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集团:人数没传闻多 12马航工程师跳槽新航

(吉隆坡13日讯)马航母公司大马航空集团(MAG)证实,马航确实有工程师流失到新航旗下飞机维修公司新航工程公司(SIAEC),但为数不多。
大马航空集团董事经理拿督依兹汉依斯迈接受《商业时报》访问时说,我国航空公司仅有12名工程师跳槽到新航工程公司,出走数量并不像外界声称的那么多。
自大马民航局在6月24日至28日审计后,有传言指新航工程公司正在挖角马航的工程师。审计结果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马航工程服务部门的411名合格工程师中,已有63人离职。
新航工程公司于去年9月通过大马子公司Base Maintenance Malaysia,在梳邦开设一家维修、修理和大修(MRO)设施中心。
新航工程公司早前表明,该公司在大马的招聘工作,符合公司的营运人力需求和投资战略,其招聘活动是通过公开方式进行,确保招聘过程公平且透明,符合本地法规和行业标准。
该公司也说,其位于梳邦的工厂于去年9月启动以来,一直与大马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例如ADMAL航空学院和APR航空培训中心,以培养大马人才。
培养新血应对挖角
依兹汉依斯迈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国际的维修、修理和大修企业在我国设立办事处,对于包括大马航空公司在内的飞机工程公司而言,培养新人才来支持就业需求非常重要。
“有新的人才也能防止航空公司和维修、修理和大修公司之间相互挖角工程师,进而产生连锁反应。(互相挖角)对各方都不是双赢的解决方案。”
马航正与大马多所技术学校合作,每年培养新的飞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我们每年大约栽培60至70名工程师,以及约100名技术人员。”
自担任大马航空集团董事经理以来,依兹汉依斯迈亲自重组马航各部门82项重大任务,一些改革包括餐饮服务、飞行员、机组人员、商业、财务等。
他补充,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重组,并且已重组了许多业务部分:“工程单位受到长达40年的文化影响,这是航空公司最难改革的部分。”
视频推荐 :
航委会:去年下半年接2613宗 99%投诉针对航空公司
(吉隆坡22日讯)大马航空委员会调查显示,去年下半年当局所接获投诉中,有99%是针对航空公司,1%则关于机场服务。按航空公司计,马航的投诉最多。
大马航空委员会第17期《半年消费者报告》显示,对于航空公司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航班取消、延误和重新安排,占总投诉量的53%。
投诉增34%
根据报告,去年7月至12月期间,该委员会共接获2613宗投诉,较2023年同期的1948宗增加34%。
所有投诉中,有2581宗或99%针对航空公司,其余32宗或1%涉及机场服务。

按航空公司计,马航的投诉最多(921宗),其次是亚航611宗,巴迪航空437宗。
至于以每100万名乘客计,飞萤航空接获最多投诉,为256宗,其次是马航142宗、巴迪航空111宗。
机场方面,吉隆坡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共收到13宗投诉,为全国之最;2号航站楼则有6宗投诉,投诉大多与机场设施有关。
国内航空公司
达30天内解决投诉目标
对于投诉处理,国内航空公司,包括亚航、亚航长途、巴迪航空、飞萤航空、马航及飞翼航空都达到30天内解决90%投诉的目标。
相比之下,外国航空公司的处理率为54%,显示仍有改善空间,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此外,涉及机场的32宗投诉也在30天内解决,反映出机场正努力应对消费者问题。
报告指在收到的所有投诉中,99%已成功解决,其中37%案件中的航空公司最终改变态度,作出对消费者有利的决定。
准点率方面,亚航、亚航长途、巴迪航空及马航的国际航班未达标。国内航线方面,马航在10月至12月达标,亚航长途则在8月至11月间达标,其他航空公司未达标。
根据航委会设立的准点率指标,每月须有至少85%航班在预定起飞时间15分钟内出发。
此外,该委员会也通过“机场服务质量框架”(QoS)监督大马机场服务表现,涵盖28项服务质量指标。
自去年首季起,航委会在官网上发布此表现数据。
目前受监管的机场包括吉隆坡国际机场1号及2号航站楼、亚庇国际机场、浮罗交怡国际机场、古晋国际机场、美里机场和新山士乃国际机场。
该委员会计划于今年将该框架扩展至梳邦机场、槟城国际机场和亚庇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