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关税如何影响大马? 3种可能性·后果大不同

吴美玲
(吉隆坡2日讯)大华银行(UOB)全球经济与市场研究分析指出,美国新关税对大马带来的实际影响,将取决于马美双方的谈判进展,以及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这些贸易限制。
大马大华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美玲和大华全球经济与市场研究经济学家陆晓婷(译音)在报告中表示,我国坚持在关税战中保持“中立立场”,并计划通过扩大贸易市场、增强供应链韧性及推动本地化发展来降低风险。
两人分析我国可能面临的3种关税情况。其中最乐观的情况,是美国对特定行业或大马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低于10%的关税。
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能采取有限或较温和的反制措施,留有谈判空间,而我国不会受到报复性关税的影响。
“全球经济正处于软着陆阶段,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全球金融环境相对稳定,尽管仍存在波动。”
她们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大马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将放缓,但总体影响仍可控。区域经济体因规模经济带来的价格竞争将保持健康,且供应过剩的情况有限。
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于美国时间2日晚上(大马时间3日凌晨)宣布对美国面对最大贸易逆差的15个国家或地区(特朗普统称为“肮脏15国”)实施对等关税,大马在这份名单中位居第12位,美国对大马的贸易逆差达248亿美元(约1099亿令吉),而中国则以对美国高达294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高居榜首。
所谓“肮脏15国”,是指美国面对最大贸易逆差的15个国家或地区。
我国保持中立立场
不实施报复性措施
在中度风险的情况下,美国对大部分行业或大马出口商品征收10至30%的关税,涵盖了汽车、金属、半导体和制药行业的特定关税。
“主要经济体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但仍有谈判空间。我国会保持中立立场,不实施报复性措施。”
尽管全球经济正经历软着陆,美国经济可能会放缓,甚至在某一阶段出现技术性衰退。
在这种情形下,全球金融环境依然稳定,但波动可能加剧。
大马对美出口将出现下降,且受到较大次级影响,如供应过剩加剧和来自区域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价格竞争,对本地企业造成一定压力。

陆晓婷(译音)
最悲观情况下
美征超过30%关税
最悲观的情况下,美国对所有我国进口商品征收超过30%的关税。
“这将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谈判空间缩小。全球和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金融市场将受到连锁反应的影响。”
我国的出口将因而大幅下降,全球贸易普遍萎缩。由于供应过剩和全球范围内的激烈价格竞争,本地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电气与电子产品出口额40%
是马对美出口支柱产业
经济学家指出,基于大马对美贸易的现状、平均关税差距及各类产品的进口份额,电子电器、橡胶制品、家具及光学与科学设备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大华银行早前的另一份报告指出,电气与电子产品占我国总出口额的约40%,是大马对美国出口的支柱产业。
大马目前也是亚洲第三大对美出口电气机械和设备的国家。此外,我国橡胶产品占对美出口总额2.9%,家具占3.5%,而光学与科学设备则占9%。
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史蒂芬英尼斯向《商业时报》表示,美国正重新启动贸易战策略,并已将大马列入“肮脏15国”实施“对等关税”名单,让我们面对直接风险。
“最大的风险来自电子电器行业。该行业占马来西亚出口总额的40%,其中包括高价值的半导体和直接出口到美国的电气机械。
“这不是一个边际风险问题,主要是马来西亚是美国第三大亚洲电子产品供应国,任何关税措施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英尼斯指出,如果橡胶制品、家具和光学设备也被纳入关税范围,多个高价值行业将受到影响。
他说,如果关税维持在10%以下,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但整体影响仍可控。
“但如果关税提升至10至30%或更高,将带来严重压力——出口下降、库存激增,并可能影响马来西亚的贸易平衡。
“若关税超过30%,影响将更为系统性。企业不可能迅速转向国内市场或找到新买家,除非愿意大幅降价。”

