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岳2滤水站第3配套 4月中皇冠城进行工程

林金瑛(前排右三)与市议会工程组官员巡视工地。
(加影7日讯)冷岳2滤水站第3配套工程将于4月中在皇冠城进行,有关工程包括建设输送管和污物储存系统。
公正党加影市议员林金瑛透露,该工程施工地点靠近冷岳2滤水站与武吉恩甘蓄水池,工程预计耗时1年。
她说,有关工程建设的输送管长约2公里、3.6公尺宽和6.4公尺高,属于封闭式输送管。
她昨天与市议会工程组官员和Salcon Engineering 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罗米一起巡视工地时,这样指出。
她说,从彭亨州输送到这里的生水会夹带肮脏物质、石头、树枝、泥沙等,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过滤为乾净水,而这些肮脏物质必须有空间储存。
她说,有关污物处理站面积约2亩,处理站建设后可省却罗里载送到垃圾场的费用和时间,该处理站预计可用30年至40年。
“污物处理站建在后山,与滤水站和住宅区有一段距离,不过工程进行时,罗里和重型机械是从皇冠城沙班达路进入。”
她会关注罗里进出是否带来灰尘、噪音等问题,她要求承包商在该处设立告示牌和投诉热线,居民若面对问题可以联络热线投诉。

工程施工地点靠近冷岳2滤水站与武吉恩甘蓄水池。

武吉恩甘蓄水池工程已完成。
视频推荐 :
设东盟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 优大推展马中学术合作

(加影19日讯)拉曼大学(优大)日前在双溪龙校区举行“东盟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推介礼,宣布该中心正式投入运作,标志着马中学术合作与东盟区域对话进入崭新阶段。
为了推动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研究体系,搭建跨国合作平台,拉曼大学敦陈祯禄社会研究所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于1月1日联合成立了该中心。
拉曼大学校长拿督尤芳达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区域合作,也表现在优大的教育理念中。
他指出,“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包括和谐、包容与合作,推动区域间的互动交流。
他也提到,联合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与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框架,其核心正是“共同未来”的理念,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实现这项理念。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教授表示,在当前全球政治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有关理念能够提供新的思想资源与未来蓝图,以引领人类继续发展。
他说,中国与我国都是亚洲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双方关系的战略意义日渐明显。
他表示,希望研究中心能成为研究与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平台,推动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为相关理论体系建设贡献智慧与成果。
设立5专责单位
东盟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孙天美表示,该中心已设立5个专责单位,分别为数字社区组、文化、艺术与遗产组、跨文化研究组、国际事务组和和平研究组。
自设立以来,中心已汇聚来自拉曼大学多学科背景的专家,未来也将持续招募研究人员、博士与研究生,并计划聘请国际学者担任访问研究员,以扩展研究广度与深度。
除了学术研究,中心也将举办各类国际议题讲座、培训课程及学界与业界合作项目,鼓励社会公众踊跃参与全球与区域性挑战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