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80年毕业生捐献母校作为科学楼基金

华联华中80年中五毕业生代表严玉桂(左四)移交模型支票予华联华中总务刘日春(右四),右起是翁月媚、王素娥及梁丽萍,右五起是张国栋及陈爱玲,左起是李志安、梁锦荣及骆坚立。
(太平3日讯)太平华联华中1980年中五毕业生关心母校的发展,及响应支持校方董事部的号召发动筹建科学楼基金,并在同学圈中进行筹募,结果成功筹获多达2万零500令吉捐款交予董事部,作为相关基金,彼等发挥饮水思源的精神,深受校方领导的赞赏。
配合移交科学楼捐款,该届毕业今日重返校园,并与校方董事部交流后,也借机视察正在兴建的科学楼工程。
该校董事长张国栋在移交捐款仪式中指出,今次校方展开兴建科学楼,旨在与时并进,以让学生得以掌握人工智能,及拥有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他也说,该校原有的科学楼,至今已达63年的历史,不仅陈旧,同时也与食堂为邻,故进行重建。
他表示,新的3层楼科学楼,将拥有7间课室、1间机器人室、1间STEM(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室,及一间可容纳200名学生的讲堂。

科学楼的地基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
他也说,新的科学楼,可应付未来10至20年的需求,而拥有讲堂也可让学生在缺乏老师时,得以在一齐上课,并呼吁校友大力资助科学楼的兴建计划,并欢迎校友在清明节时期回到母校走走,亲身感受母校的发展。
他也希望那些在外地执教鞭的校友,可申请回校教导回馈,而董事部将会尽力协助安排,并指,校方如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则有需所有校友的通力合作及扶持。
副校长陈爱玲指毕业生今次回馈母校,是饮水思源的表现,如此一来,学子们才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求学并发挥潜力,去追求本身的梦想。
她强调,华联校友是校方的重要支柱,无论母校有任何困难,校友们都应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给予母校无私的协助,这是难能可贵的。
支持母校发展 1963年华联华中校友捐款助建科学楼

陈连和(右三)移交模型支票予洪家兴(左二),左是郑莲幼、左三起是黄征贵及张国栋,右起是蔡红缙及郭素娟,右四为刘佩红。
(太平12日讯)太平华联华中董事部宣布即将主办传灯之夜,以便为校方兴建科学楼基金的消息传开后,立刻获得1963年中五第二届毕业同学的响应,并捐献3万1000令吉作为基金。
该届毕业同学代表陈连和在多位毕业同学的陪同下,将捐款移交予该校董事财政洪家兴。
董事长张国栋在移交仪式上感谢毕业同学对母校的关怀及支持,他们虽已毕业至今长达60余年后,尚对母校的恩情念念不忘,非常难得。
他也说,今次校方展开兴建科学楼的筹款目标是300万余令吉,而学校首先是向校友发动筹款,并获得各届毕业校友的热烈响应。
他表示,1963年毕业同学指这是首笔捐款,旨在抛砖引玉,他们将会陆续进行筹款,以协助母校的建设发展。
他说,如果一切顺利,科学楼可在1年内建竣,而内部装修等则须花费8个月才能完成,并呼吁校友给予母校大力支持,让科学楼能如期完成,惠及莘莘学子。
在场者包括该校副董事长黄征贵及校长郑莲幼等。