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棋雄:搭建跨国桥梁 东盟侨商商贸联盟成立

陈棋雄(左五)代表中小企业公会签约成立东盟侨商商贸联盟。
(汕头26日讯)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与东盟多家重要商协会共同签署协议,宣布东盟侨商商贸联盟正式成立,为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搭建跨国桥梁。
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表示,联盟将依托东盟华侨资源,推动跨国企业合作,促进区域产业链融合,助力东盟与汕头的经贸发展。
他昨日在汕头举办的跨境电商助力“百千万工程”汕头产业对接大会上强调,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东盟与中国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将进一步扩大国际朋友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中企加速出海东盟
联盟首批成员涵盖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十余家核心商协会,未来将逐步扩大规模,深化合作。
在会上,中小企业公会理事拿督陈荣强提出“展示+落地”双引擎战略,帮助中国企业解决海外市场拓展中的展示渠道和本地化运营难题,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他指出,该战略将助力中国企业真正实现“走进去、留下来、发展好”,加速融入东盟市场,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该公会指出,联盟的成立及“双引擎”战略的实施,将加速汕头优势产业进军东盟市场。
公会计划年内举办多场专项对接活动,助力中国企业精准开拓东南亚市场,为双边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视频推荐 :
顶限月薪4千税务减免 打击商家聘年长员工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9日讯)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对雇主而言是块宝,但政府现有的税收减免决定,也很可能会断了有经验年长者就业的后路。
尽管政府为聘用年长员工的业者提供税收优惠,但每月4000令吉的薪资上限却形成一道“隐形天花板”,成为企业吸纳经验丰富的年长人才之绊脚石。
目前业者只能对年长员工每月不超过4000令吉的薪资部分申请双倍税务减免,奈何许多年长人才所得薪资却远高于4000令吉,尤其是在专业和管理领域。
根据2024年统计局报告,大马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未雨绸缪的政策尤其重要。
政府受促取消相关薪资上限并扩大税务减免覆盖范围,以释放年长员工的就业潜力,让他们的经验和管理能力在职场中持续发挥价值。
业者专家对聘用长者的诉求:
·放宽4000令吉薪资上限减免
·与普通员工获同等待遇
·提供公积金或额外减免
·再培训助适应技术转型

