得良好的成效。
他接受《每日新闻》访问时表示,大马卡作为配合其他系统的中介工具,已在发放针对性援助方面展现出成效,也显示出其在未来分发RON95针对性汽油补贴上的应用潜力。
确保真正需要者获益
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日前表示,大马卡在慈悯基本援助金发放中已初见成效,目前该援助计划已扩大至540万名受惠者,所有现金援助均通过大马卡作为发放媒介。
他说,过去两周,已有超过3500家商店与超市接受有关援助项目的支付方式,进展非常顺利,并认为,若用于RON95汽油补贴,大马卡在机制上也不会有任何差别。

依旺
对此,艾米祖哈兹米表示,因为大马卡具备先进技术与安全功能,包括生物识别数据,是政府实施有针对性补贴的理想工具,所以政府才有信心预计RON95针对性汽油补贴的发放能顺利进行。
“大马卡早已超越基本的身分识别,不仅可储存指纹与面部识别数据用于安全验证,还整合了驾驶执照信息,使持卡人无需额外携带实体驾照。此外,它还可储存基本健康资料,供医疗用途参考。”
他说,大马卡也被广泛用作电子钱包,例如里头的Touch 'n Go功能,可作为大道过路费、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停车费等用途。
与此同时,北方大学(UUM)经济、金融与银行学院(SEFB)研究中心高级讲师依旺博士表示,当前采用大马卡系统是合理的做法。不过,更重要的是确保真正符合资格的人能成功获得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