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渠道·现金流·营运成本 中小企遇3阻力难晋升

哈迪依布拉欣
(吉隆坡1日讯)大马中小企业银行代主席兼总执行长拿督哈迪依布拉欣指出,国内中小企业仍面对各种挑战,这些挑战阻碍他们晋升至中型企业,或是打入海外市场。
他表示,中小企业面对的主要阻力包括融资渠道有限、长期存在的现金流问题,以及营运成本增加。
他解释,这些挑战源于缺乏抵押金和有限的财务纪录等因素,导致他们难以获得必要资金支持。
根据《每日新闻》报道,中小企业银行2024年下半年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报告显示,包括微型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日益受到成本上升压力所挤压。他说,随着进出口活动增加,商业也面对汇率波动的风险,若无法有效控制,可能会影响利润率。
“随着风险投资、众筹股权融资和绿色融资等替代金融工具的使用日益增多,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融资格局不断蓬勃发展。”
他说,这些解决方案对于弥补融资缺口、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本,使其在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中更具创意及维持竞争力。
哈迪表示,在意识到中小企面对各种障碍,中小企业银行将继续致力于加强相关企业生态系统,以实现政府的愿景。
他解释,银行今年的重点将放在关键策略支柱,包括可持续和负责任的融资、内部流程稳定和提高营运效率的数字化努力。
“中小企业银行将扩大融资支持和非融资援助,目标是批准逾30亿令吉融资。”
他说,该银行将优先在策略性领域如土著、清真食品、科技、环境、社会与监管(ESG)和旅游业等,为微型及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包容。
他说,此举旨在支持国家经济增长,在今年及未来强化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不能再观望 ESG成企业生存关键
报道:李琇云
(吉隆坡20日讯)“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本地中小企业不能再观望!”
大马环境、社会和监管公会总会长拿督谢国雄博士说,ESG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市场的入场券。若中小企业在ESG发展上出现迟滞,可能导致他们在国际市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直击当前商业生态的核心矛盾。
根据2024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大马ESG领域的表现在东南亚属中等水平,落后于新加坡和越南。尽管全球供应链、融资市场及消费趋势均以ESG为核心标准,但超过90%本地中小企业仍缺乏明确的ESG实践方向。
谢国雄指中小企业ESG转型步履维艰,三大障碍成掣肘:
·认知断层:
多数业者未真正理解其长期商业价值,甚至误以为这只是“口号”或额外成本。
·资源匮乏: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与人才短缺,难以负担ESG认证、技术升级及永续发展相关投资,高额成本成为最大障碍。
·政策脱节:
政府就ESG的支持措施有限,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实践指引与补贴机制,导致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方向与动力。

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加速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银行纳入风险评估框架
谢国雄说,银行和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支持ESG评级较高的企业,因他们认为,这类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具备更强的永续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机构已将ESG纳入风险评估框架,良好的ESG绩效能降低长期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发展能力。”
他指许多企业已通过ESG战略实现永续发展与盈利能力的双赢。对于尚未开展ESG实践的企业,可以从小处着手逐步推进,包括可从资源优化、减少浪费、提升员工福利等“低成本、高影响力”的措施开始。
目前全球政策与市场趋势正加速ESG发展,欧盟也预计每年需投入1.5兆欧元以推动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凸显ESG已成为全球商业生态重要一环。

谢国雄
大企业纳入供应链遴选标准
无法适应规范恐被淘汰
高耗能行业ESG标准升级,大马中小企业该如何抓住供应链商机?
随着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ESG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永续表现正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谢国雄说,可再生能源是ESG体系下的重要领域,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加速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碳排放率。业者可通过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帮助数据中心优化能源结构。
另外,数据中心高能耗问题也催生了对节能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的需求。高效制冷系统、智能电源管理和能耗优化方案,有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业者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谢国雄指随着ESG监管趋严,企业对碳排放管理的需求逐渐上升,供应链中的企业需具备碳足迹追踪和管理能力,以满足国际ESG规范。
面对ESG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考量因素,他认为中小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包括提升ESG运营标准,以符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合规要求,并加强ESG信息披露,满足市场及合作伙伴的预期。
“越来越多国际大企业已将ESG纳入供应链遴选标准,无法适应ESG规范的中小企业不仅会失去融资机会,还可能被市场淘汰。”
他以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为例,ESG不合规的企业将被征收20%额外关税,而大马中小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额外关税成本可能成为沉重负担,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谢国雄坦言,大型企业为了维护ESG声誉及合规性,倾向于选择符合ESG标准的供应商。对于依赖大企业订单的中小企业而言,若无法满足ESG要求,可能面临失去合作机会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