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客赖死不走怎么办?/拿督郑大勇博士
问:郑律师,您好,
租客赖死不走,应该怎么办?
我姐姐买了一间公寓,打算将来作为养老用途,目前先租给某大公司职员,她看这名房客一副斯文的模样,就放心地签了一年的租期,没想到房客经常带朋友回来开“派对”,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
如今租期已满,姐姐不想再续租,可是对方竟提出除非支付一笔搬家费,否则他就要继续住到底。
姐姐想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Mic
答:Mic 您好!
通常租赁合约条款会阐明,租客需照顾房子的卫生与整洁,而且不可以制造不必要的滋扰,影响街坊邻居。
如果您姐姐的租赁合约里有这一个条款,您姐姐可首先和租户说明,不想续租的原因。
任何屋主都不需要支付租户“搬家费”。如果租客还不愿搬走,您姐姐可以去报警,投诉他在没有续租情况下,非法继续住在屋子里。
如果还没解决,您姐姐也可以向法庭申请驱逐令,维护她身为屋主的权益。
特朗普的“解放日”,全球灾难日?/郑大勇

郑大勇
作者:拿督郑大勇博士(马来西亚创业促进会总会长、TKT Law 首席合伙人)
如果要拍一部关于全球贸易的黑色喜剧,美国总统特朗普绝对是最具戏剧张力的主角!近日,他在白宫发表解放日演说,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全球市场顿时陷入极度不安。
贸易战阴影未散,这场名为“公平”的关税革命,究竟是美国的“解放日”,还是世界的“灾难日”?马来西亚在这场风暴中,可以如何自处?
特朗普提出的“美国折扣式对等关税”(USA Discounted Reciprocal Tariff)是很有他个人风格的政策,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就像小学生的午餐规则:“你吃我一口鸡腿,我就喝你半杯豆奶。”
根据他的算法,马来西亚对美国征收的关税(包括所谓的货币操控和贸易壁垒),税率高达47%,所以美国就回敬一半,向我们征收24%。
特朗普讲了句经典语录:“他们征收我们关税,我们就征收他们关税。我们还收“少”一点,怎么会有人生气?”
问题是,他所谓的“对等”,没有明确的评估机制。从经济学角度看,逻辑站不住脚;从法律角度看则缺乏制度规范,从国际视角看更像是自导自演的黑色喜剧,剧本由他说了算!
冷静策略 避开贸易摩擦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透露,马来西亚与东盟国家必须对美国关税课题达成共识,以确保即将展开的谈判与协商有坚实的基础。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沉着应对。这不是惊慌失措的时候,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美国一直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大马对外贸易发展局数据显示,2023年大马出口总额1.426兆令吉,美国占其中1466亿4000万令吉(11.2%)。2024年数据增长至1986亿5000万令吉(13.2%),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单单在今年首两个月,马美贸易数据也已经达到347亿6000万令吉(14.4%),明显是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问题来了:美国开始大幅征税,我们的产品变贵了,美国人民会愿意买单?这关税将会重大影响我们对美国的出口。
我们不能选择风的方向,但可以调整风帆。对美国,我们不能硬刚,也不能跪着谈。应该是有原则,但也有弹性。有底线,但也有策略。
走出舒适圈 重绘贸易地图
我国现在首要决策应该是重绘贸易地图,减少现在对单一市场依赖的情况,同时加快多元化出口策略,扩大与东盟、中国、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合作潜力。
目前东盟是本地中小企业最容易切入的市场,除了邻近、文化相近、人情味足,还签署了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可成为我们巩固出口韧性的政策抓手。
同时,马来西亚也必须强化内需,政府可推出适度减税、鼓励本地制造业、推动“购买马来西亚国货”等政策措施,让本地企业不至于因外部冲击而措手不及。
企业本身也应该检视自己的出口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让本身优势不仅局限于价格,而是产品服务的品质和特性。
美国优先,世界靠边?
这一波对等关税风波,马来西亚并非唯一被“关照”,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日本、台湾都没逃过。多个东盟国家,包括越南、柬埔寨、缅甸也纷纷中招。
若各国因关税政策纷纷避开美国、加速推动区域性合作,美国的影响力可能在自我孤立中逐渐边缘化。
当全世界开始说“谢谢你,美国,我们自己来了”,美国还能否维持过去的全球主导地位?
这疯狂的举动,已让世界看清美国。这经济大国,已丧失国际信任。
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或许最终只是美国一厢情愿的“狂欢日”!
企业最怕不是规则难,而是规则随意变,这才是最致命的“不确定性”。马来西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妨趁此机会做好部署,善用贸易协定与出口资源扩大市场,在危机中走出一条路。
谁能在混乱中找到机会,谁就能逆势突围!既然特朗普要搞“解放”,我们就搞“升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