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建材成本涨 REHDA 5招应对

何汉生
建材成本上涨、柴油补贴取消,房屋发展商大呼经营成本激涨,艰难期间将以5项措施作出应对。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主席拿督何汉生说,74%受访发展商表示,与2023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整体营运成本向上涨,去年下半年不到半数人仅49%发展商这么认为。
“69%受访发展商表示,上半年也面对各种挑战,包括价格高涨、供应短缺、供应不稳定及产品低质量。至于劳工的薪资、供应、技术及审批时间,也归类于‘中等’的问题。”
完整内容请点击>>这里<<
强制新项目建昌明房屋 REHDA:M40或被逼买贵屋

何汉生
(吉隆坡8日讯)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指出,政府强制新发展项目兴建昌明房屋,或将推高房屋价格,导致中等收入群体(M40)被迫买“贵屋”。
该会主席拿督何汉生说,兴建一或两栋昌明房屋来取代原本的固打比例,自然会导致那些没有资格购买可负担房屋者的自由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
他今日发文告说,由于发展商须交叉补贴这些可负担房屋,因此成本将无可避免地转嫁给M40群体,而这群体是没有资格购买昌明房屋单位的。
“交叉补贴可负担房屋的成本,将转嫁给中等收入者,因此,可负担房屋的价格或会提高。”
他说,成本的上涨,可能会影响没有资格享受昌明房屋的M40群体,因此银行应该为可负担房屋贷款提供贷款补贴。
“其他奖掖措施,如保费、发展费和改善服务基金(ISF),在让人民购买房屋上大有帮助。”
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日前表示,他已指示联邦直辖区部门和吉隆坡市政厅在每个新房屋项目中纳入一或两栋昌明房屋。
他说,这个要求对于新房屋发展项目的批准至关重要,也可助低收入群体成为屋主。
加剧供需不匹配
何汉生指出,各州政府已强制发展商兴建可负担房屋,但各州的条规各异。
“例如,在吉隆坡,发展商需为占地5英亩以上的发展项目提供20%的昌明房屋,联邦直辖区部长最近推出的《吉隆坡昌明房屋标准》重申了这一点。”
他说,这些单位的售价介于15万至20万令吉,面积介于700至800平方尺。
“发展商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以及其他州政府提出的类似条件,才能获得地方政府的发展准证。”
他说,如果落实这个要求,可能更加剧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需有针对性方案
何汉生强调,供需不匹配是发展商面对的挑战,一些地区需要更多的可负担房屋,因此,这个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非一揽子的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的最新报告指出,今年首季,大马已完工但未售出的住宅当中,有28.6%的价格低于30万令吉,凸显了未售出可承担房屋的供需失衡情况。
“我们致力于提供可负担房屋,但重点应放在正确的位置,因为有些地区需要更多的可负担房屋,而有些地区需求疲软。”
他说,应有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非完全采纳统一方式来识别需求。
管理成本不断上涨
何汉生说,发展商面对的另一大挑战,就是管理成本不断上涨。
该商会去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调查和今年市场展望显示,去年下半年营运成本平均扬升约15%,而2022年下半年为13%。
另一方面,何汉生也呼请政府建立国家可负担房屋信托基金,让发展商贡献其总发展价值(GDV)的一定比例,并由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州地方政府和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的代表组成委员会来监督。
“(委员会)可观察和分析城市或州内哪些地区对可负担房屋的需求较高,并策略性在有需求的地方建造可负担房屋,而非采用非市场驱动的固打配额,导致某些地区供应不足,而其他地区供过于求。”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建议:
● 交叉补贴可负担房屋成本将转嫁给中等收入者,或推高房价。
● 银行应为可负担房屋贷款提供补贴。
● 建议成立国家可负担房屋信托基金,解决可负担房屋供需错配。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