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新高铁重启在望 建筑建材业料获红利
(吉隆坡19日讯)政府将在今年底决定,受否重启隆新高铁项目(HSR),而银河国际证券认为,此项目一旦落实,将为建筑和建材行业带来额外红利。
银河国际证券分析员指出,经过资讯征求(RFI)和财务计划征求(RFI)两个程序后,如今剩下3家入围财团,而政府将在今年结束前,决定是否重启隆新高铁。
尽管政府并未透露入围名单,但该分析员引述本地媒体,指入围者分别为杨忠礼机构(YTL,4677,主板公用事业股)-SIPP铁路财团、成功铁路(Berjaya Rail)-IJM(IJM,3336,主板建筑股)-马资源(MRCB,1651,主板产业股)-大马铁道公司(KTMB)联合财团,以及中国铁建(CRCC)领导的中国财团。
料与中国铁建联手
“我们注意到,中国铁建在没有本地伙伴的情况下,独自参与竞标。有媒体报道指出,政府的政策是隆新高铁等国家战略性资产,必须由大马企业持股至少51%的集团所拥有。”
不过,该分析员不排除,3家入围财团可能会在背地里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以提出更加全面的竞标计划。
“在我们看来,本地财团可能最终会与中国铁建联手,因后者可供应高铁所需的车厢和系统,以及更重要的融资。”
分析员认为,本国政府看来并不愿意为隆新高铁提供任何形式的资金,尽管参与竞标的财团已提出金援要求。

新加坡态度成关键
此外,分析员称,隆新高铁能否成功进行,将视乎新加坡是否愿意参与,而这还未发生。
“无论如何,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6月访马时提到,该国对隆新高铁的重启,持开放态度。”
尽管目前隆新高铁仍有大量关键问题未获解答,如结构、潜在成本等,但该分析员相信,若项目最终落实,可对建筑与建材领域带来额外利好。
其中,分析员认为,能够从隆新高铁中获利最多的3大赢家,分别是杨忠礼机构、马来亚洋灰(MCEMENT,3794,主板工业股)与亿钢控股(ECONBHD,5253,主板建筑股)。
此外,该分析员也维持建筑与建材领域的“增持”评级。
视频推荐 :
泛亚铁路与隆新高铁受热议 大马为区域运输互通奠基

旺阿吉旺哈山
(吉隆坡21日讯)马来西亚正为区域互联互通的未来变革奠定基础,泛亚铁路网建设持续升温,长期备受关注的隆新高铁(HSR)项目也重新受到热议。
交通智库MY Mobility Vision总执行长兼创办人旺阿吉旺哈山指出,大马对泛亚铁路网的承诺体现在其推动永续发展、透明治理及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整体努力。
“随着西海岸铁路系统的提升,也将大马定位为昆明-新加坡走廊的重要纽带。这不仅仅是为了互联互通,更是为了将大马融入快速发展的区域供应链,并加强在东盟的物流地位。”
他告诉《商业时报》说,“简而言之,我们正在为长期整合奠定基础,同时专注于切实可行且具有影响力的事情。”
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的国事访问,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习近平强调实现跨境铁路连接的重要性。
陆兆福上周五出席铁道资产公司(RAC)感恩及开放日活动后表示,这将使大马的列车能直达中国昆明,并借此接入更广泛的中国铁路网络。
通往中国西部
他补充说,这将开辟通往中国西部的新贸易走廊,包括内蒙古和新疆,这些地区拥有大量回教徒人口。
旺阿吉旺哈山说,大马交通部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所签署的了解备忘录,为两国在铁路规划、技术与营运方面的深入合作打开了大门。
他形容习近平此次访马,是马中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两国签署31份了解备忘录。
他表示,交通部所签署的了解备忘录是其中一份重要的了解备忘录,虽然目前尚未宣布为高铁项目提供资金,但了解备忘录为大马企业与中国国有企业合作搭建了一个结构化的渠道。
“彼此合作领域不仅包括科技和工程,还包括劳动力培训和数字系统。”
他说,大马没有依赖主权债务,而是采取与其财政政策和发展目标相符的“设计-融资-建设-营运-转让“模式。
“大马正担任2025年东盟主席国,与中国等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设战略性基础设施,将提升我们作为区域交通和物流枢纽的地位。”

