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废食油结合生物质 可开发永续航空燃料厂

(吉隆坡27日讯)大马生物质工业联合会总会长拿督梁健文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废食用油出口国,我国可与中国合作,通过从中国进口废食用油及大马的生物资源,在我国开发永续航空燃料工厂。
他说,新加坡在2023年已从中国进口120万吨废食用油,用于其先进的生物燃料工厂。
梁健文在2024年马中高峰论坛发表“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生物科技在马来西亚的未来与挑战”时说,马中未来可探讨的生物质项目合作,包括生物能源项目,包含燃料颗粒、生物质发电厂、沼气/生物甲烷等。
“还有就是生物压缩天然气 (Bio-CNG)、生物能源气化技术、活性炭和再生活性炭、生物农业、生物肥料和动物饲料 、石墨烯和石墨技术转移和商业化等。”
他指展望未来,可通过正确的策略相应地应对挑战,即有好伯乐、好商业模式,以及可获得政府輔助研发基金,以提高技术创新。
他提到,在低碳和环境、社会与监管(ESG)主题的全球趋势推动下,生物基产品及生物能源,为加速业务增长提供绝佳机会。
鼓励善用政府优惠
梁健文鼓励企业善用政府为投资和贸易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例如5至15年免税期,包括在新山森林城市设新办事处等。
“根据风水学,2024到2044年将进入第九运,五行属火的行业在此期间会非常旺盛。生物质工业在五行中确实可归属为火,预示着与能量、热力相关的行业将会繁荣。”
我国生物质工业面临挑战
梁健文说,尽管大马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特别是来自油棕、橡胶、稻谷等农作物的残留物,但我国生物质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项挑战。
他指企业面对的一些关键挑战包括运输设施,即生物质工业需完善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来收集、运输和处理生物质材料。
“然而, 许多生物质资源分散在偏远地区,缺乏高效的运输和储存设施,导致物流成本较高。”
梁健文指在面对技术与资金限制上,先进的生物质转化科技(如气化、先进生物燃料等 )对资本要求较高。中小企业通常难以负担这些投资,且在本地市场上这些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或广泛采用。
至于环保问题与永续性挑战,他指生物质的利用必须在环保与永续性之间取得平衡,大量收集生物质可能影响土壤健康和生态环境。
“尽管如此,大马的生物质工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尤其是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
视频推荐 :
中国地沟油火了! 美国日本疯抢

中国地沟油(取自央视新闻)
(北京12日讯)日本最大石油公司引能仕(ENEOS)日前与当地大型餐厅业签署废弃食用油收购协议,将用于生产永续航空燃料。日本三大石油业者一致表示,未来将积极从海外进口废弃食用油,以确保生产量。其中,中国企业也大量生产废弃食用油,而美国更是大力抢购,用于制造先进的生质柴油。
据央视财经、快科技报道,日本能源集团引能仕与在地大型供餐企业达成了废弃食用油收购协议,回收的食用油将用于生产可永续航空燃料。这些废油主要来自于企业、工厂、医院等附设餐厅。截至目前,引能仕已与20家企业或团体就废弃食用油收购达成协议。
日本多家油商积极争取废弃食用油资源。另一石油大厂科斯莫(Kosumo)于上个月公开其在日本境内首座永续航空燃料量产基地,预计于今年内正式落成。据了解,以3:7的比例将永续航空燃料与传统航空燃料混合,一年的产量可供应东京至伦敦飞行700班次。
目前日本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都表示,为了确保产能,未来将从海外进口废弃食用油,例如中国业者也生产大量的废弃食用油。不仅日本,美国也在疯抢地沟油。专家指出,美国向中国大量进口餐厨废油脂,用于生产先进生质燃料。
日本之所以加速推动永续航空燃料的普及与量产,主因为国际航班数量增加,导致航空燃料需求也同步成长;另一方面,全球减碳目标正逐步迫切。
统计资料显示,日本国内的废弃食用油年产量约为50万吨,其中8成来自于餐饮业者,2成来自于家庭,每公升的废弃食用油可提炼约800毫升的永续航空燃料。
地沟油具有以下优点:以生质柴油为例,其优点在于再生与环保。不仅能完全取代化石柴油,且与现有引擎系统相容,更能在不占用土地、不与粮食争地的前提下,借由植物或废弃物吸收碳达成循环,进而具备“零碳”特性,可说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根据数据,中国的生质柴油年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其中高达90%外销出口。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