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厂海外计划搁置 中企改找货源售美
独家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5日讯)美国针对“在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和“由中国制造”(Made by China)产品实施的打压政策,已促使中国厂商重整海外布局策略,早前在中美贸易战中掀起的厂商迁移大计料搁置。
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一般认为中国投资者会来马设厂避险,然而专家指出,随着中资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外部压力,原有的“走出去”计划已逐渐失效。不少中国企业从原本的厂房迁移计划,转为直接对外采购作为出口用途。
根据了解,一些与美国业者签了订单的中国制造商,如今为了避税而直接寻找其他国家的货源或成品,再转卖给美国买家。由于大马相较下关税较低,为此成了中企询价采购的目标之一。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向《南洋商报》说,这趋势在过去几个月已陆续显现,即中企在大马等地的新投资,开始从设厂转为贸易采购活动。
他说,据悉所涉及的产品包括家具、钢铁等,而中企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更频繁地前往东盟国家如越南和大马进行询价采购,以避免直接出口遭遇到限制。
经济学家白文春也说,早期的厂商迁移曾带动其他资产类别获得溢出效应,但如今随着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升高,这种势头可能已失去动能。

蔡兆源
中资不会贸然收购马企
蔡兆源说,过去两三年来,“中国+1”政策促使部分中国厂商及跨国企业迁往东南亚设立新据点,以避开关税与分散供应链风险,然而美国政府持续从“产品原产地”到“制造商背景”进行双重审查,使中国厂商即使迁移也无法遁形。
至于是否会出现中资收购本地企业的情况,蔡兆源认为,在当前中企受到密切关注与遏制下,他们应不会贸然出手,以避免未来自陷困局。
另一方面,白文春指在对等关税下,情况或更趋复杂:“我认为企业不会迅速决定是否将业务迁回美国,多数会先观望发展,再决定下一步。而且,关税肯定也会影响大马的经济增长。”

白文春
英伟达响应特朗普号召 在美国生产2.2兆元AI设备

英伟达
(旧金山15日讯)英伟达计划未来4年内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在美国生产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约2.20兆令吉)的AI基础设施。
英伟达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已在台积电位于凤凰城的新工厂开始生产。英伟达还正与富士康和纬创资通合作在得克萨斯州建设超级计算机工厂,并与Amkor Technology和矽品精密工业在亚利桑那合作开展封装与测试业务。
总执行长黄仁勋在声明中表示:“增加在美国的制造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满足对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惊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强化供应链并提升韧性。”
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指英伟达预计向人工智能供应链出售的所有商品的总价值。这一金额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各大云计算公司承诺建设和升级数据中心,并配置最新的设备。
英伟达还表示,这将标志着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首次在美国本土生产,总统特朗普周一对此大为赞赏。
他在白宫表示,“促使英伟达做出这一决定的是关税。这是你们听到过的最重大的宣布之一,因为正如你们所知,英伟达几乎掌控了整个行业”。
英伟达在声明中表示,富士康和纬创资通的工厂预计将在未来12至15个月内启动“大规模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