史蒂芬英尼斯
除了关税
贸易限制或涉其他方面
英尼斯提醒,除了关税,贸易限制还可能涉及其他方面。
他指出,美国政府的保护主义立场愈加明显,而马来西亚被列入“贸易顺差国”名单,可能面临非关税壁垒、监管收紧,甚至具体的合规要求。
“作为2025年东盟(ASEAN)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正在筹备与美国的峰会,以积极应对关税问题,这是一项务实的外交策略。”
“然而,真正的谈判将通过双边会谈进行。大马能否获得关税豁免?或许有可能,但很可能需要做出让步,以换取更宽松的条件。”
官方正制定应对策略
英尼斯透露,大马电子电器行业已被政府纳入高层讨论,表明官方正在制定应对策略。
“从投资角度来看,在局势未明确前,我会减少对马来西亚出口行业的投资。
“这不只是噪音,还是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的重大风险。如果你在电子电器或橡胶行业有投资,现在是考虑对冲或退出的时机。”
美国新关税的3种潜在情况及影响:
最乐观情况:美国对特定行业或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低于10%的关税。
中度风险情况:美国对大部分行业或我国出口商品征收10至30%关税,涵盖汽车、金属、半导体及制药行业。
最悲观情况:美国对所有大马进口商品征收超过30%的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谈判空间缩小,全球及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金融市场受到冲击。
【1MDB案】黄宗华虽获美保护令 不能约束大马法庭
(布城23日讯)高庭裁定,虽然美国纽约东区法庭向高盛集团前银行家黄宗华发出保护令,惟这对我国的法庭不具约束力,后者可接受问话,也可出庭供证。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涉及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洗黑钱和滥权案今日续审。
法官科林是针对黄宗华的代表律师陈福泉申请展延黄宗华接受问话和出庭供证的日期,以便向美国法庭入禀申请更改保护令一事,做出上述裁决。
他说,我国法庭受到自身管辖权的约束,不受任何其他外国司法管辖。
“此案涉及公众利益,审讯拖延太久了。本庭不准备等待任何更改保护令的申请,也不愿等待(美国)法庭的裁决,因为外国法庭在我国法庭不具管辖权。”
科林也指出,是否接受问话,取决于证人是否同意,不能强制证人接受问话。
较早前,陈福泉告诉科林,其律师事务所在本月21日接获通知指黄宗华接获庭令,以便在今日接受问话,如有需要,则被传召为此案出庭。
陈福泉说,对此,他已和黄宗华在美国的代表律师接洽,后者向他递交由美国纽约东区法庭在2019年7月23日向黄宗华发出的保护令。
律师:不利于美国法庭上诉
陈福泉阐述,在此保护令下,黄宗华被禁止接受其他案件的问话及出庭供证,这涉及黄宗华在美国庭审中,控方向黄宗华及其辩方团队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不能被披露)。
“这项保护令迄今仍然有效,适用于黄宗华以及整个辩护团队。因此,美国的律师建议向纽约东区法庭提出动议,申请更改保护令,允许我的当事人(黄宗华)就此案接受问话及作为证人出庭供证。”
陈福泉指出,根据美国律师的说法,在这项保护令下,若黄宗华被迫就此案接受问话及出庭供证,那么黄宗华或将面对刑事制裁。
“我的当事人(黄宗华)面对的案件目前尚在美国法庭上诉中,还在等待裁决。因此,如果违反这项保护令,我的当事人可能会在美国的案件上诉中面对不利。”
他说,美国律师因此提出申请更改保护令的建议,那么其当事人就不会被禁止接受问话或供证。
“因此,我要求法庭展延黄宗华接受问话和出庭供证的日期,以便向美国法庭入禀申请更改保护令。”
陈福泉也强调,问题不在于黄宗华是否拒绝接受问话或出庭,而是黄宗华若违反保护令,可能面对刑事制裁。
“这对我的当事人(黄宗华)是非常不公平的。”
沙菲依:黄宗华供证不应被起诉
针对沙菲依建议科林援引证据法令第132条文,以便让黄宗华为此案供证时自由发言,且不能基于后者的供词对他提起任何起诉一事,陈福泉表示,若届时出现问题,黄宗华则须独自面对。
黄宗华于2019年5月被引渡到美国,在当地法庭面对与1MDB有关的刑事指控。
2024年3月,他在美国法院被裁定贪污罪成,被判监禁10年。同年10月,警察总长丹斯里拉扎鲁丁指出,黄宗华已被引渡回马,在国内协助警方的调查工作。
黄宗华曾是高盛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银行业务的负责人,他是唯一在1MDB丑闻中受审的高盛银行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