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大马职场“毒性”严重 近六成员工考虑辞职

(示意图/取自Canva)
(吉隆坡25日讯)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马来西亚职场文化不健康的问题正促使员工离职。
Randstad 2025年职场监测(Workmonitor)调查发现,59%的大马员工表示,如果公司存在“有毒”文化,他们会考虑辞职,这一比例在亚太地区最高。
此外,4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一家公司没有积极营造正面的职场氛围,他们不会接受这份工作。其中,Z世代(59%)和X世代(50%)对此尤为敏感。
调查还发现,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对员工留任影响巨大。
每两名受访者中,就有一人会因与上司关系不好而考虑辞职,婴儿潮一代员工更是高达66%。
缺乏归属感也是促使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发现,61% 的受访者因缺乏归属感考虑离职,Z 世代中这一比例更高,达 28%。
不过,调查也指出,良好的职场关系能提升工作效率。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和同事建立联系(91%)以及拥有归属感(93%)能让他们表现更好。
人际关系影响去留
值得注意的是,3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接受较低的薪资,换取良好的职场友谊。这种倾向在Z世代(37%)和婴儿潮一代(44%)尤为明显。
另外,大部分员工认为,在办公室工作比远程办公更容易建立人际关系。91%的受访者表示,面对面沟通有助于建立联系。
但矛盾的是,4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被强制要求回到办公室,他们会考虑辞职,这一比例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升至47%。
任仕达大马区域总监法赫纳因表示,打造正向的职场文化,不只是让员工待得住,更要让他们愿意投入工作。
“当员工感受到信任,并喜欢和同事共事时,他们会更愿意付出。虽然建立这种职场氛围需要灵活性和耐心,但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
他强调,弹性工作模式仍然是员工的核心诉求,强制要求回办公室,可能会成为他们离职的原因。
“如果员工能理解公司的调整理由,他们更有可能接受变化,并期待与团队合作。因此,公司和管理层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员工自然而然地建立联系,以提升团队协作和整体工作效率。”
时间效率就是金钱 外企眼中的大马速度
【外籍高管·大马职场】(中篇)
报道|郑美励 摄影|黄志强、受访者提供
当急惊风遇到慢郎中,怎么办?究意谁被谁所改变?是急惊风放慢了速度来迁就慢郎中,还是慢郎中提高速度来配合急惊风?今次从外籍高管人员,了解马来西亚职场的“速度”文化特性,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或者改进自己!
在万事讲求快的时代,马来西亚社会依旧保持着慢悠悠的步调,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不少外国博主以此“大作视频”,剧作一般是先投诉大马办事效率低、慢,然后再来个大反转,解读为正是这种慢节奏生活,造就大马人的高幸福感,甚至影响在此定居的外国人的心态也随之宁静平和。
短短几分钟的影像,映照出外国人眼中的大马速度,也可能是大马工作文化的缩影。

