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独大毕业生谋职 中总提供就业机会

左起为许朝良、邱良泉、梁家兴、陈杰辉,陈正锦、林泽民、刘伟义、叶穗莹及陈为恒。
(吉隆坡1日讯)独大教育机构(独大)日前在秘书长陈正锦的率领下首次拜访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受到中总多位领导的热情接待,包括总秘书拿督陈杰辉、中央理事陈嘉诚律师、商务组顾问梁家兴博士、营运总监李清祥,以及物流及交通组副主任邱良泉等8位成员。
此次交流卓有成效,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旨在推动马中两地的职业教育及人才发展。
在交流过程中,陈杰辉肯定了独大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尤其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才储备方面的贡献。
经过深入的交流,双方达致以下共识 :
1)中总将发动属下的17个属会及企业会员为独大毕业生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
2)中总将推荐有精湛技艺,创新成果的会员参与《KOSSAN-独大鲁班奖》为了具体落实双方的合作意向,双方还决定在即将于2025年4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独大-马中职业教育展+”开幕典礼上,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此次合作不仅为马来西亚学子开辟了更多职业发展道路,也进一步加强了马中两地在教育与人才领域的紧密联系。
独大教育机构期待未来能与中总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职业教育合作迈向新高度,为更多青年学子创造更广阔的未来。
随同访问的包括独大副秘书长林泽民、副财政刘伟义、董事叶穗莹、委员陈为恒及周丽娟执行秘书。
马中携手共谱华章 开启“新黄金50年”/中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圆满完成对马来西亚的国事访问,这是他自 2013 年以来,时隔12年再次踏上大马土地。十二载光阴,马中关系从友好走向深入,从合作迈向共赢,可谓风雨同舟、携手并进。
这一回的来访,既是对两国跨越半个世纪邦交历程的庄重回顾,也为马中关系的下一个“黄金50年”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双方签署31备忘录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大马成为最早响应的国家之一,象征性地拉开了马中深度合作的新篇章。而此次访问,则如同一次阶段性成果的检阅,更是再出发的动员令。双方共签署31项涵盖广泛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与协议,充分体现了两国互信日益增强、合作基础日益稳固。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提升两国双园合作”的相关了解备忘录。“两国双园”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不仅提供投资平台,也见证了马中在产业协同、物流互联、贸易畅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关丹产业园近年来吸引了多家优质企业进驻,与此同时,关丹国际物流园和东海岸铁路(ECRL)的建设,将极大提升区域交通与物流效率,进一步巩固园区在区域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
作为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我们对这一系列发展深感振奋。我们相信,这不仅能带动大马东海岸的经济活力,更将为我国整体经济挹注源源不绝的新动能。

建立互利共赢基础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大马作为开放型小型经济体,必须积极引资、广纳良机。然而我们也必须提醒:在欢迎外资之余,切勿忽视本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真正有远见的合作,应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在原料采购、员工聘用、后勤服务等方面,优先考量本地资源,让外资项目成为本地中小企业的成长助力,而非竞争压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本地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稳占一席之地。从技术、质量到服务体系,我们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积极寻求与中资企业的合作契机,在新一轮区域经济重组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访问期间,中总领导们有幸受邀出席国家王宫的国宴及首相设宴,见证了马中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性时刻。我们也欣喜看到,配合国事访问,多个领域同步响应——如教育、人文、媒体、学术等各层面的交流不断展开,为两国关系注入更多温度与深度。文化的融合与民间的互动,是国家关系长青的沃土,值得长期深耕。
助工商界拓国际视野
50年筚路蓝缕,如今迎来“新黄金50年”的曙光。马中关系将进入一个更成熟、更全面、更战略的合作阶段。
中总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与平台的作用,协助本地工商界拓展国际视野,把握时代机遇,在区域合作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助力马中关系续写更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