陈徽清
陈徽清:隆新高铁争论
应从泛亚铁路视角看待
Olive Tree Property咨询公司总执行长兼创始人陈徽清表示,应该从泛亚铁路网的更广阔视角看待隆新高铁。
他强调,这是大马和中国都不能忽视的战略机遇。
“一旦建成,它将打造一条从新加坡经大马、横跨印度支那、直达中国乃至欧洲的无缝铁路连接,其互联互通潜力巨大。”
2025年初,大马高铁机构(MyHSR Corp)完成全面评估对来自大马和国际财团的七份概念方案。交通部目前正在确定最终潜在的公私合作模式框架,并将提交内阁审批。
一旦内阁批准该框架,入围公司将受邀在征求企划书 (RFP) 阶段提交完整的方案。
陈徽清表示,高铁项目是重新定义大马经济发展道路及其在东盟经济地位的重要契机。
他表示,高铁有望成为颠覆性的力量,到2060年将为大马和新加坡带来210亿令吉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并创造超过11万1000个就业岗位。
高铁的整体经济效益可能高达19兆令吉,有望重塑区域互联互通,打造全球最大的经济枢纽之一。
陈徽清表示,这条高铁将连接东南亚两大经济城市,即吉隆坡和新加坡。目前,这两座城市主导着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航线,每年售出490万张客座。
他继说,大马和新加坡的双边贸易额在2024年达到785亿9000万美元(约3601亿2000万令吉),较2023年增长6.7%。随着高铁的开通,两国之间的货物流通将进一步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吸资非易事
中国或成关键合作伙伴
陈徽清直言,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吸引投资并非易事。中国或将成为关键的合作伙伴。
他补充道,重新规划的高铁线路可降低成本,同时依旧可带来广泛的效益。在将线路延伸至吉隆坡以外的北部地区,将提升土地价值,并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
“中国、印尼、泰国和寮国的类似模式已证明高铁有助促进投资和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比如雅加达-万隆高铁预计将吸引3亿7000万令吉的工业投资,并将推动爪哇经济走廊的GDP增长2.2%。”
他说,重启早先提出的高铁穿越柔佛森林城市的提案也具有商业意义。
“作为森林城市一部分的新宣布——金融特区和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该地区有望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高铁、柔新捷运系统(RTS Link)和双轨电气化铁路工程(PLBEGJB)。”
“这种整合可以吸引投资者,并加速森林城市的转型。”
从浮夸大项目转向务实
旺阿吉旺哈山强调,大马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转变,即从浮夸的大型项目转向务实、包容的基础设施规划。
他澄清道,像隆新高铁这样的项目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进行了重新定位。目前,高铁被视为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的优质基础设施,只有在私人融资的情况下才会推行。
“高铁不再被视为由国家主导的项目,而是根据实际经济影响进行评估。这使得政府能够专注于完成可带来更广泛社会和经济回报的项目。”
他表示,其中一个优先事项是改善国家国内铁路干线,尤其是西海岸沿线。金马士至新山双轨电气化铁路工程(PLBEGJB)、提升双轨电动火车(ETS)以及电动火车(KTM)通勤服务整合等正在加速推进,旨在提升数百万大马民众的日常出行便利。
“这些改善国内的措施将惠及数百万大马民众,也符合政府在不增加公共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优先事项。”
旺阿吉旺哈山说,政府一直重申,大马必须优先考虑医疗、教育、防洪和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等迫切的公共需求。
“高铁并非不可能,但必须澄清的是,该项目也尚未获得批准。政府已重启有关项目的讨论,但有一个关键条件,即该项目必须完全由私人领域资助和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