埃里克(汉堡CTOS数字执行董事兼集团总执行长)
从效率至上变共识为王
哥伦比亚人埃里克汉堡来马已经第四个年头,比较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美国,他形容最明显差异是决策形成过程。
初到大马,职场层级分明(意即上级或主管的指示,员工会去执行)令他印象深刻,但他发现在此地,唯有取得共识,大家都同意“这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事情才能真正被落实;若人们不了解也不认同该决策如何制定、缺乏共识,即使已经下达指示且大家表面上都接受了,事情依旧不会被执行。
“我个人最初面临的挑战便是渴望立即看到成果,但在这里,事情的进展并非如此迅速,必须经历一个建立共识的过程。一旦达成共识,执行的效率就会很高。”
在大马共识很重要
共识,反映出东西方个人优先还是集体优先的思想差异。
“在美国,你做出决定,别人怎么想并不重要,你直接去执行,如果取得成果,你就会受到表扬;在这里,你做事的方式大家是否都认同,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了达成共识,他在前期需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沟通和协调,这也意味着,决策和执行过程稍嫌缓慢。但他也说,由于包含更多人意见,因此最终的决定往往更周全甚至更好。
“但这需要时间,所以,当人们抱怨大马节奏慢的时候,这是真的。这里的节奏确实慢,但这是有原因的。
天花板漏水做3次
尽管已经渐渐适应,但这不表示他不会感到挫折。某天他发现天花板漏水,第一次是维修人员来确认问题存在,第二次维修人员带上司再度确认问题,第三次才真正动手修理。
这令他十分不解,为什么不可以直接修理?
“为了解决这个简单的漏水问题,竟然要一系列讨论。如果需要建设新网站,需要多人参与讨论是合理的,但是某些事情应该更加敏捷地处理,这种平衡恰恰是马来西亚文化中所缺失的。”
埃里克指出,大马的节假日天数似乎比拉丁美洲国家更多,再加上达成共识需要时间,进而影响整体生产力。当然,还是那句老话: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完成,只是节奏不同。
小诉讼变大新闻?
去年3月高庭针对一起诉讼案裁定CTOS必须赔偿一名女商人20万令吉。这件事倘若发生在国外,大概就是小事一件,埃里克解释,许多消费者对自身信用评分持有异议或声称信息存在错误,遭遇诉讼是这一行业的常态,也是在任何国家都可能发生的正常法律程序。
然而,这次判决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本地激起轩然大波。媒体争相报道,公司股价应声下跌,监管机构介入调查,让他上了一堂文化冲击课。
大马注重企业形象
为此,埃里克有了新的领悟,“形象在这里非常重要,比其他国家更重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冲击!”
他为此花费数月时间与媒体、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沟通,耐心解释来龙去脉,以平息风波。(编注:该判决较后在上诉庭被推翻,CTOS无需赔偿。)
在尝试融入本地生活与工作文化的过程中,埃里克也为公司注入新气象。
“在提升业绩上,透明化管理和明确责任归属,至关重要。”
他在加入公司初期,关键绩效指标不多(整体财务数据例外),评估各业务的实际运作情况和绩效时遭遇困难。他与各团队合作建立一套衡量指标体系并加以图像化。随后,开始每天向全体员工公开相关信息,适时展示各项业务的绩效表现,并在公司各处设置屏幕展示关键指标。
3成果很满意
这种改变带来3个效果:
1、提高全体对公司营运状况的认知;
2、统一全体员工对公司重要事项的理解;
3、明确各项目和结果的责任归属。

美国,先工作;大马,先喝咖啡!
对于过去逾30年生活和工作足迹集中在美洲国家如哥伦比亚、巴西、墨西哥、美国等国的埃里克来说,来马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多元文化、宗教、种族、美食、大马式英语……交织着新鲜感与冲击,最初确遭遇困难但渐入佳境。
他笑言,若下个职位在欧洲、非洲或其他任何地方,自己会更加开放,更容易适应那些环境。
“当你身处舒适区时,比如你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行业、和同一群人一起工作,你的学习往往不会那么深入。强迫自己走出来,去到全新的环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长。”
譬如看到了不同的人如何思考,这让自己走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时更加灵活,对世界也抱持更开放的态度。
保留文化和谐并存
对他来说,大马独特之处是4个主要文化(含西方文化)各自保留鲜明的特色并且和谐并存,所有人庆祝每个节日,与他曾经居住过的国家有明显不同。例如美国文化虽然很多元却又高度统一,无论拥有怎样的背景,行为方式大同小异。
“在美国,没有闲聊,直接谈工作。会议结束,我不想和你共进午餐。在这里,谈生意前,华商会说‘先去喝一杯吧’或是‘我们去makan-makan吧’。这里不单仅有工作,还有美食、文化交流和生活的乐趣,这种平衡非常好。在大马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经历之一。”
【快问快答】对大马劳动力的期许?
埃里克:第一,决策过程。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如此多共识,这会降低执行速度;第二,特定领域如数字、网络安全、IT领域,本地人才难寻,我不得不把一些工作外包;第三,生产力与生活方式的平衡。如果能够因为更高效的决策而提高生产力,那将提升竞争力。
【快问快答】在大马展开业务的机遇、挑战?
埃里克:业务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这里的经济在增长,商界对潜在商机持开放态度,发短信或打电话给任何公司的总执行长,他们都会接听,不像有些国家的人抵触陌生来电。
当然,挑战在于如何确定优先事项,因为你需要决定如何投资,投资多少资金,以及以多快的速度部署资本。所以,关键在于确定在哪里投资能够获得最大的回报。

