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隆

魏家祥:移除中文涉文化认同 尽洪荒之力保留招牌

(吉隆坡24日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指出,茨厂街目前的商业招牌设计已符合政府规定,马来文占据最大比例,中文仅作为辅助,因此移除中文并非出于尺寸问题,而是涉及文化认同的问题。

他说,据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斯里洪细弟告知,吉隆坡市政局曾提议移除吉隆坡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仅保留马来文“Jalan Petaling”。

“茨厂街作为吉隆坡华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先辈创业的奋斗历程,拆除中文招牌不仅损害华社情感认同,更可能抹去华人在吉隆坡发展的历史价值。”

魏家祥是于昨晚出席由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与吉隆坡小贩商公会联合在茨厂街举办的“灵蛇触动茨厂街,国家昌盛经济旺”新春大团拜时,这么表示。

他说,虽然提议最终未落实,但此事已引起华社关注,难道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允许中文招牌的存在是一种错误?

“我们会尽洪荒之力,不让任何不公不义或不合理的事情发生。”

他说,茨厂街的名称源自十九世纪华人社会的发展,当时,华人先贤叶亚来在吉隆坡开埠,并在此经营木薯粉厂。

“据说由于木薯的粤语发音为‘茨’,因而延伸出‘茨厂街’名称。”

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较早前在致词时揭露,早在去年6月的吉隆坡市政局会议上,有官员曾提议移除茨厂街的中文招牌,仅保留马来文。

他说,移除茨厂街中文招牌不仅仅是抹去3个字,更是抹去整个华人在吉隆坡发展的历史印记。

“虽然该提议尚未正式通过,但我认为必须及早行动,避免突如其来的决定影响华社权益。”

视频推荐 :

 

 
 

 

反应

 

柔佛

柔佛前行政议员张文强逝世 魏家祥赞一生贡献社会


(槟城19日讯)马华公会元老、柔佛州前行政议员拿督张文强于18日与世长辞,享年89岁,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称赞张文强一生致力于社会与政坛服务,深受各界敬重。

他今日在脸书发文表示,张文强于1936年出生于槟城。1963年加入马华公会,积极参与柔州政务与党务。

他说,张老先后担任新山市议员、拉美士亚逸班纳州议员及柔佛州行政议员等要职。他在党内亦扮演重要角色,曾任马华柔佛州联委会主席及中央委员,为推动党务及国家发展贡献良多。

活跃于社团

“虽然张老于1980年代初淡出政坛,但他并未淡出公共服务,仍活跃于社团事务。他曾出任新山中华公会会长、马来西亚海南联合会总会长、世界海南乡团联谊会理事长及南方大学学院董事长等职,持续推动华社发展,是新山华社公认的德高望重领袖。”

魏家祥对于张文强的逝世深表哀悼,并缅怀他一生为民服务的精神与贡献。

“我们向张老的家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并祈愿他们节哀顺变。”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