让年长员工享同等待遇
孔令龙:有助经验传承
专家认为,政府除了应该扩大税务减免政策的覆盖范围,也要在各行业中推广类似激励措施,让年长员工享有与普通员工同等的待遇,同时帮助企业降低人力成本压力。
税务专家兼中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60岁以上群体通常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判断力,虽然体力可能不及年轻员工,但在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方面并不逊色。
“60岁以上员工在未来5年内逐步迈入65岁,尽管体力可能下降,但他们的思维依然敏锐,判断力和管理能力仍然很强。许多即将退休或已退休员工,依然保持高水平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我们不应轻易放弃这批宝贵人才。”
孔令龙强调,政府若能通过税务减免、政策激励和福利保障,吸引更多年长员工重返职场,将有助于促进经验传承,延续职场文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国家整体劳动力素质。
薪资低缺吸引力
政府于2019年推出为雇佣年长员工提供税务减免的政策,但仅限于月薪低于4000令吉的员工。由于薪资上限较低,政策覆盖面十分有限,难以真正吸引更多企业聘请年长员工。
“做生意不会只在乎双倍税务减免,因为税率带来的影响有限。企业聘请年长员工,更看重他们的经验和管理能力,但薪资成本是关键。若政府能在更高的薪资水平上提供税务减免,相信会有更多企业愿意聘请长者。”
他建议政府通过扩大税务减免政策,允许企业对更高薪资部分享受税务优惠,或在雇员公积金和其他福利上提供额外减免,降低企业聘请年长员工的成本。
“例如,一位60岁以上的员工月薪为1万令吉,政府可允许雇主按5000令吉的水平申报工资,同时在公积金和福利方面提供额外税务减免。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雇佣成本,还能增强企业聘请年长员工的动力。”
孔令龙指出,年长员工除了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具有优势,还能在职场中发挥“导师”作用,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成长,避免企业出现人才断层。
减少依赖外劳
“相比重新培训新人,直接由资深员工传授经验,显然更具成本效益。在香港、中国和台湾等地,卫生行业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多为年长者,而非依赖外劳。若我国也能更有效地利用年长员工的经验,不仅能减少对外劳的依赖,降低外汇流失,同时还能提升本地劳动力的整体竞争力。”
政府若通过税务减免和政策激励,能帮助企业缓解聘请年长员工的薪资压力,提升企业相关聘请意愿,最终可形成“经验传承、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只要年长员工愿意继续工作,雇主自然会更倾向于留住他们。关键问题在于薪资水平,他们的薪资通常较高,雇主可能会担心成本压力。因此,税务减免和政策激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陈棋雄:薪资补贴有限制
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会长陈棋雄表示,现有税务减免和薪资补贴政策有限制,导致企业在聘请年长员工时面临成本压力,进而导致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他指出,年长员工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工作态度,若能善用则将成为企业的重要助力。
优化税务与补贴
“未来的政策方向应聚焦于优化税务和薪资补贴,提升年长员工的雇佣吸引力,同时鼓励年轻人接受更多技术型和技能型岗位,以在劳动力市场中建立更均衡的年龄和技能结构。”
陈棋雄强调,许多尚有工作能力的年长者因政策限制“被迫退休”,但实际上雇主仍需要他们的经验和技能。
需稳定收入维持生活
他指随着人口老化,许多年满60岁者由于储蓄不足,仍需要稳定收入以维持生活。
“问题并非企业不愿意聘请年长员工,而是如何降低相关雇佣成本和风险。许多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员工希望继续工作,可是政策上的限制让企业难以负担。”
他提到,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工厂或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让这类岗位出现人手短缺。年轻人在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更轻松、待遇更有吸引力的职位,这使企业在寻找合适员工方面面临挑战。
“并不是这些岗位不存在,而是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去做。业者依然需要这类岗位的劳动力,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合适的员工。”
在这情况下,业者更倾向于聘请60岁以上、经验丰富的年长员工。
提高门槛至8千
陈棋雄直言,年长员工通常更具责任感,技能也更成熟。他建议政府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将年长员工的薪资补贴或税务减免门槛提高至6000至8000令吉,以刺激企业聘请年长员工,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他说:“实际上,年长员工不只是在特定领域具有优势,还能在企业内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员工成长。”
针对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冲击,陈棋雄认为,企业需通过技能提升和终身学习计划,帮助年长员工适应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
“业者和政府应携手推动技能再培训,让年长员工掌握基本的数字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更灵活的模式,平衡年轻与年长劳动力之间的需求。”

赛胡申:推终身学习
保持市场契合度
大马雇主联合会(MEF)主席拿督赛胡申博士,该会支持雇佣年长员工,但如何有效地聘用和保持后者的生产力,是当前需克服的挑战。
他接受《太阳报》访问时说,相关税务减免的薪资上限应该取消,而目前的申请程序也过于复杂,应加以简化。
赛胡申提醒,若管理不善,老龄化问题可能对劳动力市场、医疗体系和社会保障造成冲击。
“健康且具备技能的年长员工是宝贵资产,尤其在制造业、餐饮和咨询等行业,年长员工的经验和稳定性备受青睐。”
他提到,许多年长员工工作不仅为增加收入,也希望保持身心活跃。
不过,他认同年长员工融入职场存在挑战,包括体力限制和对科技的适应难题,因此需要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时间、符合人体工学的环境和远程工作选项。
“薪资问题也是难题。经验丰富的年长员工通常期望更高薪酬,但这可能超出企业预算。”
他建议推动终身学习计划,让年长员工掌握新技能,以保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政府也可提高雇员公积金的雇主供款比例,以提升退休人员的财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