李璞(ACO Tech总执行长)
融入异乡尊重习俗
早在2019年9月,当马来西亚的智能汽车互联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由宝腾、中国亿咖通科技和Altel Communications合资成立的ACO Tech私人有限公司便已应运而生,致力于发展车联网科技及相关产品。
作为中国智能汽车互联平台的深度参与者,李璞正是肩负着开拓新兴市场的使命,从中国来到大马出任ACO Tech总执行长,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为大马甚至是东南亚市场打造车联网生态系统。
初来大马,两件事令他耳目一新。其一,大马假期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并未比中国多出太多,其二,在公共活动为回教徒安排祈祷场所和清真食品等细节,对他是全新体验,也体会到大马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3大秘笈调适自己
人在异乡当高管,首要任务当然是融入。
李璞有3大秘笈调适自己,首先,秉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学习不同族群的文化习俗,以利沟通与合作;其次,参与羽球、足球等团队活动,增强与同事间的联系;接着,阅读大马历史书籍,帮助他深入理解本国发展历程和多元文化的根源。
努力融入本地职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也为公司及员工带来改变与革新,譬如:
1、给予员工和股东充分的尊重;
2、在与外方合作时,需要清晰地向员工和股东说明合作的益处。以技术转移为例,这意味着要持续地为本地员工提供全面的技术讲解和培训,确保他们充分掌握相关技术;
3、持续引导团队思考“什么才是对的事”并鼓励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
4、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与员工一起从顶层逻辑、各方利益、清晰的目标和效率优先4个维度进行探讨,形成结论后坚决执行,并在事后进行回顾和改进。

巧妙平衡效率与规范
谈到大马员工,他给予良好评价,指绝大多数表现出色,勤奋、谦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其次,若和中国相比,大马员工的效率看似有点慢但实际并不差。
“尽管我们在做事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最终我们仍然会达到相同的结果。”
他坦言,在大马工作和生活的挑战是,其实是效率与规范,孰先孰后的理念差异。
“中国人在明确要的结果之后先行动,在过程中逐步修正,以保证合法合规,但大马会先考虑全流程的规则规范,然后再行动。”
这种“效率优先”与“规范优先”的差异,成为他需要巧妙平衡的关键。
角色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增加,从接下来马开疆辟土的挑战开始,李璞就比在中国时更加努力,更要事事以身作则。而这也意味着工作更加繁忙,对家庭的照顾也有所减少。但大马社会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令他印象深刻,打趣的说:“因此,我也需要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个新的节奏。”
【快问快答】在大马工作和生活,最大的收获与最不好的体验?
李璞:最大的收获在于思考和评价模式度变得更加维度和客观,整个工作模式也更加国际化。
然而,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造成一个国家较多的负面信息流放出去,外界的片面化理解给我造成很多困扰。
【快问快答】在大马展开业务的机遇、挑战?
李璞:第一,车联网市场及业务从零开始;
第二,用户会比较车联网与互联网的功能,而非车的驾驶与乘坐功能;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建立。建议应该由政府引导、重点车厂参与,共同建设行车安全、数据安全及技术引领性的汽车智能化发展环境。
下期预告:澳洲人与韩国人对在大马的生活与职场又如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