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通胀率低未必是好事? 经济学家:当心通缩陷阱

(吉隆坡27日讯)大马11月份通货膨胀率按年增长1.5%,低于预期,但经济学家丹斯里诺阿兹兰嘉扎里博士提醒,这未必是好事 ,我国反而应当心陷入通货紧缩陷阱,重蹈日本经济长期陷入通缩的覆辙。

他说,通缩是一个经济危险区,预计物价走势将继续下降,而通缩导致消费者推迟支出、需求减少、企业不愿投资等,引发经济放缓的长期周期。

“正如我所说,通胀就像血压(或轮胎压力),太高或太低,两者都不好。”

诺阿兹兰也是经济行动理事会(EAC)前执行主任,以及本届国会经济及金融特别遴选委员会(JKPKKE)的咨询专家之一,他昨日针对近期公布的11月通胀率,在其个人脸书专页以题为“1.5%的通胀率,对大马是好消息吗?”帖文,作出上述分析总结。

他指出,通胀率应是积极、稳定的,处于永续的水平,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并与国家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倘若通胀率低于1.5%,甚至趋于零或负值,我们就应该担心陷入通缩。最好不要陷入此经济危险区。”

他指出,我国通胀率自2022年8月以来持续下降,而今年11月的通胀率与2022年11月的4%相比,可说是处于最低水平。总体而言,根据预计今年通胀率原介于2.5%至3%之间。

 

消费者信心指数 商业状况指数 均下降

针对1.5%的低通胀率是好消息吗?诺阿兹兰说,主要视乎这种低通胀率是需求下降的结果,而根据大马经济研究院(MIER)的报告,我国今年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商业状况指数均下降。

也是国立大学大马包容与进步学院(MINDA-UKM)主任的诺阿兹兰说,消费者和企业预计经济形势黯淡,为此便限制各自的支出。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放缓也导致国家贸易余额从今年3月的267亿令吉缩减至11月的124亿令吉。低需求可能会推动通胀率走低,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解释,自2011以来,即在冠病危机之前,通胀率已出现4次持续下降趋势,不过,通胀率下降,但只要是正数,平均价格水平都是处于继续上升的,换言之,低通胀率并不意味着生活成本下降。

“通胀率是一个承载重要信息的经济指标,显然的,高通胀率超过工资增长率,就会侵蚀收入的购买力,进而导致货币贬值,生活成本增加。”

他继说,不过,将通胀率降低到尽可能低、零或负数,也未必有利于人民,就如2020年冠病大流行期间,商业活动的关闭和行动管控限制,就导致需求急剧下降,促使通胀率降至-1.1%的负水平。

 

 
 

 

反应

 

财经新闻

首季经济意外放缓 今年增长难达4.5%目标

报道:林迪陞

(吉隆坡21日讯)由于今年首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不如预期,同时外围需求因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而前景不明朗,部分经济学家相信,今年的大马经济增长将无法达到国家银行预测的4.5%至5.5%。

银河国际证券经济学家玛士艾达引用统计局上周五发布的2025年先期GDP增长数据,指今年首季经济增长只有4.4%,不仅低于去年末季的5%,也不如她的原本预期。

在首季GDP增长失色的情况下,加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强,玛士艾达将今年的大马GDP增长预测下修,从原先的4.6%降至4.2%,低于国行预测的4.5%至5.5%水平。

“在当前的贸易战状况下,大马出口商或可受益于贸易分流现象,但美国的通胀效应,很可能对该国需求造成毁灭性打击,进而减弱我国的整体出口表现。”

她补充,市场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也可能导致投资者和消费者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无论如何,玛士艾达认为,政府在劳动市场的改革措施,如调高最低薪金,以及推动旅游业的政策,加上对长期基建计划的投资等,将可支撑国内经济。

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在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并未正面回应有关今年GDP增长预期的问题,但他表示,在市场依然充斥大量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大马经济不太可能达到国行原先预测的4.5%至5.5%水平。

还要看美国脸色

“若是美国最终只向各国加征比较合理的少量关税,如目前的10%,同时在该国境内实行显著的减税政策,激励其经济加快增长,那国行预期的4.5%至5.5%大马GDP增长,或许可以达到。”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初次宣布的对等关税,包括大马面对的24%关税,张永隆直言,那是高得不合理的关税水平。

资深经济学家白文春则向《南洋商报》指出,美国如今通过对等关税,向全球各国同时挑起贸易战,这可能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打击。

“若全球贸易面对重大打击,全球经济增长也自然放缓,大马也不例外。因此,大马今年的经济增长确实可能低于国行原本预期。”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