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手握6间房却变租屋族 他悲喊“没钱再买了” 问题出在这

(台北1日讯)买房是累积资产的一种方式,但在资金调度上还是要留一些弹性,以免出现突发状况时难以应付。台湾网友陆续在桃园、台中、嘉义买了7间房子,资产在5年内从700万翻到4000万(约95万至542.4万令吉),但他因为工作关系要搬去高雄,手上却没有多的资金买房,现在只能先租屋,等到4、5年后才有多的资金,经验引起PTT论坛网友们热烈讨论。

该名网友提到,“2019年在桃园买了第一间房自住,2020年买5间预售,其中是桃园3间、A7有1间,台中1间;2021年转掉桃园一间预售,其余的2022年到2023年陆续交屋,2024年卖掉台中之后,再买两间预售,包括嘉义1间,A7有1间,这两间将在2026、2028交屋。”

尽管一开始有点现金流压力,但原Po后来发现利率低,专找可以“先付10%签约,剩下10%交屋再付”的预售屋案子,2020年几乎把钱all in预售屋,只留三分之一的资金放在美股,后续还透过抵押房子、增贷买股票。

原Po开杠杆迅速累积资产,但因为要搬去高雄工作,反而没有多余的资金买房,只好先暂时用租的,原Po坦言:“虽然年薪差不多是300-400万(约41万至54.24万令吉),但每个环节都有点极限了。”

文章引发热烈讨论,许多网友虽佩服原Po的操盘手法,但也感叹炒房致富的时期已经过了,现在回归防御性抗通胀,“以前好赚不代表以后好赚。”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反应

 

趋势

狮城庞大炒房热钱 不会流入大马房市

报道:苏韵鸰

(吉隆坡28日讯)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主席拿督童银坤认为,尽管邻国新加坡祭出更严厉的“打房措施,这笔庞大的炒房“热钱”,不会流入大马房地产市场。

他今日接受本报电访时透露,超级富豪阶层在新加坡活跃于购买私宅,这也是“热钱流入新加坡,反映在房地产交易的迹象。

他说,新加坡政府还没调涨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之前,外籍人士首次购买私宅,就必须支付高达30%的额外买方印花税,甚至有富豪“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口气买下多个单位。

“假设一名外籍人士以200万新元(约660万令吉)在新加坡购买一个公寓单位,需要支付30%的ABSD,也就是60万新元(约198万令吉)。这笔钱明明大可在吉隆坡购买各式各样高端的房屋单位,但还是选择在新加坡置产。”

童银坤解释,如此高额的税务,外籍购屋者也愿意支付,即使新加坡政府把额外买方印花税调高至60%,令私宅市场降温,但他们依然会把目光瞄向英国伦敦或澳洲墨尔本等,更活跃的房地产市场,而不是大马。

“首先,我国没有这种炒房文化,更不可能突然有大规模资金涌入投资房产,而且大部分吉隆坡房地产的定位或投资回酬率,不敌新加坡私宅。”

他坦言,或许有人觉得新加坡打房可带旺大马房市,“请别发梦,回到现实层面,这对吉隆坡房市根本没有显著的效果。”

据他观察,选择在吉隆坡购置房产的外籍人士,几乎都是自住,定居大马和享受生活。

“首都吉隆坡是外国人喜爱的投资目的地,也有部分高端房产,但整体房市与新加坡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对此,他推断,新加坡这波打房令不会对大马房地产有太大的影响,外国富豪依旧会留在新加坡投资私宅,大马房地产难以分一杯羹。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