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冷县华团促当局 取消育华二校收生限制
(加影10日讯)教育部批准雪州加影育华中学二校计划,却严格要求只可在8所小学收生,华小仅占其中两所指定小学(feeder school)。
华团组织非议,当初申请建校的原意是招收全县华小毕业生,满足乌冷县华社家长们的需求,教育部如今附带收生条件,与建校初衷背道而驰。
建校工作难如期展开
乌冷县华团联合会发文告指出,教育部于2022年4月批准建校工程,筹办育华中学2校是为确保孩子们能接受适合的教育;该会于3月22日召开会员大会,建委会代表透露,由于教育部设定的收生限制,导致育华2校建校工作无法如期展开。
“尽管建委会与教育部多次进行商议,但始终未能达成圆满方案,恳请教育部长以学生及家长利益为考虑,取消收生限制,让乌冷县16所华小毕业生均有公平入学的机会。”
该会也希望教育部加强与建委会沟通协调,推动建校工程尽快落实,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平等优质的华文教育。
文告指出,育华中学是乌冷县唯一的国民型华文中学,也是县内华小生升学的首选学校。
“由于教室不足,该校每年只能录取约550至600名学生进入中一,远远低于县内3000名华小毕业生的需求。”
文告说,学生们被迫选择国民型中学、独中、私人学校等,进入国中的学生因为语言和环境而面对学习困难,进入独中或私人学校,家长则需负担昂贵学费和其他相关开销。
“为解决乌冷县16所华小长期面对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育华中学董事长丹斯里曾贵秋在2014年召集董事李清福、游源泉、校友会主席凌启雄、校长陈其俊、老师林顺发,提出申办育华2校的建议。”
文告说,经过曾贵秋多番与政府争取,董事会在2015至2016年获得教育部颁发完整批文。
“育华2校建委会经过4年努力,成功筹获800多万令吉建校基金,及获得美景集团捐献5亩校地(价值1500万令吉)。”
建委会于2021年向教育部提呈建筑蓝图,2022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但附带严格收生条件。
加影育华中学师生 赴华参加东林国际交流

加影育华师生到东北林业大学参加秋季留学短期项目,获益良多。
(吉隆坡24日讯)在中国东北林业大学(东林)国际交流学院安排,马中一带一路促进会寰宇专才基地协调下,加影育华中学的师生代表日前参加东林2024年秋季学期留学生短期项目。
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大家参观哈尔滨市博物馆、市规划馆,了解哈尔滨的“前世今生”;走进哈尔滨太阳岛公园,感受秋季“尔滨”的独特魅力;聆听生态文明主题讲座,在东林留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帽儿山实验林场、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东北虎林园体会龙江生态保护成效;体验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脉络。
东林来华留学生短期项目以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以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为重点,以展示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主线,是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亮点。
在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马来西亚师生代表的到来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信,对促进东林与马来西亚学校的交流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的交流活动让我们获益良多,学习动植物专业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被哈尔滨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震撼,希望未来还有机会来东林学习交流,我们也要把此行所见所闻分享给马来西亚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