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资产规模达1.25兆 EPF去年投资收入744.6亿

(吉隆坡1日讯)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雇员公积金局(EPF)的总投资收入达744亿6000万令吉,展现出稳健的投资表现。其中,传统储蓄贡献635亿9000万令吉,回教储蓄则贡献108亿7000万令吉。

公积金局主席丹斯里莫哈末祖基今日发文告指出,截至去年杪,该局的投资资产总额达1.25兆令吉,而其中的63%是投资于国内市场。

他说,国内投资贡献370亿2000万令吉的收入,占总投资收入的49.7%,为该局的整体投资收入提供稳定性。

“全球资产创造374亿4000万令吉的收入,占总投资收入的50.3%。”

自2024年1月起,公积金局已全面分离其传统储蓄和回教储蓄的投资组合。

该局指出,此举使每个投资组合皆能够通过独立的战略资产配置,长期优化回报。

投资组合的独立体系也提升多元水平,确保回教储蓄和传统储蓄的资产在不同类别、地区、市场和行业中得到合理分配,以实现可持续回报。

在2024年,股票资产类别在扣除减值损失后贡献497亿9000万令吉,占公积金总投资收入的67%,投资回报率为9.90%。

公积金局说:“这一收入增长超过2023年所录得的390亿1000万令吉,主要得益于基金经理在市场波动期间采取的灵活战策略,以及在各股市中的强劲表现。”

上市公司股票在2024年的减值损失总额为7亿2000万令吉。

私募股权投资占股票投资总额的近10%,其投资回报率达11.33%。

公积金局说,固定收益工具仍然是基金保持稳定回报,并缓解短期市场波动影响的重要支柱。

该资产类别主要由大马政府证券组成,在2024年贡献219亿1000万令吉,占公积金总投资收入的29%,投资回报率为4.27%。

公积金局说:“这一收入较2023年的197亿4000万令吉有所增加,与资产规模的增长保持一致。”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收入为16亿4000万令吉,按固定汇率计算,投资回报率为5.13%。

货币市场工具的收入为11亿2000万令吉,投资回报率为1.89%。

该局说:“由于这些投资大多以非令吉货币计价,因此随着令吉兑美元走强,其整体表现受到外汇转换的影响。”

它指出,固定收益工具占公积金投资资产的46.2%,而股票资产占43.5%。

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占6.3%,以及货币市场工具占4%。

 
 

 

反应

 

财经新闻

公积金局退休制度改革 获世界经济论坛列典范

(吉隆坡29日讯)世界经济论坛(WEF)最近将大马雇员公积金局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列为新兴经济体建立长期退休制度的典范。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面向未来的长寿经济:创新与关键趋势》白皮书中指出,公积金局具有适应性策略,可在财务永续、代际公平与包容之间取得平衡,以确保公共退休制度的长期韧性。

“这些改革为寻求退休制度现代化,应对人口与经济现实变化的国家,提供宝贵的经验。”

报告说,会员获准提出部分存款用于购屋、教育及医疗费用,显示公积金局在为退休保留长期储蓄,也提供适度的财务灵活。

在冠病疫情期间,公积金局推出特别提款计划,虽引发大马人会否面临退休金不足的担忧,但在当时得以协助公积金会员缓解经济压力。

去年,公积金局推出3个户头结构,将75%存款用于退休,15%为有条件提款(房屋或教育),以及10%让会员在紧急情况下可随时使用的灵活户头(第三户头)。

自愿缴纳人数增53%

公积金局也推出i-Saraan计划,鼓励非正规领域员工自愿缴纳公积金,政府提供20%配对缴纳补贴措施,每年限额500令吉。这使到参与人数从2023年38万人,于去年激增53%至58万人。

该局强调,我国在探索改革,以提高理财知识、将强制缴纳范围扩大至非正规员工及外劳,并促进社保权益跨就业形态转移。

通过立法改革与覆盖扩展路线图,我国有望缩小劳动力覆盖与正规退休计划之间的40%差距,但占劳动力大比重的非正规领域仍是个挑战。

实施永续融资机制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加强公共退休制度和提高后代财务安全的关键行动之一,是实施永续融资机制。

调整缴纳率、将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挂钩和多样化投资策略,有助于在不给年轻一代造成过重负担下,维持系统偿付能力。

此外,通过便携式退休福利和微型养老金计划等政策,将覆盖范围扩大到非正规及零工员工,并进一步改善传统就业结构以外人群的财务安全。

另一项关键措施是推行自动登记退休储蓄,而实行养老金或退休储蓄计划自动登记国家,其参与率显著提高,有效帮助中低收入群积累足够的退休储蓄,推动长期财务安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